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硬水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86019发布日期:2024-04-18 12:13阅读: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缓蚀剂制备,具体涉及一种负硬水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水是工业的命脉,水作为冷却介质使用是工业企业的首选,结垢、腐蚀、微生物是工业水处理中的三大要素。高碱度、低硬度水质在循环水系统中属于腐蚀性较强的一种典型水质,此类水质在很多工业企业中使用,普通水由于水中含有ca2+、mg2+等硬度成分,可在金属表面沉积,形成一层不太致密的、很薄的保护层,减少水中的氧等腐蚀性物质跟金属的接触,因此减少了对金属的腐蚀而低硬度水中的硬度很低,不能再形成防护层,金属跟水直接接触,因此更容易腐蚀,现在高碱度、低硬度水质的循环水系统基本上都以磷系水处理药剂为主,由于此类水质的阻垢和腐蚀特点,所以配方多以兼具腐蚀、阻垢功效的磷系药剂为主,同时为了控制腐蚀的发生,磷的用量均添加的较高,针对高碱度、低硬度水质的特点,亟需一种性的缓蚀剂来降低金属材料的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硬水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阶段负硬水缓蚀剂缓释效果好且污染性高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负硬水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称取如下百分比原料:聚环氧琥珀酸5-15%、阻垢分散剂5-15%、锌盐5-10%、有机羧酸盐10-40%、唑类0.1-0.5%和增效剂10-15%,余量为水,将原料混合均匀,制得负硬水缓蚀剂。

5、所述的聚环氧琥珀酸为市售的液体制剂,固含量为40%,聚合度n范围为10-50的整数;阻垢分散剂为具有amps的丙烯酸类共聚物;锌盐为氯化锌或硫酸锌中的一种;有机羧酸盐为聚丙烯酸、苯甲酸和含有磺酸基团的共聚物的钠盐或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唑类为苯并三氮唑和巯基苯并唑中的一种。

6、进一步,所述的增效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7、步骤a1:将马来酸酐、去离子水和尿素混合,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搅拌40-50min后,升温至130-140℃,加入混酸溶液,升温至180-185℃,进行反应2-3h,制得聚琥珀酰亚胺;

8、步骤a2:将聚琥珀酰亚胺、二乙烯三胺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60-65℃的条件下,搅拌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15-20h后,调节ph值为中性,制得改性剂;

9、步骤a3:将超支化胺、三聚氯氰、氢氧化钠和丙酮混合均匀,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0-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2-3h后,加入改性剂,升温至80-90℃,继续反应2-3h,制得增效剂。

10、进一步,步骤a1所述的马来酸酐、去离子水、尿素和混酸的用量比为100mmol:10ml:70mmol:1ml,混酸为磷酸和硫酸以体积比1:1混合。

11、进一步,步骤a2所述的聚琥珀酰亚胺、二乙烯三胺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比为2g:1.5g:5ml,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5mol/l。

12、进一步,步骤a3所述的超支化胺、三聚氯氰、氢氧化钠和改性剂的用量比为2g:10mmol:30mmol:20mmol。

13、进一步,所述的超支化胺由如下步骤制成:

14、步骤b1: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离子交换树脂ct175混合均匀,通入氮气保护,在转速为60-80r/min,温度为80-8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0-15h,制得双胺端聚硅氧烷;

15、步骤b2:将1,3-二溴丙醇、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和正丙醇混合均匀,在转速为60-80r/min,温度为96-98℃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0-15h后,加入丙烯酰氯,继续反应3-5h,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双胺端聚硅氧烷和卡斯特催化剂混合均匀,通入氮气保护,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100-10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40-50h,制得改性聚硅氧烷;

16、步骤b3:将单宁酸、一氯乙酸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加入碳酸钠保持ph为中性,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50-5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5h,调节ph为酸性,制得羧基化单宁酸,将羧基化单宁酸、改性聚硅氧烷、dcc和dmf混合均匀,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30-4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6-8h,制得超支化胺。

