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6589发布日期:2023-12-21 17:1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是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1、水体富营养化仍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最主要的水污染问题之一。生物脱氮除磷法因其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及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常见的污水同步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包括a2o工艺、bardenpho工艺、uct工艺和vip工艺等,其中a2o工艺被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污水经过厌氧-缺氧-好氧及好氧-缺氧内循环阶段实现厌氧释磷、缺氧反硝化、好氧吸磷及好氧硝化过程。然而,由于污泥增长量及内循环量有限,传统的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难于进一步提高,且传统的基建形式存在占地面积大、动力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第二池体的外侧设有沉淀池,所述第一池体包括沿水流方向形成的泥膜法缺氧区和泥膜法厌氧区,所述泥膜法厌氧区的末端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池体的第一溢流堰,所述第二池体的末端设有连通所述沉淀池的第二溢流堰,第一池体及第二池体中均布设有辫带式填料,所述第二池体内位于所述辫带式填料的下方设有若干曝气盘,所述曝气盘连接外部气源。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池体内交替设有多个隔板,相邻所述隔板之间形成首尾依次相连的水流廊道,多个所述水流廊道沿水流方向形成所述泥膜法缺氧区和泥膜法厌氧区,所述水流廊道内设有所述辫带式填料。

5、进一步的,所述水流廊道的底壁沿水流方向呈2-8°的斜坡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池体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一进水支管和第二进水支管,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泥膜法缺氧区的前端,所述第二进水支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泥膜法厌氧区的前端。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池体内位于相邻水流廊道的交汇部布设有污泥管,所述污泥管连通所述第二池体的底部。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池体的末端设有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第二池体内设有连接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的回流泵,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的出液端位于所述泥膜法缺氧区的前端。

9、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所述斜板沉淀池的沉淀区内设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沉淀池的溢流堰连接有出水管。

10、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的出泥端位于所述泥膜法缺氧区的前端。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池体的底部中心铺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两侧设有多个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上设有若干所述曝气盘,所述进气管连接外部气源。

12、进一步的,所述辫带式填料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带,两所述固定带之间设有多个填料带,所述固定带的端部与池体内壁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4、1、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大幅减小,有利于降低基建成本。

15、2、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内设置辫带式填料形成泥膜共生,利用第一池体内形成的前端缺氧-末端厌氧环境,通过设置的曝气盘在第二池体内形成好氧环境,水中悬浮状态的活性污泥与填料表面的固定生物膜同时存在,在不增大池容和污泥产率的条件下提高系统总生物量,丰富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降低污泥处置成本。

16、3、设置的隔板配合水流廊道的斜坡结构,污水与填料间不断发生碰撞,在水力作用下可防止填料堵塞,促进生物膜脱膜更新,同时省去了搅拌装置,减少了设备的动力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第二池体的外侧设有沉淀池,所述第一池体包括沿水流方向形成的泥膜法缺氧区和泥膜法厌氧区,所述泥膜法厌氧区的末端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池体的第一溢流堰,所述第二池体的末端设有连通所述沉淀池的第二溢流堰,第一池体及第二池体中均布设有辫带式填料,所述第二池体内位于所述辫带式填料的下方设有若干曝气盘,所述曝气盘连接外部气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体内交替设有多个隔板,相邻所述隔板之间形成首尾依次相连的水流廊道,多个所述水流廊道沿水流方向形成所述泥膜法缺氧区和泥膜法厌氧区,所述水流廊道内设有所述辫带式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廊道的底壁沿水流方向呈2-8°的斜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体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一进水支管和第二进水支管,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泥膜法缺氧区的前端,所述第二进水支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泥膜法厌氧区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体内位于相邻水流廊道的交汇部布设有污泥管,所述污泥管连通所述第二池体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池体的末端设有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第二池体内设有连接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的回流泵,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的出液端位于所述泥膜法缺氧区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所述斜板沉淀池的沉淀区内设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沉淀池的溢流堰连接有出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的出泥端位于所述泥膜法缺氧区的前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池体的底部中心铺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两侧设有多个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上设有若干所述曝气盘,所述进气管连接外部气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辫带式填料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带,两所述固定带之间设有多个填料带,所述固定带的端部与池体内壁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第二池体的外侧设有沉淀池,第一池体包括沿水流方向形成的泥膜法缺氧区和泥膜法厌氧区,泥膜法厌氧区的末端设有连通第二池体的第一溢流堰,第二池体的末端设有连通沉淀池的第二溢流堰,第一池体及第二池体中均布设有辫带式填料,第二池体内位于辫带式填料的下方设有若干曝气盘,曝气盘连接外部气源。结构紧凑,池体内设置辫带式填料形成泥膜共生,利用第一池体内形成的前端缺氧‑末端厌氧环境,通过设置的曝气盘在第二池体内形成好氧环境,水中悬浮状态的活性污泥与填料表面的固定生物膜同时存在,丰富微生物菌群多样性,降低污泥处置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史鸿乐,辜凌云,陈可欣,王春,张珅,周蕤,吴怡,徐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