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控式电热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714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控式电热开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热开水器。
目前,最常见的电热开水器都采用在开水器的水箱体内设置浮球阀,利用浮球式阀控制进水,利用这种方式控制进水存在下述不足之处,(1)浮球式阀控制进水的补水方式是随用随补。因此,放出的水是开水和冷水的混合水,俗称“阴阳水”。这种水作为饮用水有碍人们的健康,不符合卫生要求。(2)减少了水箱的有效容积,有人设计了各种结构的开水器以求克服这些缺陷,但有的结构过于复杂,有的则由于水垢的出现产生了一些难于解决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完全解决阴阳水问题的外控式电开水器。
本开水器水箱体,电热元件,进出水管路及控制部分组成。进水控制部分包括电磁阀及磁性浮子开关。在水箱体的外侧有一垂直安装的导管,其下端通过一U型管与水箱体的下部连通。磁性浮子放在导管内,导管外设有两个内装干簧管,用于限定上下水位的浮子套,导管上端开口,与水箱体外的大气连通。进水管在水箱下部,并装有电磁阀。
在电磁阀进口管或出口管上加装永磁体可延缓水垢生成且不结硬垢。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开水器的正视图。
图2.电开水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3.磁性浮子的结构图。
图4.浮子套结构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开水器由水箱体1,电热元件2,进出水管路和进水控制部分组成。水箱体1可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各种形状的桶体。外面加保温层和外壳3,顶端为箱盖4。在箱体下部的适当位置有开水龙头5伸到外壳之外。加热元件2,进冷水管路6及电磁阀均装在水箱体下部。电路装在水箱的侧面。水箱外侧有一垂直安装的导管8,其下端通过一U形管9与水箱下部连通,上端开口固定在外壳相应位置的孔中。与大气相通。导管8中放有一个磁性浮子10它可随水位上下移动。导管8的上下两端各套有一个带有干簧管的浮子套。结构见图4。干簧管卡在浮子套的通孔中。当磁性浮子随水位移动到浮子套所处位置时,套中的干簧管触点相应的通断,带动电磁阀动作,达到控制进水的目的。

图1,图2中可以看出,水箱中无水时,浮子10处于下端磁性开关12的位置磁性浮子使干簧管K2闭合。继电器J2得电,接通电磁阀V,注水指示灯D1亮。冷水通过阀门进入水箱。当箱中水位达到磁性开关11的高度时,磁性浮子使11中的干簧管K1接通,继电器J1得电,其动开点切断J2,电磁阀失电,停止进水。冷水使温控器T闭合。接触器C得电。使电热管工作,加热指示灯D2亮。达到设定水温后温控器T使接触器C失电。电热管停止工作,开水指示灯D3亮。此时即可取用开水。在取用开水过程中,水位下降,浮子处于件11和件12之间,电磁阀关闭。当浮子降到件12位置时,相应干簧管触点接通,打开电磁阀,向水箱补水。即本开水器采用间隔补水。保证取用的不是开水和冷水的混合水。
导管8的下端通过一个U形管与水箱连通。U形管和导管也可以做成一体。由于水的温差效应使导管8中的水始终具有较低的温度。即使长期使用也不至生成水垢。以保证浮子在导管内无阻碍地移动。U形管可用耐热硅胶管、塑料管或金属管。
浮子10应做成圆柱形,内部置一个或两个磁片,外壳可以是玻璃,塑料或有色金属。
电磁阀进出口水管外的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作用于水可有效地缓解水箱中的水垢生成。
采用浮子和电磁阀控制进水不仅杜绝了“阴阳水”,也使水箱的有效容积增大。
由于U形管的作用,保证了导管8中的水达不到生成水垢的温度。也就不必担心有水垢阻碍导管中浮子的运动。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开水器,它包括水箱体,电热元件,进出水管路,控制进水部分,及进水电磁阀,其特征是所说的控制进水部分包括电磁阀及与电磁阀相关的磁性浮子开关,所说的磁性浮子开关由磁性浮子和干簧管组成,所说的水箱体外侧有一垂直安放的导管,导管的下端通过一U形管在水箱体的下部与水箱体连通,所说的磁性浮子放在导管内,所说的导管外设置有两个可限定上下水位的,内带干簧管的上下浮子套,导管的上端口为开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电热开水器,其特征是所说的电磁阀进出口端的水管外安装有永磁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开水器采用外控式进水控制系统即由设置在水箱体外的两个磁性浮子开关来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安装磁性浮子开关的导管的下端通过一U形管与水箱体连通,这一设计既可保证供给的开水符合卫生要求,又可保持导管内壁不易生成水垢,使进水控制长期有效。
文档编号C02F1/48GK2158061SQ9320705
公开日1994年3月2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26日
发明者付来福 申请人:付来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