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生物滤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7382发布日期:2024-04-18 11:3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生物滤床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态与环境保护,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生物滤床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水环境的约束逐渐凸显,淡水资源短缺,河道水体污染严重。目前,传统技术在工程实施上具有难以突破的瓶颈。在河道里种植水草的治污技术,只能适应部分河道为土质的河道,且难以保证效果;目前大部分城市景观河道都是人工构建的河底,难以生长天然水草。在河道里投放药剂等方法,见效快,但可持续性差,特别是对于流动的河水,需要定期投放药剂,费用过高,不具备经济适用性。清淤、截污、换水等方法,由于没有建立起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即没有建立起通过技术行为形成和强化的水生态系统,在保持短暂清洁后,由于自然污染、人为污染等形成的水体富营养,河道水重新变黑发臭,净化处理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

2、治理河道水体污染的理想技术,是利用高效的生物滤床,逐步建立起水体除污自净化功能,形成完善的水生态系统,使河道水体的治理实现高效安全、低成本、可持续。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的生物滤床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生物滤床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的生物滤床结构,包括两个固定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依次设置有厌氧池、好氧池、生物滤床池和沉淀池、所述厌氧池、好氧池、生物滤床池和沉淀池相邻之间设置有隔板,且隔板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溢流孔,所述好氧池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曝气组件,所述厌氧池和好氧池的内部均设置有填料球。

4、进一步的,厌氧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

5、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侧板一侧外壁上的安装板,且安装板顶部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曝气机,所述曝气机上固定安装有输气管,且输气管远离曝气机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在好氧池底部的曝气头阀。

6、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滤床池的内部填充有粗砂粒、细砂粒和挺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栽种在细砂粒的上方,所述粗砂粒位于细砂粒的下方。

7、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斜板平行分布在沉淀池的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水平高度低于进水管的水平高度。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滤床结构,有益效果为:

10、(1)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滤床是治理河道水体污染的理想技术,是利用高效的生物滤床,环境友好,运行稳定,安装便捷,逐步建立起水体除污自净化功能,形成完善的水生态系统,使河道水体的治理实现高效安全、低成本、可持续,可有效降解河道中的有机物,净化水质,通过回收沉淀泥沙冲洗可继续使用,实现了重复循环利用;(2)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滤床环境友好,运行稳定,安装便捷,可实现自动连续运行也可间断运行,能够有效地将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降解。

11、(3)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滤床通过回收沉淀泥沙冲洗可继续使用,实现了重复循环利用。

12、(4)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滤床通过设有的曝气组件调节任意一个净化池内的曝气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生物滤床结构,包括两个固定的侧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1)之间依次设置有厌氧池(15)、好氧池(6)、生物滤床池(5)和沉淀池(4)、所述厌氧池(15)、好氧池(6)、生物滤床池(5)和沉淀池(4)相邻之间设置有隔板(2),且隔板(2)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溢流孔(3),所述好氧池(6)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曝气组件,所述厌氧池(15)和好氧池(6)的内部均设置有填料球(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滤床结构,其特征在于,厌氧池(15)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滤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侧板(1)一侧外壁上的安装板(7),且安装板(7)顶部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曝气机(8),所述曝气机(8)上固定安装有输气管(9),且输气管(9)远离曝气机(8)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在好氧池(6)底部的曝气头阀(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滤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床池(5)的内部填充有粗砂粒(16)、细砂粒(13)和挺水植物(14),所述挺水植物(14)栽种在细砂粒(13)的上方,所述粗砂粒(16)位于细砂粒(13)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滤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4)的内部设置有斜板(11),所述斜板(1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斜板(11)平行分布在沉淀池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滤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4)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8),所述出水口(18)的水平高度低于进水管(17)的水平高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滤床结构,包括两个固定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依次设置有厌氧池、好氧池、生物滤床池和沉淀池、所述厌氧池、好氧池、生物滤床池和沉淀池相邻之间设置有隔板,且隔板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溢流孔,所述好氧池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曝气组件,所述厌氧池和好氧池的内部均设置有填料球;本技术的生物滤床是治理河道水体污染的理想技术,是利用高效的生物滤床,环境友好,运行稳定,安装便捷,逐步建立起水体除污自净化功能,形成完善的水生态系统,使河道水体的治理实现高效安全、低成本、可持续,可有效降解河道中的有机物,净化水质,通过回收沉淀泥沙冲洗可继续使用,实现了重复循环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荣,高苏豪,叶波,赵茉,张庆龙,孙小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庄禾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