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池的高效旋流布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4280发布日期:2024-04-25 10:00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厌氧池的高效旋流布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为一种厌氧池的高效旋流布水器。


背景技术:

1、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厌氧池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利用厌氧菌的作用,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大分子变小分子、复杂结构变简单结构,分解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同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为提高处理效率,废水进入池内必须分布均匀,厌氧菌才能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接触反应。

2、然而,现有的污水处理采用管道直接连通厌氧池的方式,此废水通入的方式将废水经过管道的内部直接流至厌氧池的内部,此时,废水在没有外力搅拌的环境下不便于在厌氧池内均匀分布,当厌氧池的直径过大时,废水直接通入厌氧池内部的方式易导致厌氧池内产生布水死区,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废水中的污泥产生堆积进而钙化硬化,从而严重影响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厌氧池的高效旋流布水器,具备均匀布水、确保进水有机物与污泥敏捷混合、满足污泥床水利拌和的需要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厌氧池的高效旋流布水器,包括布水总管,所述布水总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水总管,所述布水总管外壁的上端均匀分布有位于进水总管上方的上支管,所述布水总管下端的外壁均匀分布有位于进水总管下方的下支管,所述上支管和下支管上均匀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一端安装有出水端,所述进水总管的左端活动安装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内壁活动套接有一号滤板,所述过滤管的内壁活动套机有位于一号滤板右侧的二号滤板。

3、优选的,所述上支管上由内向外的第一个孔洞设置为开口向上倾斜,第二个所述孔洞设置为开口向下倾斜,第三个所述孔洞设置为开口向上倾斜,第四个所述孔洞设置为开口向下倾斜,所述孔洞均与上支管形成的夹角均呈四十五度。

4、优选的,所述下支管上自内向外的第一个孔洞设置为开口向下倾斜,所述下支管上自内向外的第二个孔洞设置为开口向上倾斜,所述下支管上自内向外的第三个孔洞设置为开口向下倾斜,所述下支管上自内向外的第四个孔洞设置为开口向上倾斜,四个所述孔洞与下支管形成的夹角的角度设置为四十五度。

5、优选的,所述过滤管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一号法兰盘,右侧的所述一号法兰盘的内壁螺纹套接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外壁螺纹套接有位于右侧的一号法兰盘右侧的二号法兰盘,且二号法兰盘的右侧与进水总管的左端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一号滤板和二号滤板前后两侧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柱,且定位柱下端的外壁与过滤管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一号滤板和二号滤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卡合杆,且卡合杆的内侧与过滤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合杆的内壁螺纹套接有用于连接固定杆的紧固螺栓。

7、优选的,所述紧固螺栓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紧固螺栓的外壁均与固定杆和卡合杆的内壁螺纹套接,且固定杆和卡合杆的内壁均设置有与紧固螺栓的外壁相对应的螺纹。

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布水总管、上支管、下支管和出水端之间的配合,利用出水端安装在上支管和下支管上的设置,有效地解决了废水不能均匀分布在厌氧池内部的问题,采用废水逆时针的出水方式,使得污泥层不停被搅拌翻滚,达到废水与厌氧菌种的均匀混合效果,从而提高厌氧池的处理能力。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总管、过滤管、一号滤板和二号滤板之间的配合,利用过滤管的设置,实现了对废水中杂质的分离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废水中颗粒物沉淀的问题,采用一号滤板粗筛再结合二号滤板细分的方式,减少了废水中颗粒物在厌氧池底部的堆积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厌氧池的高效旋流布水器,包括布水总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总管(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水总管(2),所述布水总管(1)外壁的上端均匀分布有位于进水总管(2)上方的上支管(3),所述布水总管(1)下端的外壁均匀分布有位于进水总管(2)下方的下支管(4),所述上支管(3)和下支管(4)上均匀开设有孔洞(5),所述孔洞(5)的一端安装有出水端(6),所述进水总管(2)的左端活动安装有过滤管(7),所述过滤管(7)的内壁活动套接有一号滤板(8),所述过滤管(7)的内壁活动套机有位于一号滤板(8)右侧的二号滤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池的高效旋流布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管(3)上由内向外的第一个孔洞(5)设置为开口向上倾斜,第二个所述孔洞(5)设置为开口向下倾斜,第三个所述孔洞(5)设置为开口向上倾斜,第四个所述孔洞(5)设置为开口向下倾斜,所述孔洞(5)均与上支管(3)形成的夹角均呈四十五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池的高效旋流布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管(4)上自内向外的第一个孔洞(5)设置为开口向下倾斜,所述下支管(4)上自内向外的第二个孔洞(5)设置为开口向上倾斜,所述下支管(4)上自内向外的第三个孔洞(5)设置为开口向下倾斜,所述下支管(4)上自内向外的第四个孔洞(5)设置为开口向上倾斜,四个所述孔洞(5)与下支管(4)形成的夹角的角度设置为四十五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池的高效旋流布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7)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一号法兰盘(11),右侧的所述一号法兰盘(11)的内壁螺纹套接有连接螺栓(12),所述连接螺栓(12)的外壁螺纹套接有位于右侧的一号法兰盘(11)右侧的二号法兰盘(13),且二号法兰盘(13)的右侧与进水总管(2)的左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池的高效旋流布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滤板(8)和二号滤板(9)前后两侧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柱(14),且定位柱(14)下端的外壁与过滤管(7)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一号滤板(8)和二号滤板(9)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下端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卡合杆(16),且卡合杆(16)的内侧与过滤管(7)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合杆(16)的内壁螺纹套接有用于连接固定杆(15)的紧固螺栓(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厌氧池的高效旋流布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17)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紧固螺栓(17)的外壁均与固定杆(15)和卡合杆(16)的内壁螺纹套接,且固定杆(15)和卡合杆(16)的内壁均设置有与紧固螺栓(17)的外壁相对应的螺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厌氧池的高效旋流布水器,包括布水总管,所述布水总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水总管,所述布水总管外壁的上端均匀分布有位于进水总管上方的上支管,所述布水总管下端的外壁均匀分布有位于进水总管下方的下支管,所述上支管和下支管上均匀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一端安装有出水端,所述进水总管的左端活动安装有过滤管。本技术通过布水总管、上支管、下支管和出水端之间的配合,利用出水端安装在上支管和下支管上的设置,有效地解决了废水不能均匀分布在厌氧池内部的问题,采用废水逆时针的出水方式,使得污泥层不停被搅拌翻滚,达到废水与厌氧菌种的均匀混合效果,从而提高厌氧池的处理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邓睿,赵陈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2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