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声波作用的砂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4594发布日期:2024-04-01 14:1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超声波作用的砂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砂水分离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声波作用的砂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市政尤其是村镇排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污水厂进水中泥砂含量较大,现有的沉砂池对细微泥砂去除效果差,很多污水厂还取消初沉池或预留了超越初沉池的管线直接进入后续生物处理系统,导致污水厂生化池泥砂淤积严重、活性污泥低下、剩余污泥中有机物含量极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需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泥砂分离处理。

2、现有技术中,旋流除砂器原理是根据离心沉降和密度差,当水流在一定的压力下,从除砂器进口以切向进入设备后,产生强烈的旋转运动,在离心力、向心浮力、流体曳力的共同作用下,因泥砂和污水受力不同,从而使密度低的清水上升,由顶部中心的出水口排出,密度大的砂由底部排砂口排出,从而达到除砂的目的。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除砂器进水压力越大,除砂率越高,并可多台并联使用。这类除砂器存在的弊端是:受流体曳力等影响,仍然会有少部分泥砂从出水口排出,影响砂水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超声波作用的砂水分离装置,以便提高砂水分离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3、一种基于超声波作用的砂水分离装置,包括沉砂筒以及与沉砂筒底端对接连通的集砂筒,所述沉砂筒包括套接装配的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的侧壁靠近顶端的位置沿切线方向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外筒体的侧壁靠近顶端的位置连接有出水管,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

4、进一步,所述沉砂筒的中心设置有搅拌机构。

5、进一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沉砂筒内的搅拌轴以及设置在沉砂筒顶部且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6、进一步,所述搅拌叶片包括设置在超声波发生器上方的第一叶片以及设置在内筒体内部的第二叶片。

7、进一步,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下方周围设置有曝气系统。

8、进一步,所述集砂筒呈漏斗状,集砂筒连接有排砂管。

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本申请的基于超声波作用的砂水分离装置,一方面,水流以切线方向进入,实现砂水旋流分离;另一方面,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作用下,可加速颗粒运动,使物质的物性发生变化,促成液体的乳化和固体的均匀分散,将污泥和砂石分离,再在间歇搅拌的作用下已分离的泥砂分散四周,四周设置有曝气,在曝气作用下实现泥水和砂分离,确保污水中的有机物不被带走。

11、如此,在分子震动、惯性离心力等作用下,具有不同密度、不同粒径及不同重量的成分相互分离,各组分再按照相同的物性而发生集聚,实现砂水的高效分离。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超声波作用的砂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砂筒以及与沉砂筒底端对接连通的集砂筒,所述沉砂筒包括套接装配的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的侧壁靠近顶端的位置沿切线方向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外筒体的侧壁靠近顶端的位置连接有出水管,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声波作用的砂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筒的中心设置有搅拌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超声波作用的砂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沉砂筒内的搅拌轴以及设置在沉砂筒顶部且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超声波作用的砂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包括设置在超声波发生器上方的第一叶片以及设置在内筒体内部的第二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超声波作用的砂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下方周围设置有曝气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超声波作用的砂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砂筒呈漏斗状,集砂筒连接有排砂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波作用的砂水分离装置,包括沉砂筒以及与沉砂筒底端对接连通的集砂筒,所述沉砂筒包括套接装配的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的侧壁靠近顶端的位置沿切线方向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外筒体的侧壁靠近顶端的位置连接有出水管,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采用本申请的基于超声波作用的砂水泥分离装置,有效提高了砂水泥分离效果,避免了污水中大量有机泥被大颗砂粒带出,提高进水中的C/N比,有利于后续生化系统,减少碳源的投加,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岳中秋,朱春游,向伟,余晗,王英蓉,宋盟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航天凯天水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