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洒型土壤污染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1296发布日期:2024-03-05 11:57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洒型土壤污染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土壤治理,具体为一种喷洒型土壤污染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导致了土壤污染,目前土壤污染治理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土壤污染重在防治,防止土壤遭受污染和对已污染土壤进行改良、治理的活动,而现有技术对土壤进行治理修复时通常利用喷洒药物或其他物质对土壤进行修复治理。

2、现有设备对土壤治理进行喷洒药物时容易对药物搅动混合不均匀不充分,且不能够对喷洒药物后的土壤进行翻动,导致药物只停留在土壤表面,容易受到光照使药物干燥挥发,影响设备对土壤喷洒药物进行治理的效果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洒型土壤污染治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洒型土壤污染治理装置,包括推车、焊接于推车顶部的存液桶、用于对土壤污染治疗药物进行混合的搅动部件以及用于对土壤治理药物进行喷洒的喷药部件,所述搅动部件包括设于存液桶顶部的第一电机、设于第一电机一端的转动轴、设于存液桶内侧顶部的导流板、设于转动轴外侧圆周排列的多组支撑杆、设于支撑杆一端的连接板、设于连接板一端的刮料板、设于转动轴外侧圆周排列的多个搅动架、设于转动轴外侧中下部均匀排列的多组搅动杆以及固定连接与推车内侧壁圆周排列的多个固定杆;

3、每组所述支撑杆包括两个,每组所述搅动杆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搅动杆分别位于固定杆两侧,所述导流板为环状,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

4、优选的,所述喷药部件包括安装于推车顶部且位于存液桶一侧的泵机、设于泵机一侧的抽水管、设于泵机另一侧的出水管、设于出水管一端的连接管、设于连接管一侧均匀排列的多个雾化喷头以及分别设于推车两侧且位于连接管两端的支撑板,所述抽水管位于存液桶底部,所述出水管与连接管连通,所述雾化喷头倾斜设置。

5、优选的,所述推车底部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部设有带动轴,所述带动轴外侧套设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外侧设有圆周排列的多个翻土齿,所述推车一侧且位于泵机一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一端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外侧套设有带动盘,所述带动轴一端设有从动盘,所述带动盘与从动盘外侧套设有皮带,所述带动轴与转动辊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与固定架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推车底部前端设有两个固定轮,所述推车底部后端设有两个转向轮,所述推车一侧且位于存液桶另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两个把手。

7、优选的,所述搅动杆外侧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一搅动柱,所述固定杆外侧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二搅动柱,所述第一搅动柱与第二搅动柱错位排列。

8、优选的,所述转动轴底部设有圆周排列的多个清理板,所述清理板一侧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过液通孔。

9、优选的,所述把手外侧套设有防滑胶套,所述防滑胶套外侧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防滑槽。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通过推车、存液桶、第一电机、转动轴、导流板、支撑杆、连接板、刮料板、搅动架、搅动杆以及固定杆,每组支撑杆包括两个,每组搅动杆包括两个,两个搅动杆分别位于固定杆两侧,导流板为环状,导流板倾斜设置,第一电机能够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使转动轴带动支撑杆、搅动架以及搅动杆进行转动,导流板能够对药物和水溶液进行向下导流,支撑杆带动连接板一侧的刮料板能够对导流板上的物料进行刮动清理,避免药物滞留在导流板上,搅动架能够对药物与水溶液进行充分搅动混合,搅动杆相对于固定杆发生转动,能够提高药物与水溶液搅动混合的均匀性和充分性。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泵机、抽水管、出水管、连接管、雾化喷头以及支撑板,抽水管位于存液桶底部,出水管与连接管连通,雾化喷头倾斜设置,支撑板能够对连接管进行支撑固定,连接管的长度比推车宽度宽,能够增加多个雾化喷头喷洒药物的覆盖面积,泵机通过抽水管抽动存液桶内的溶液,然后溶液通过出水管向连接管进行供水,然后连接管底部的多个雾化喷头向土壤表面进行喷洒药物,提高设备对药物溶液进行喷洒的效率和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喷洒型土壤污染治理装置,包括推车(1)、焊接于推车(1)顶部的存液桶(11)、用于对土壤污染治疗药物进行混合的搅动部件以及用于对土壤治理药物进行喷洒的喷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部件包括设于存液桶(11)顶部的第一电机(12)、设于第一电机(12)一端的转动轴(13)、设于存液桶(11)内侧顶部的导流板(14)、设于转动轴(13)外侧圆周排列的多组支撑杆(15)、设于支撑杆(15)一端的连接板(16)、设于连接板(16)一端的刮料板(17)、设于转动轴(13)外侧圆周排列的多个搅动架(18)、设于转动轴(13)外侧中下部均匀排列的多组搅动杆(19)以及固定连接与推车(1)内侧壁圆周排列的多个固定杆(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洒型土壤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部件包括安装于推车(1)顶部且位于存液桶(11)一侧的泵机(21)、设于泵机(21)一侧的抽水管(22)、设于泵机(21)另一侧的出水管(23)、设于出水管(23)一端的连接管(24)、设于连接管(24)一侧均匀排列的多个雾化喷头(25)以及分别设于推车(1)两侧且位于连接管(24)两端的支撑板(26),所述抽水管(22)位于存液桶(11)底部,所述出水管(23)与连接管(24)连通,所述雾化喷头(25)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洒型土壤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1)底部安装有固定架(27),所述固定架(27)底部设有带动轴(28),所述带动轴(28)外侧套设有转动辊(29),所述转动辊(29)外侧设有圆周排列的多个翻土齿(30),所述推车(1)一侧且位于泵机(21)一侧设有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一端设有输出轴(32),所述输出轴(32)外侧套设有带动盘(33),所述带动轴(28)一端设有从动盘(34),所述带动盘(33)与从动盘(34)外侧套设有皮带(35),所述带动轴(28)与转动辊(29)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29)与固定架(27)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洒型土壤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1)底部前端设有两个固定轮(36),所述推车(1)底部后端设有两个转向轮(37),所述推车(1)一侧且位于存液桶(11)另一侧设有固定板(38),所述固定板(38)一侧设有两个把手(3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洒型土壤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杆(19)外侧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一搅动柱(40),所述固定杆(20)外侧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二搅动柱(41),所述第一搅动柱(40)与第二搅动柱(41)错位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洒型土壤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3)底部设有圆周排列的多个清理板(42),所述清理板(42)一侧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过液通孔(42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喷洒型土壤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9)外侧套设有防滑胶套(391),所述防滑胶套(391)外侧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防滑槽(39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喷洒型土壤污染治理装置,包括推车、焊接于推车顶部的存液桶、用于对土壤污染治疗药物进行混合的搅动部件以及用于对土壤治理药物进行喷洒的喷药部件,所述搅动部件包括设于存液桶顶部的第一电机、设于第一电机一端的转动轴以及设于存液桶内侧顶部的导流板,本技术通过推车、搅动杆以及固定杆,搅动架能够对药物与水溶液进行充分搅动混合,搅动杆相对于固定杆发生转动,解决了现有设备对土壤治理进行喷洒药物时容易对药物搅动混合不均匀不充分,且不能够对喷洒药物后的土壤进行翻动,导致药物只停留在土壤表面,容易受到光照使药物干燥挥发,影响设备对土壤喷洒药物进行治理的效果和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苹,王小娟,王素华,苏志慧,王宇翔,葛文超,金栋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