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4881发布日期:2024-01-16 11:3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适用于小流量污水处理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厌氧和好氧是常规的污水处理技术,然而多数的污水处理厌氧池和好氧池一般为前后布置,两个处理单元之间需要布置很多的管道,整体的占地面积比较大、设备投入较多、企业成本较大,这种结构适合污水处理厂等大流量污水处理;对于小流量的污水处理使用这种设备显然是不合适的,中国专利cn206886798u公开了一种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该反应器是上下结构,整体高度较高,后续维护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创新点在于: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设备投入少、污水处理效果好、出水质量高,后续维护方便。

3、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4、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由隔板分隔成中心的厌氧区及外侧的好氧区;所述隔板与箱体底部连接,顶部不连接;所述隔板顶部与箱体顶部之间设置喇叭口状分离网;所述厌氧区内中心设置内筒形成厌氧反应区;所述内筒与箱体顶部连接,底部不连接;所述厌氧区底部设置布水组件,所述内筒顶部设置三相分离器;所述好氧区上部中心设置沉淀筒,所述沉淀筒内上部设置沉淀斜板,顶部为清水区,所述清水区与设置在沉淀筒外侧壁的净化槽连通,所述净化槽内设置净化填料层,所述净化槽与好氧区侧壁的出水口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三相分离器的出气端通过集气管与设置在箱体外部的沼气稳压存储罐连接,所述三相分离器的出水端通过集水管与设置在内筒外壁的集水堰连通,所述集水堰侧壁设置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位于分离网中部上方。

6、进一步地,所述内筒中部还设置厌氧生物球填料。

7、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区内还设置悬挂生物填料,所述悬挂生物填料顶部的高度低于沉淀筒内沉淀斜板顶部的高度。

8、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曝气组件,顶部还设置出气口。

9、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区与厌氧区底部均设置若干漏斗状集泥腔,所述集泥腔内设置排泥支管,所述排泥支管与设置在箱体外的排泥总管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第一: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设备投入少,后续维护方便。

12、第二:利用三相分离器实现水、泥、气的分离;沼气回收、不会散发恶臭;厌氧区设置厌氧生物球填料、好氧区设置悬挂生物填料、沉淀筒及净化槽,净化槽内设置净化填料层,完成厌氧反应、好氧反应、沉淀、出水再次净化,污水处理效果好、出水质量高。

13、第三:设置集水堰和分离网可进一步阻隔污水中的厌氧污泥、颗粒物进入好氧区。

14、第四:设置漏斗状集泥腔提高排泥效率、确保排泥流畅。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内由隔板(101)分隔成中心的厌氧区(110)及外侧的好氧区(120);所述隔板(101)与箱体(100)底部连接,顶部不连接;所述隔板(101)顶部与箱体(100)顶部之间设置喇叭口状分离网(102);所述厌氧区(110)内中心设置内筒(111)形成厌氧反应区;所述内筒(111)与箱体(100)顶部连接,底部不连接;所述厌氧区(110)底部设置布水组件(112),所述内筒(111)顶部设置三相分离器(113);所述好氧区(120)上部中心设置沉淀筒(121),所述沉淀筒(121)内上部设置沉淀斜板(122),顶部为清水区,所述清水区与设置在沉淀筒(121)外侧壁的净化槽(123)连通,所述净化槽(123)内设置净化填料层(124),所述净化槽(123)与好氧区(120)侧壁的出水口(12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113)的出气端通过集气管(114)与设置在箱体(100)外部的沼气稳压存储罐(200)连接,所述三相分离器(113)的出水端通过集水管(115)与设置在内筒(111)外壁的集水堰(116)连通,所述集水堰(116)侧壁设置连通管(117),所述连通管(117)位于分离网(102)中部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11)中部还设置厌氧生物球填料(1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120)内还设置悬挂生物填料(126),所述悬挂生物填料(126)顶部的高度低于沉淀筒(121)内沉淀斜板(122)顶部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120)底部设置曝气组件(127),顶部还设置出气口(1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120)与厌氧区(110)底部均设置若干漏斗状集泥腔(130),所述集泥腔(130)内设置排泥支管(131),所述排泥支管(131)与设置在箱体(100)外的排泥总管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由隔板分隔成中心的厌氧区及外侧的好氧区;所述隔板与箱体底部连接,顶部不连接;所述隔板顶部与箱体顶部之间设置喇叭口状分离网;所述厌氧区内中心设置内筒形成厌氧反应区;所述内筒与箱体顶部连接,底部不连接;所述厌氧区底部设置布水组件,所述内筒顶部设置三相分离器;所述好氧区上部中心设置沉淀筒,所述沉淀筒内上部设置沉淀斜板,顶部为清水区,所述清水区与设置在沉淀筒外侧壁的净化槽连通,所述净化槽内设置净化填料层,所述净化槽与好氧区侧壁的出水口连接;本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小、设备投入少、污水处理效果好、出水质量高,后续维护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吕锡元,吕飞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三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