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6603发布日期:2024-05-20 11:5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村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沉淀池。


背景技术:

1、在处理污水时,其中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污水的沉淀,对污水沉淀则需要沉淀池。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结合现有文献市政污水处理沉淀池(cn216878277u),参考文献中通过在污水沉淀池主体上方且用于对污泥杂质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污水注入孔注入桶体内,利用桶体侧壁上的滤网,能够将污水中较大体积的杂质滤出。

2、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文献中通过将较大体积的杂质进行滤除,但沉淀池在去除悬浮物的过程中,悬浮物会逐渐沉降到底部形成淤泥层,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则需人工定期进行清理,但淤泥多会在沉淀池的底部积聚,处理起来较为麻烦,导致需要耗费大量人力。

4、2.为实现更有效的去除和沉淀,沉淀池在对污水进行净水过程中多会向沉淀池内部添加化学药剂,其主要是为了促进污水中的杂质与药剂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但只能自然等待化学药剂和污水的缓慢融合导致其效率低下,若化学药剂和污水混合不均匀,化学药剂与杂质的接触面积则会减小,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变慢从而影响净化效果。

5、我们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沉淀池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进型沉淀池。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改进型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部下端设置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由第二伺服电机、清理板、排污管、蛟龙输送机构、丝杆组成,且沉淀池下端呈“u”型设置;固定板,其固定设于所述沉淀池的上端中部,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下端均设置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由搅拌轴、搅拌叶、安装架、过滤网组成。

4、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下端左侧开设有污泥出口,所述污泥出口的外侧连接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内部安装有蛟龙输送机构,且蛟龙输送机构的入口与污泥出口相通;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设置于沉淀池的下端外侧,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通设置在沉淀池内部,所述丝杆其转动设置在沉淀池的内部,且丝杆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清理板。

5、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通设置在固定板下端与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多组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的上端外侧固定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呈圆形设置,且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

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储存盒,所述储存盒下端设置有导管,且导管下端贯穿至固定板下端,并且导管的外侧设置有阀门。

7、优选的,所述沉淀池还包括:水位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沉淀池的内部上端;出水口,其开设于所述沉淀池的右侧上端;控制器,其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前端外侧;支撑柱,其均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外侧四角。

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还包括:蜂鸣器、警示灯,其均安装于所述固定板的上端。

9、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内部设有a/d转换器和中央处理器,a/d转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信号接收端连接,且水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内的a/d转换器连接,并且蜂鸣器、警示灯与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运行第二伺服电机带动清理板直线运动,清理板移动的同时将下端的淤泥层推动至污泥出口,淤泥经污泥出口流至蛟龙输送机构内部,再将排污管统一进行排出,使得在清理淤泥的同时不会对沉淀池的工作造成影响,并且减少人力进行清理操作,提高运行效率。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运行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对沉淀池内部的污水和絮凝剂进行搅拌,使得絮凝剂更加均匀地分散在污水中,并与悬浮颗粒充分接触,有助于加强絮凝剂与悬浮物的作用,促进絮凝物的形成,通过搅拌絮凝物更容易形成较大的团聚体,提高沉淀效率,且搅拌轴上端的安装架内的过滤网可将对悬浮上升的絮状物进行拦截,避免较小的悬浮物通过出水口流出,进而提高净化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由第二伺服电机(13)、清理板(14)、排污管(18)、蛟龙输送机构(19)、丝杆(21)组成,且沉淀池(1)下端呈“u”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下端左侧开设有污泥出口(17),所述污泥出口(17)的外侧连接排污管(18),所述排污管(18)的内部安装有蛟龙输送机构(19),且蛟龙输送机构(19)的入口与污泥出口(17)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贯通设置在固定板(2)下端与搅拌轴(9)连接,所述搅拌轴(9)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多组搅拌叶(12),所述搅拌轴(9)的上端外侧固定设有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呈圆形设置,且安装架(10)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上端设置有储存盒(3),所述储存盒(3)下端设置有导管(20),且导管(20)下端贯穿至固定板(2)下端,并且导管(20)的外侧设置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7)内部设有a/d转换器和中央处理器,a/d转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信号接收端连接,水位传感器(16)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7)内的a/d转换器连接,并且蜂鸣器(5)、警示灯(6)与控制器(7)的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沉淀池的内部下端设置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由第二伺服电机、清理板、排污管、蛟龙输送、丝杆组成,且沉淀池下端呈“U”型设置。本技术中,通过运行第二伺服电机带动清理板直线运动,清理板移动的同时将下端的淤泥层推动至污泥出口,淤泥经污泥出口流至蛟龙输送内部,再将排污管统一进行排出,使得在清理淤泥的同时不会对沉淀池的工作造成影响,并且减少人力进行清理操作,提高运行效率;通过对沉淀池内部的污水和絮凝剂进行搅拌,使得絮凝剂更加均匀地分散在污水中,并与悬浮颗粒充分接触,通过搅拌絮凝物更容易形成较大的团聚体,提高沉淀效率,进而提高净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娟,秦力,王英,高佳,杨鹏飞,汪爱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1026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