一种水解酸化池循环利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4780发布日期:2023-11-29 20:5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解酸化池循环利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水解酸化池循环利用结构。


背景技术:

1、水解酸化池是处理难降低废水最常用也是最经济有效的一个处理工艺,对于含有工业废水的污水厂一般都设置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阶段,将固体有机物降解为可溶性物质,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在产酸阶段,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有机化合物降解为有机酸,主要是乙酸、丁酸和丙酸,水解和酸化反应进行得相对较快,通常很难将其分离,这一阶段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酸化菌。通过水解酸化处理,为后续的生物处理创造条件。

2、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大部分都会设置循环利用的设施,如公告号“cn 216191751 u”提供一种循环式水解酸化池,排泥管流出的污泥可以随时被水流带走,并与池体内的水体混合,省去了污泥回流设施,降低了工程投资和运行能耗,具有节省工程投资和用地面积的优点。

3、但是目前的水解酸化池循环利用结构,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通常会产生大量微生物同时沉积大量的污泥,而通常需要对内部的微生物进行循环使用,对其他多余的污泥和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排放,同时需要过滤机构对处理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分类处理,但是传统的过滤机构极易因污泥的堵塞而需要频繁的更换,对设备进行停机更换则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同时手动更换,不仅工作环境恶劣,且增添工人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水解酸化池循环利用结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循环利用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端一侧设有沉积池,所述机体的顶端另一侧设有排放池,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顶端设有更换槽,所述过滤机构的内部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的外侧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网板,所述调节盘的外侧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与限位滑槽贯通连接,所述沉积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循环挡板,所述循环挡板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循环挡板交错固定在沉积池的内壁两侧。

3、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板与过滤孔的数量均设置为四个,所述过滤网板与过滤孔的数量相同,所述过滤网板与过滤孔等距呈环状分布在调节盘的外侧。

4、优选的,所述机体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

5、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与限位槽的内壁为滑动连接,所述机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沉积池贯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排放池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沉积池的一侧底端设有污泥排放槽。

7、优选的,所述污泥排放槽与限位槽相互贯通连接,所述过滤机构的内部设有输出槽,所述输出槽的内壁与过滤孔贯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的顶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盘的设置,污水通过进液管进入沉积池,内部的菌落对污水进行分解酸化处理,进一步的产生的污泥沉积在沉积池的底端,最后酸化后的污水通过输出槽进入排放池内壁进行二次分解处理,其中位于调节盘内侧的过滤网板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进一步的防止沉积池内部的污泥流入排放池内部,随着对污水持续过滤,导致过滤网板堵塞,此时通过控制电机带动调节盘进行旋转九十度后,使得带动未使用的过滤网板转动至输出槽处,继续进行过滤处理,进而有效的避免因堵塞影响污水处理效率,同时有效避免工作人员进行停机更换,提升设备的处理效率和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水解酸化池循环利用结构,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端一侧设有沉积池(2),所述机体(1)的顶端另一侧设有排放池(3),所述机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4),所述过滤机构(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0),所述防护罩(10)的顶端设有更换槽(11),所述过滤机构(4)的内部设有转动槽(22),所述转动槽(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调节盘(15),所述调节盘(15)的外侧设有限位滑槽(16),所述限位滑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网板(19),所述调节盘(15)的外侧设有过滤孔(18),所述过滤孔(18)与限位滑槽(16)贯通连接,所述沉积池(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循环挡板(23),所述循环挡板(23)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循环挡板(23)交错固定在沉积池(2)的内壁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循环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板(19)与过滤孔(18)的数量均设置为四个,所述过滤网板(19)与过滤孔(18)的数量相同,所述过滤网板(19)与过滤孔(18)等距呈环状分布在调节盘(15)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循环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有限位槽(5),所述限位槽(5)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6),所述液压杆(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循环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7)与限位槽(5)的内壁为滑动连接,所述机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8),所述进液管(8)与沉积池(2)贯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循环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脚(12),所述排放池(3)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9),所述沉积池(2)的一侧底端设有污泥排放槽(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循环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排放槽(13)与限位槽(5)相互贯通连接,所述过滤机构(4)的内部设有输出槽(14),所述输出槽(14)的内壁与过滤孔(18)贯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循环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4)的顶端设有安装槽(20),所述安装槽(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与转轴(17)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解酸化池循环利用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端一侧设有沉积池,所述机体的顶端另一侧设有排放池,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顶端设有更换槽。本技术通过调节盘的设置,污水通过进液管进入沉积池进行分解酸化处理,产生的污泥沉积在沉积池,酸化的污水进入排放池内壁进行二次分解处理,过滤网板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对污泥进行拦截,而其中的污泥,堵塞过滤网板,调节盘进行旋转九十度后,使得带动未使用的过滤网板转动至输出槽处,继续进行过滤处理,有效的避免因堵塞影响污水处理效率,同时有效避免工作人员进行停机更换,提升设备的处理效率和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业王,张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中环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