17、进一步,步骤b1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摩尔比为4:2:1,ct175的用量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质量和的1-1.5%。

18、进一步,步骤b2所述的1,3-二溴丙醇、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和丙烯酰氯的摩尔比为1:2:1,中间体1和双胺端聚硅氧烷上的si-h键的摩尔比为1.2:1,卡斯特催化剂的用量为中间体1和双胺端聚硅氧烷质量和0.5%。

19、进一步,步骤b3所述的单宁酸和一氯乙酸的摩尔比为1:3,碳酸钠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羧基化单宁酸上的羧基、改性聚硅氧烷上的氨基和dcc的摩尔比为1:2:1.1。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一种负硬水缓蚀剂包括如下原料聚环氧琥珀酸、阻垢分散剂、锌盐、有机羧酸盐、唑类、增效剂和水,增效剂以马来酸酐和尿素为原料进行反应,制得聚琥珀酰亚胺,将聚琥珀酰亚胺与二乙烯三胺在碱性条件下接枝,使得侧链含有活性氨基,制得改性剂,将超支化胺和三聚氯氰反应,通过温度控制使得三聚氯氰上的一个氯原子位点反应,加入改性剂使得改性剂上的氨基与剩余氯原子位点反应,制得增效剂,超支化胺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和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反应,制得双胺端聚硅氧烷,将1,3-二溴丙醇和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反应形成季铵盐结构,再加入丙烯酰氯和醇羟基反应,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和双胺端聚硅氧烷在卡斯特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得中间体1上的双键和双胺端聚硅氧烷上的si-h接枝,制得改性聚硅氧烷,将单宁酸用一氯乙酸处理,使得单宁酸分子上接枝羧基,制得羧基化单宁酸,将羧基化单宁酸和改性聚硅氧烷脱水反应,制得超支化胺,该增效剂上含有季铵盐结构,由于溴离子的电负性小,其离子间的排斥力弱,能够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层,同时增效剂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硅链段以及超支化的机构,使得增效剂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有机硅膜,进而防止金属表面直接与水接触,且大量的邻苯二酚结构能够增加增效剂与金属表面的吸附,避免了有机硅膜的脱落。



技术特征:

1.一种负硬水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硬水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效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硬水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所述的马来酸酐、去离子水、尿素和混酸的用量比为100mmol:10ml:70mmol:1ml,混酸为磷酸和硫酸以体积比1:1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硬水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所述的聚琥珀酰亚胺、二乙烯三胺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比为2g:1.5g:5m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硬水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所述的超支化胺、三聚氯氰、氢氧化钠和改性剂的用量比为2g:10mmol:30mmol:20mmo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硬水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支化胺由如下步骤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负硬水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1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摩尔比为4: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负硬水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所述的1,3-二溴丙醇、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和丙烯酰氯的摩尔比为1:2:1,中间体1和双胺端聚硅氧烷上的si-h键的摩尔比为1.2: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负硬水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3所述的单宁酸和一氯乙酸的摩尔比为1:3,碳酸钠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羧基化单宁酸上的羧基、改性聚硅氧烷上的氨基和dcc的摩尔比为1:2:1.1。

10.一种负硬水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一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硬水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负硬水缓蚀剂包括如下百分比原料:聚环氧琥珀酸5‑15%、阻垢分散剂5‑15%、锌盐5‑10%、有机羧酸盐10‑40%、唑类0.1‑0.5%和增效剂10‑15%,余量为水,增效剂通过超支化胺、三聚氯氰和改性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制得,增效剂上含有季铵盐结构,由于溴离子的电负性小,其离子间的排斥力弱,能够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层,同时增效剂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硅链段以及超支化的机构,使得增效剂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有机硅膜,进而防止金属表面直接与水接触,且大量的邻苯二酚结构能够增加增效剂与金属表面的吸附,避免了有机硅膜的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周学习,李世乾,屈世海,高海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宁能泰水处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