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环保处理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3569发布日期:2024-03-28 18:36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水环保处理塔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水环保处理塔。


背景技术:

1、洗沙场在处理砂石时,洗沙场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而污染环境。具体的,洗沙场需要使用大量的淡水来冲洗砂石表面的杂质,在这个过程中,水会与泥沙和其他杂质混合在一起,其中包括悬浮物、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成分;使得上述废水会污染环境。

2、因此,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节约用水;在现有技术中,洗沙场通过废水处理塔来处理废水;通过处理塔的物理过滤和化学试剂来清除废水中的杂质,和调节废水中的ph值,以实现废水的重复利用。

3、在现有技术中,洗沙场将初步沉淀后的废水和化学试剂投放处理塔的塔箱内进行反应;从而调节废水的ph值,并使废水中的悬浮物等杂质反应沉淀、集聚成悬浮物。随后工作人员将反应后的上层水体排出进行重复使用;待上层水体排出处理塔后,工作人员再将含有沉淀物的下层水体排至指定的处理区域。

4、但当工作人员排出上层可重复利用的水体时,处理塔底部沉淀物、悬浮物容易受到水体的扰动的上涌;使得排出可重复利用水体含有较多的杂质,从而影响该水体后续的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废水处理后水体的洁净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废水环保处理塔。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废水环保处理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废水环保处理塔,包括固定架、塔箱、过滤箱,水泵,所述塔箱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废水经第一管道输送至过滤箱,所述水泵通过第二管道将废水输送塔箱内;所述塔箱还设有供化学试剂投放的进料管,所述塔箱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管,所述塔箱侧壁开设有第二排水管;

4、还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一柔性绳,所述第一气囊设置于所述塔箱内,且所述第一气囊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第二排水管间,所述第一气囊外接抽放气设备,所述第一气囊膨胀后与所述塔箱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柔性绳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囊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塔箱固定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砂石后的废水经第一管道输送至过滤箱,过滤箱中的滤网过滤肺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经过滤箱物理过滤的废水,水泵的泵送作用下通过第二管道将废水输送塔箱内。化学试剂溶液经塔箱上部的进料管投放至塔箱内与废水发生反应。从而调节废水的ph值,并使废水中的悬浮物等杂质反应沉淀。

6、第一柔性绳用于固定第一气囊在塔箱中的位置,待废水中的杂质与化学试剂反应生成悬浮物、沉淀物后;第一气囊缓慢充气膨胀后塔箱侧壁相抵接,从而第一气囊将塔箱内分层的水体相隔开。

7、当工作人员通过第二排水管排出塔箱上部区域的水体时,可以减少对塔箱下部水体的影响,从而提高第二排水管排出水体的洁净度,以供重复使用。

8、可选的,所述塔箱内侧还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水管靠近所述固定架一侧;所述第一气囊膨胀后与所述固定环相抵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囊与固定环底部相抵接时,提高塔箱上部水体与下部水体的分隔效果。

10、可选的,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塔箱侧壁的一侧设有弧形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的弧形面可减少固定环对第一气囊的磨损。

12、可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空腔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空腔厚度;所述塔箱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塔箱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设置于所述分隔板的两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气囊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不同的体积变化,来扰动塔箱内水体,使得水体内部发生流动;而分隔板可提高两侧水体的相对流动;以进一步提高废水中杂质与化学试剂相接触的概率,从而提高处理塔处理废水的概率。

14、可选的,所述分隔板开设有若干个供水体穿设的通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板上的通孔可以促进分隔板两侧水体之间的相对流动;以进一步提高处理塔处理废水的效率。

16、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气囊和第二柔性绳,所述第二气囊设置与所述第一气囊远离所述固定架一侧;所述第二柔性绳一端与所述第二气囊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塔箱侧壁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不同步充放气,使得塔箱内部的水体的流动性更大,以提高处理塔处理废水的效率。

18、可选的,所述分隔板倾斜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分隔板可以加速分隔板两侧水体的流动性。

20、可选的,所述分隔板沿着所述第一部件至所述第二部件的方向从上到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气囊设置与所述分隔板远离所述第二部件一侧。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气囊的第二部件和第二气囊设置于分隔板两侧,以进一步提高水体整体的流动性。

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第一气囊缓慢充气膨胀后塔箱侧壁相抵接,从而第一气囊将塔箱内分层的水体相隔开,当工作人员通过第二排水管排出塔箱上部区域的水体时,可以减少对塔箱下部水体的影响,从而提高第二排水管排出水体的洁净度,以供重复使用;

24、2.通过第一气囊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不同的体积变化,来扰动塔箱内水体,使得水体内部发生流动,以进一步提高废水中杂质与化学试剂相接触的概率,从而提高处理塔处理废水的概率;

25、3.通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不同步充放气,使得塔箱内部的水体的流动性更大,以提高处理塔处理废水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废水环保处理塔,包括固定架(1)、塔箱(2)、过滤箱(17),水泵(3),所述塔箱(2)设置于所述固定架(1)上,所述废水经第一管道(4)输送至过滤箱(17),所述水泵(3)通过第二管道(5)将废水输送塔箱(2)内;所述塔箱(2)还设有供化学试剂投放的进料管(16),所述塔箱(2)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管(6),所述塔箱(2)侧壁开设有第二排水管(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气囊(8)和第一柔性绳(9),所述第一气囊(8)设置于所述塔箱(2)内,且所述第一气囊(8)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水管(6)与所述第二排水管(7)间,所述第一气囊(8)外接抽放气设备,所述第一气囊(8)膨胀后与所述塔箱(2)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柔性绳(9)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囊(8)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塔箱(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环保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箱(2)内侧还设有固定环(11),所述固定环(11)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水管(7)靠近所述固定架(1)一侧;所述第一气囊(8)膨胀后与所述固定环(11)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环保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1)远离所述塔箱(2)侧壁的一侧设有弧形面(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环保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8)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所述第二部件(82)空腔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部件(82)的空腔厚度;所述塔箱(2)内部设有分隔板(12),所述分隔板(12)与所述塔箱(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设置于所述分隔板(12)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环保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2)开设有若干个供水体穿设的通孔(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环保处理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囊(13)和第二柔性绳(14),所述第二气囊(13)设置与所述第一气囊(8)远离所述固定架(1)一侧;所述第二柔性绳(14)一端与所述第二气囊(1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绳(14)的另一端与所述塔箱(2)侧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环保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2)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环保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2)沿着所述第一部件(81)至所述第二部件(82)的方向从上到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气囊(13)设置与所述分隔板(12)远离所述第二部件(82)一侧。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废水环保处理塔,其固定架、塔箱、过滤箱,水泵,塔箱设置于固定架上,废水经过滤箱、水泵输送塔箱内;塔箱还设有供化学试剂投放的第二管道,塔箱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管,塔箱侧壁开设有第二排水管;还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一柔性绳,第一气囊通过第一柔性绳设置于塔箱内,且第一气囊设置于第一排水管与第二排水管间,第一气囊外界抽放气设备,第一气囊膨胀后与塔箱侧壁相抵接。在本申请中,第一气囊缓慢充气膨胀后塔箱侧壁相抵接,从而第一气囊将塔箱内分层的水体相隔开,当工作人员通过第二排水管排出塔箱上部区域的水体时,可以减少对塔箱下部水体的影响,从而提高第二排水管排出水体的洁净度,以供重复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源远,吴鹏斌,赵东林,肖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嵘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