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煤厂煤泥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2797发布日期:2023-12-29 19:2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煤厂煤泥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泥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洗煤厂煤泥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1、煤泥泛指煤粉含水形成的半固体物,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产品,根据品种的不同和形成机理的不同,其性质差别非常大,可利用性也有较大差别,其种类众多,用途广泛。而煤泥往往含水量较大,需要对煤泥进行烘干后才可投入使用。

2、现有的多数煤泥烘干装置内都安装有搅动杆,该搅动杆只能进行单一方向的转动,使得烘干装置内的煤泥被搅动起来,从而进行充分的烘干作业,然而单一方向转动的搅动杆容易导致位于烘干装置内部的煤泥不能均匀烘干,而利用现有的烘干装置彻底的烘干完成煤泥时,会花费更长的时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洗煤厂煤泥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洗煤厂煤泥烘干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洗煤厂煤泥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罐,所述烘干罐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烘干罐的内部,且转动杆与烘干罐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圆周面设置连接有横向混动机构和纵向混动机构,所述横向混动机构和纵向混动机构均位于烘干罐的内部,所述烘干罐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与烘干罐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排料管的圆周面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烘干罐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出风端固定连接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远离热风机的一端伸入到烘干罐的内部。

3、进一步,所述烘干罐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4、进一步,所述转动杆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蛟龙叶片,所述蛟龙叶片位于排料管的内部。

5、进一步,所述横向混动机构包括刮板、第一搅拌叶、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叶、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叶,所述转动杆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杆、第一搅拌杆和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杆靠近烘干罐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

6、进一步,所述纵向混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轴承板、转轴和第四搅拌叶,所述烘干罐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板,所述轴承板设置有三个,且均匀的分布在转动杆的一周,各个所述轴承板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轴,各个所述转轴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搅拌叶,所述转轴靠近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动杆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7、进一步,所述第二搅拌杆和第一搅拌叶分别位于第一搅拌杆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搅拌杆的长度小于第一搅拌杆的长度,所述第三搅拌叶与转动杆之间的距离大于转轴的长度,所述第四搅拌叶和转轴均位于第二搅拌杆的上端。

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洗煤厂煤泥烘干装置,通过在纵向混动机构和横向混动机构的相互配合下,使得位于烘干罐内部的煤泥可以同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双重搅动,并打散煤泥,降低煤泥结块的几率,而位于烘干罐内部深处的煤泥也可以被充分的搅动起来,这样在对煤泥进行烘干作业时,煤泥可以更加均匀的烘干完成,煤泥彻底的烘干相较于传统的方式而言也更加快速,此外在横向混动机构的作用下,也可以对烘干罐的内壁进行清刮,避免煤泥沾附在烘干罐的内壁上。

10、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洗煤厂煤泥烘干装置,通过在转动杆和蛟龙叶片的配合下,在烘干煤泥的过程中,随着转动杆的转动会带动蛟龙叶片转动,这时可以避免大量的煤泥堆积在排料管中,使得煤泥可以更充分的进行烘干作业,而烘干完成后,反向转动转动杆,转动杆会带动蛟龙叶片反转,这时在蛟龙叶片的作用下,可以避免煤泥堵塞排料管,煤泥会尽可能的向外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洗煤厂煤泥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罐(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2)和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位于烘干罐(1)的内部,且转动杆(12)与烘干罐(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2)的圆周面设置连接有横向混动机构和纵向混动机构,所述横向混动机构和纵向混动机构均位于烘干罐(1)的内部,所述烘干罐(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管(7),所述排料管(7)与烘干罐(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排料管(7)的圆周面固定安装有阀门(6),所述烘干罐(1)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热风机(3),所述热风机(3)出风端固定连接有热风管(4),所述热风管(4)远离热风机(3)的一端伸入到烘干罐(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煤厂煤泥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罐(1)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煤厂煤泥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2)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蛟龙叶片(11),所述蛟龙叶片(11)位于排料管(7)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煤厂煤泥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混动机构包括刮板(9)、第一搅拌叶(13)、第一搅拌杆(14)、第二搅拌叶(15)、第二搅拌杆(16)和第三搅拌叶(17),所述转动杆(12)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杆(16)、第一搅拌杆(14)和第一搅拌叶(13),所述第二搅拌杆(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搅拌叶(17),所述第一搅拌杆(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15),所述第一搅拌杆(14)靠近烘干罐(1)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洗煤厂煤泥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混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轴承板(10)、转轴(20)和第四搅拌叶(21),所述烘干罐(1)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板(10),所述轴承板(10)设置有三个,且均匀的分布在转动杆(12)的一周,各个所述轴承板(10)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轴(20),各个所述转轴(20)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搅拌叶(21),所述转轴(20)靠近转动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8),所述转动杆(12)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9),所述第二锥齿轮(19)与第一锥齿轮(18)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洗煤厂煤泥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杆(16)和第一搅拌叶(13)分别位于第一搅拌杆(14)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搅拌杆(16)的长度小于第一搅拌杆(14)的长度,所述第三搅拌叶(17)与转动杆(12)之间的距离大于转轴(20)的长度,所述第四搅拌叶(21)和转轴(20)均位于第二搅拌杆(16)的上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煤泥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煤厂煤泥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罐,烘干罐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和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位于烘干罐的内部,且转动杆与烘干罐转动连接,转动杆的圆周面设置连接有横向混动机构和纵向混动机构,横向混动机构和纵向混动机构均位于烘干罐的内部,烘干罐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排料管与烘干罐为一体式结构,排料管的圆周面固定安装有阀门,烘干罐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热风机,热风机出风端固定连接有热风管,热风管远离热风机的一端伸入到烘干罐的内部;本技术通过在纵向混动机构和横向混动机构的相互配合下,使得位于烘干罐内部的煤泥可以更加均匀的烘干完成。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辉,云玉鹏,杜成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赛斯(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