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污染治理用的循环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70531发布日期:2024-05-20 12:0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污染治理用的循环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污染净化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水污染治理用的循环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存在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样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愈发紧缺,水资源的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问题,水污染治理时一般都是采用专用的循环净化装置。

2、在中国专利cn202121915815.4中,该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循环净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内腔中部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中间处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轴贯穿隔板且固定连接有石英砂网筒,该实用新型通过在石英砂网筒的空腔内填充活性炭颗粒,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活性炭颗粒和离心力甩出的水充分接触,从而保证活性炭颗粒吸附杂质的充分彻底性,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3、为了解决现有装置活性炭层置于石英砂滤筒内腔底部,活性炭无法全方位的吸附杂质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通过在石英砂网筒的空腔内填充活性炭颗粒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仅通过吸附过滤的方式对水污染进行治理的净化效率较低的问题。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水污染治理用的循环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污染治理用的循环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仅通过吸附过滤的方式对水污染进行治理的净化效率较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污染治理用的循环净化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装置顶盖,且装置顶盖的顶部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抽水泵,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的端部连接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的端部连接有净化结构,且净化结构的顶部安装有结构顶盖,并且净化结构的外壁右侧预留有出水口;

3、所述装置顶盖包括有进水管、管道、过滤网、过滤层与套板,所述装置顶盖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内部固定有管道,所述管道的内壁固定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上方放置有过滤层,所述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套板。

4、优选的,所述管道与套板均采用中空形状设置,且管道与过滤网之间为一体化设置。

5、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有离心桶、吸附层、滤水口与第一转轴,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安装有离心桶,且离心桶的内壁设置有吸附层,所述离心桶的外壁等间距预留有滤水口,且离心桶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转轴。

6、优选的,所述离心桶通过第一转轴与装置主体构成转动结构,且离心桶与吸附层之间为紧密贴合设置。

7、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有桶盖与进水口,所述离心桶的顶部嵌套有桶盖,且桶盖的顶部预留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套板之间为嵌套连接。

8、优选的,所述净化结构包括有第二转轴与搅拌杆,所述净化结构的内侧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通过第二转轴与净化结构构成转动结构。

9、优选的,所述结构顶盖包括有进料口与口盖,所述结构顶盖的中间位置预留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外侧嵌套设置有口盖。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污染后的废水进入离心桶前能够进行初步的过滤处理,这样后续进行离心水吸附处理时,不会产生较大的负担,并且这样二次过滤吸附处理结构结合循环处理的设置,能够提高水污染治理的效率,管道与套板之间直接一体设置,形成的废水流通管路直接将水引入离心桶,能够避免发生漏水的情况;

12、2.本实用新型经过循环过滤吸附处理后的水进入净化结构再次进行净化处理的治理效果相较于普通的一次或二次水净化处理效果更好,使得废水后续排放时不会影响生态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污染治理用的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装置顶盖(2),且装置顶盖(2)的顶部连接有伸缩管(3),所述伸缩管(3)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且第一连接管(4)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抽水泵(5),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管(6),且第二连接管(6)的端部连接有第二抽水泵(7),所述第二抽水泵(7)的端部连接有净化结构(8),且净化结构(8)的顶部安装有结构顶盖(9),并且净化结构(8)的外壁右侧预留有出水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污染治理用的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2)与套板(25)均采用中空形状设置,且管道(22)与过滤网(23)之间为一体化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污染治理用的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有离心桶(11)、吸附层(12)、滤水口(13)与第一转轴(14),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侧安装有离心桶(11),且离心桶(11)的内壁设置有吸附层(12),所述离心桶(11)的外壁等间距预留有滤水口(13),且离心桶(1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转轴(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污染治理用的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桶(11)通过第一转轴(14)与装置主体(1)构成转动结构,且离心桶(11)与吸附层(12)之间为紧密贴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污染治理用的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还包括有桶盖(15)与进水口(16),所述离心桶(11)的顶部嵌套有桶盖(15),且桶盖(15)的顶部预留有进水口(16),所述进水口(16)与套板(25)之间为嵌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污染治理用的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结构(8)包括有第二转轴(81)与搅拌杆(82),所述净化结构(8)的内侧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转轴(81),且第二转轴(81)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杆(82),所述搅拌杆(82)通过第二转轴(81)与净化结构(8)构成转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污染治理用的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顶盖(9)包括有进料口(91)与口盖(92),所述结构顶盖(9)的中间位置预留有进料口(91),且进料口(91)的外侧嵌套设置有口盖(9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水污染净化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污染治理用的循环净化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装置顶盖,且装置顶盖的顶部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抽水泵,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的端部连接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的端部连接有净化结构,且净化结构的顶部安装有结构顶盖;本技术污染后的废水进入离心桶前能够进行初步的过滤处理,这样后续进行离心水吸附处理时,不会产生较大的负担,并且这样经过循环过滤吸附处理后的水进入净化结构再次进行净化处理的治理效果相较于普通的一次或二次水净化处理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芮朝利,徐家辉,芮继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水华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1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