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流式厌氧搅拌脱氮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0354发布日期:2024-03-22 10:44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流式厌氧搅拌脱氮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流式厌氧搅拌脱氮反应器。


背景技术:

1、反硝化工艺是生物脱氮技术中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该工艺的处理效果可直接影响污水厂能否达标排放。目前传统的反硝化的容积负荷小于0.5kg-n/m3·d,且受温度影响大、占地面积大、污泥流失严重。相比于传统的反硝化工艺,反硝化颗粒污泥工艺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微生物量高等优势而备受污水处理脱氮领域的青睐。但反硝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由于其内部污泥易粘结、淤积等特点,导致反应器内存在死角,加之反应器运行负荷高,产气量大,污泥上浮问题严重,大大降低了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升流式厌氧搅拌脱氮反应器。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3、一种升流式厌氧搅拌脱氮反应器,包括进水池、提升泵、反应塔、搅拌桨、三相分离器、搅拌电机、搅拌轴和内循环泵,所述反应塔的底端设有进液口,三相分离器设置在反应塔内, 在反应塔的顶端设有排气口,在反应塔的外壁上且三相分离器的一侧设有内循环口,所述提升泵的进液端与进水池相连通,出液端与反应塔的进液口相连通,内循环泵的进液端与内循环口相连通,出液端与反应塔的进液口相连通,搅拌轴转动连接在反应塔上,且搅拌轴贯穿于三相分离器,搅拌桨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搅拌电机驱动搅拌轴转动。

4、进一步地,在反应塔顶端且位于三相分离器的上方设有集气室,在集气室上设有排气口。

5、进一步地,所述三相分离器上设有出液口。

6、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泵的出液端、循环泵的出液端以及反应塔的进液口之间通过一个三通相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塔的外壁上设有具有保温层出水口和保温层进水口的保温层。

8、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塔体外壁不同高度设有取样口。

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破坏菌体结构的前提下将堆积在反应塔内污泥床层的气体带出,从而缓解污泥上浮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升流式厌氧搅拌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池(1)、提升泵(2)、反应塔、搅拌桨(4)、三相分离器(6)、搅拌电机(9)、搅拌轴(13)和内循环泵(14),所述反应塔的底端设有进液口,三相分离器(6)设置在反应塔内, 在反应塔的顶端设有排气口(8),在反应塔的外壁上且三相分离器(6)的一侧设有内循环口(11),所述提升泵(2)的进液端与进水池(1)相连通,出液端与反应塔的进液口相连通,内循环泵(14)的进液端与内循环口(11)相连通,出液端与反应塔的进液口相连通,搅拌轴(13)转动连接在反应塔上,且搅拌轴(13)贯穿于三相分离器(6),搅拌桨(4)与搅拌轴(13)固定连接,搅拌电机(9)驱动搅拌轴(13)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流式厌氧搅拌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塔顶端且位于三相分离器(6)的上方设有集气室,在集气室上设有排气口(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流式厌氧搅拌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6)上设有出液口(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流式厌氧搅拌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泵(2)的出液端、循环泵(14)的出液端以及反应塔的进液口之间通过一个三通(15)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流式厌氧搅拌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的外壁上设有具有保温层出水口(3)和保温层进水口的保温层(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流式厌氧搅拌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体外壁不同高度设有取样口(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升流式厌氧搅拌脱氮反应器,反应塔的底端设有进液口,三相分离器设置在反应塔内,在反应塔的顶端设有排气口,在反应塔的外壁上且三相分离器的一侧设有内循环口,所述提升泵的进液端与进水池相连通,出液端与反应塔的进液口相连通,内循环泵的进液端与内循环口相连通,出液端与反应塔的进液口相连通,搅拌轴转动连接在反应塔上,且搅拌轴贯穿于三相分离器,搅拌桨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搅拌电机驱动搅拌轴转动。本技术能够在不破坏菌体结构的前提下将堆积在反应塔内污泥床层的气体带出,从而缓解污泥上浮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孙秀玥,朱丹,杜宛霖,杨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持(江苏)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