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撇泥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19359发布日期:2024-01-06 23:1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撇泥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撇泥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的撇泥勺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气浮法净水器中,浮选体不断上浮,在池体水面附近逐渐浓缩形成浮渣,即污泥,浮渣必须及时予以清除,可经过撇泥装置刮除浮渣。

2、原撇泥勺装置只能提高大小头落差及增大龙骨内的容积来快速处理撇出来污泥量,因撇泥勺装置一直在旋转,浪费材料及增加安全风险,大小头落差大,使其在旋转过程中,收到的惯性力大,因此使与之连接的轴受力增大,增加了安全风险,如不解决撇泥勺装置的出泥量问题,污泥倒流下来落入清水区域后不打散下泥,影响清水出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撇泥勺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撇泥装置大小头落差大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撇泥勺装置,包括由外向内卷制的叶片板,卷制的所述叶片板径切面呈锥形设置,且其两端分别连接有小封头和大封头,且其内侧边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贯穿所述小封头设置,所述排泥管与所述叶片板之间形成泥腔,且之间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向泥腔内延伸,且延伸面呈弧形设置。

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加强板设置有三个,且均匀分别在所述泥腔内。

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排泥管的外圈侧壁上开设有进泥口,所述进泥口朝向卷制的所述叶片板的内侧设置,以使叶片板旋转时,泥向进泥口运动并通过进泥口。

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排泥管的外圈侧壁上安装挡板,以使叶片板旋转时,泥进入挡板与进泥口和叶片板之间的空间。

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排泥管贯穿所述小封头的一端设置有排泥出口,且其上安装有安装件。

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大封头的一端侧壁中心部位安装有连接轴。

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加强板设置呈倾斜的,进而减小了大封头与小封头之间的落差,以提高叶片板旋转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叶片板与排泥管之间形成泥腔,使得加强板向泥腔内延伸,此外,加强板位于泥腔内呈弧形设置,进而在叶片板旋转过程中,污泥在泥腔内流动,能够经过跟随叶片板旋转的加强板实现导流目的,以加快污泥流动至排泥管内,进而以提高出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撇泥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向内卷制的叶片板(10),卷制的所述叶片板(10)径切面呈锥形设置,且其两端分别连接有小封头(20)和大封头(30),且其内侧边连接有排泥管(40),所述排泥管(40)贯穿所述小封头(20)设置,所述排泥管(40)与所述叶片板(10)之间形成泥腔,且之间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加强板(50),所述加强板(50)向泥腔内延伸,且延伸面呈弧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撇泥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50)设置有三个,且均匀分别在所述泥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撇泥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40)的外圈侧壁上开设有进泥口(410),所述进泥口(410)朝向卷制的所述叶片板(10)的内侧设置,以使叶片板(10)旋转时,泥向进泥口(410)运动并通过进泥口(4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撇泥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40)的外圈侧壁上安装挡板(420),以使叶片板(10)旋转时,泥进入挡板(420)与进泥口(410)和叶片板(10)之间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撇泥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40)贯穿所述小封头(20)的一端设置有排泥出口,且其上安装有安装件(4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撇泥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封头(30)的一端侧壁中心部位安装有连接轴(31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撇泥勺装置,属于撇泥装置技术领域。该新型的撇泥勺装置,包括由外向内卷制的叶片板,卷制的所述叶片板径切面呈锥形设置,且其两端分别连接有小封头和大封头,且其内侧边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贯穿所述小封头设置,所述排泥管与所述叶片板之间形成泥腔。通过将加强板设置呈倾斜的,进而减小了大封头与小封头之间的落差,以提高叶片板旋转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叶片板与排泥管之间形成泥腔,使得加强板向泥腔内延伸,此外,加强板位于泥腔内呈弧形设置,进而在叶片板旋转过程中,污泥在泥腔内流动,能够经过跟随叶片板旋转的加强板实现导流目的,以加快污泥流动至排泥管内,进而以提高出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陆吉明,华国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麦斯特技术(无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