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3057发布日期:2024-02-20 21:2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


背景技术:

1、厌氧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如鼓胀颗粒污泥床(egsb)、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等高速厌氧反应器受到人们的青睐。

2、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0078713.9的实用新型专利所提出的沼气循环厌氧反应器,其中,壳体内中部设有沼气循环搅拌装置,壳体内底部设有旋流布水器,进水管与旋流布水器连通,旋流布水器由转接头和l形喷嘴构成,进水管与转接头连通,转接头四周均匀连接若干个l形喷嘴,所有l形喷嘴的喷口沿同一圆周的切线方向。

3、然而,上述反应器中通过搅拌装置以实现对其内部的搅拌工作,搅拌装置维护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用以解决反应器中通过搅拌装置以实现对其内部的搅拌工作,搅拌装置维护不易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包括反应罐、进水组件、出水组件以及排气管,所述进水组件包括第一进水件和第二进水件,所述第一进水件的进水端外接污水,所述第一进水件的出水端设于所述反应罐的底部,用以将污水导入至所述反应罐中,所述第二进水件的进水端位于所述反应罐的顶部,所述第二进水件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反应罐的底部,用以将所述反应罐中顶部的污水导入至所述反应罐的底部,所述出水组件与所述反应罐的上方相连通,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反应罐的顶部相连通。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件包括进水主管和多个进水支管,所述进水主管的一端外接污水,所述进水主管的另一端沿一水平直线方向延伸至所述反应罐的底部,多个所述进水支管在一水平面内与所述进水主管相互垂直设置,多个所述进水支管的中间部位与所述进水主管相连通设置,所述进水支管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多个所述出水孔沿所述进水支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水件包括引水管、多个横向导管和多个纵向导管,所述引水管的一端外接污水,所述引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反应罐内,多个所述横向导管沿所述反应罐的中心轴线周向均匀布置,多个所述横向导管靠近所述反应罐的中心轴线的一端均与所述引水管相连通,多个所述横向导管远离所述反应罐的中心轴线的一端沿所述反应罐的中心轴线的径向设置、且形成所述第二进水件的出水端,多个所述纵向导管竖直设置于所述反应罐内、且与多个所述横向导管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纵向导管的顶端位于所述反应罐的顶部、形成所述第二进水件的进水端,多个所述纵向导管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横向导管相连通。

5、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组件还包括一供水管和供水泵,所述供水管的一端外接污水,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水泵相连通,所述供水泵具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件相连通,用以将污水导入至所述第一进水件中,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件相连通,用以在所述第二进水件内形成由所述第二进水件的进水端流向所述第二进水件的出水端的循环水流。

6、进一步的,所述供水泵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处均安装有流量计。

7、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组件包括排水箱和溢流管,所述排水箱内置于所述反应罐的上方,所述排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口相连通,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反应罐外。

8、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组件还包括一斜板沉淀器,所述斜板沉淀器固定设于所述排水箱中、且位于所述溢流管的下方位置处,所述排水箱的底部为排水口。

9、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回流组件,所述回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排水箱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回流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件相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组件包括回流管和回流泵,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水箱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经由所述回流泵与所述第二进水件相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上安装有溶解氧检测器、悬浮物检测器、酸碱度检测器以及温度检测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的第一进水组件将待处理的污水导入至反应罐的底部,在反应罐内形成自下而上的水流,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二进水组件,用以将反应罐中顶部的污水导入至反应罐的底部,在反应罐内形成自上而下的水流,通过在反应罐的内部形成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的循环水流,以实现对反应罐内部的污水的搅拌功能,有利于降低反应堆底部的污染物浓度,有利于系统的轻负荷运行,替代传统的搅拌装置,降低设备投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进水组件、出水组件以及排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件包括进水主管和多个进水支管,所述进水主管的一端外接污水,所述进水主管的另一端沿一水平直线方向延伸至所述反应罐的底部,多个所述进水支管在一水平面内与所述进水主管相互垂直设置,多个所述进水支管的中间部位与所述进水主管相连通设置,所述进水支管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多个所述出水孔沿所述进水支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件包括引水管、多个横向导管和多个纵向导管,所述引水管的一端外接污水,所述引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反应罐内,多个所述横向导管沿所述反应罐的中心轴线周向均匀布置,多个所述横向导管靠近所述反应罐的中心轴线的一端均与所述引水管相连通,多个所述横向导管远离所述反应罐的中心轴线的一端沿所述反应罐的中心轴线的径向设置、且形成所述第二进水件的出水端,多个所述纵向导管竖直设置于所述反应罐内、且与多个所述横向导管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纵向导管的顶端位于所述反应罐的顶部、形成所述第二进水件的进水端,多个所述纵向导管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横向导管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还包括一供水管和供水泵,所述供水管的一端外接污水,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水泵相连通,所述供水泵具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件相连通,用以将污水导入至所述第一进水件中,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件相连通,用以在所述第二进水件内形成由所述第二进水件的进水端流向所述第二进水件的出水端的循环水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泵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处均安装有流量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排水箱和溢流管,所述排水箱内置于所述反应罐的上方,所述排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口相连通,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反应罐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还包括一斜板沉淀器,所述斜板沉淀器固定设于所述排水箱中、且位于所述溢流管的下方位置处,所述排水箱的底部为排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回流组件,所述回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排水箱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回流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件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组件包括回流管和回流泵,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水箱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经由所述回流泵与所述第二进水件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上安装有溶解氧检测器、悬浮物检测器、酸碱度检测器以及温度检测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增强型水力内循环厌氧反应堆,其包括反应罐、进水组件、出水组件以及排气管,所述进水组件包括第一进水件和第二进水件,所述第一进水件的进水端外接污水,所述第一进水件的出水端设于所述反应罐的底部,用以将污水导入至所述反应罐中,所述第二进水件的进水端位于所述反应罐的顶部,所述第二进水件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反应罐的底部,用以将所述反应罐中顶部的污水导入至所述反应罐的底部,所述出水组件与所述反应罐的上方相连通,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反应罐的顶部相连通;解决反应器中通过搅拌装置以实现对其内部的搅拌工作,搅拌装置维护不易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王金琼,施远青,罗开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研长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