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污混注水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4888007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污混注水处理方法
清污混注水处理方法系油田开采中注入水的处理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油田注水采用清污分注或清污水分别处理、处理后的水再混注的方法,通常称的清水为浅层井水或江、湖、河的处理水,所称的污水为油井产出水、洗井水、地面污水或站内回收水等,图3为通常的油田注入水处理流程,油井产出水有三条处理线,第一条为油井产出水在加入缓蚀剂D、阻垢剂E、杀菌剂F后,进入收油罐11,再进入收油缓冲罐12再次收油后经提升泵O打入斜管沉降罐13,在进入斜管沉降罐13前加入净水剂C,沉降后的水进入二次缓冲罐14再次沉降,然后进入加压过滤罐16加压过滤,过滤后的水进入注水罐28;产出水的第二条处理线为经过收油罐11的水,进入诱导浮选器15收油,加入浮选剂G后由加压泵提升进入压力过滤罐16;第三条处理线为收油罐11出来的水,经加入反向破乳剂H后,进入斜板除油器17,然后加入浮选剂G进入诱导浮选器18收油,然后加压提升后加入助滤剂K进入双滤料过滤器19,再进入中心筒式过滤器20,过滤后的水进入注水罐,I为反向清洗剂,为清洗双滤料过滤器9而设置的。
洗井水有两条处理线,一条是经加缓蚀剂D、阻垢剂E、杀菌剂F的水进入洗井水回收罐22,然后进入油井产出水的处理线同油井产出水混合处理,另一条处理线为从洗井回收罐22出来的水进入缓冲罐23,经双螺杆泵24提升,加入浮选剂、混凝剂C,进入溶解气浮选器25,再进入双滤料罐19同油井产出水混合。
油井产出水或洗井水处理线出现故障时,均可通过事故污水池21进入对方的处理线进行处理。水源来的清水经过清水过滤罐26,投加缓蚀剂D、杀菌剂F进入注水罐28同污水混合,在注水罐28后投加除氧剂J的水由注水泵27打出。
该方法处理注入水的缺点是(1)由于每种水分开处理,设备复杂,处理复杂,管理不便,成本高。(2)各种处理药剂反复投加,繁琐、浪费。(3)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清水和污水混合后水质恶化的矛盾。长期以来之所以采用清污水分注或清污水处理后再混注是因为清污水混合后,由于物理和化学条件适合,给细菌特别是硫酸盐还原菌提供了生长繁殖条件,使细菌繁殖加快,腐蚀加剧,结垢严重。处理后再混合并没有根本解决水质恶化这一矛盾,由于清水和污水水型不同,仍然要产生结垢,另外,混合后仍然有细菌生长的物源,所以硫酸盐还原菌照样滋生繁殖,腐蚀依然严重。
本发明的清污混注水处理的目的在于让清污水在地面充分混合,将一切矛盾暴露在地面,然后在地面上处理,把能堵塞地层的物质全部处理掉,然后加入水质稳定剂,使其注入水全面达到水质标准,不伤害地层,提高驱油效率,提高采收率,而且处理方法简单方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处理水包括清水和污水,清水和污水首先混合后再处理,其处理流程为清水1、污水2同时进入混合装置3,A、B两种处理剂分别从清水1、污水2进入混合装置3的管线中加入,C处理剂从A或B处理剂后的管线中加入,投加A、B、C处理剂的水在混合装置3中混匀后,进入整离子分离装置4中分离沉降,再进入过滤装置5过滤,过滤后的水加入D、E、F处理剂稳定后进入注水系统6,如为开式处理流程,必须在过滤后的水中加入除氧剂J。上述A处理剂为PH调节剂,PH值调节范围为6~8,B处理剂为氧化性杀菌剂,C处理剂为净水剂或混凝剂或絮凝剂,D处理剂为缓蚀剂,E处理剂为阻垢剂,F处理剂为杀菌剂,J处理剂为除氧剂。
本发明的优点是1、由于先混合后处理,使其一套水处理流程即可完成原分开处理的几套流程的工作,节约投资,节省人力、物力,降低处理成本。
2、由于先混合后处理,再稳定,使其一切矛盾均充分暴露出来,将混合后产生的菌全杀死,产生的结垢全处理掉,抑制腐蚀,达到注入水水质指标,水质稳定,从根本上改善了注入水的水质,处理后的水注入地层后同地层水不产生化学和物理的抵触,不伤害地层,提高驱油效率,提高采收率。
本发明


图1为混合水处理流程示意图;图2为最佳实施例流程图;图3为通常油田清污分注水处理流程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部说明。
由图1所示清水1、污水2、混合装置3、整离子分离装置4、过滤装置5、注水系统6、污泥池7,A、B、C、D、E、F、J分别为PH调节剂、氧化性杀菌剂、净水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除氧剂,处理流程为清水1、污水2同时进入混合装置3,A、B两种处理剂分别从清水1、污水2进入混合装置3的管线中加入,C处理剂从A或B处理剂后的管线中加入,投加A、B、C处理剂的水在混合装置3中混匀后,进入整离子分离装置4中分离沉降,再进入过滤装置5过滤,过滤后的水加入D、E、F处理剂稳定后进入注水系统6,如为开式处理流程,必须在过滤后的水中加入除氧剂J,其中PH调节剂A的PH调节范围为6-8。
如图2所示清水1、污水2、洗井水30、站内回收水31、检测器35、36、37、38,除油装置39、分离器40、各种水混合装置3、整离子分离装置4、提升泵33、颗粒过滤器34和精滤器32组成的过滤装置5、注水系统6、污泥池7,清水1经过检测器35检测进入混合装置3,油井产出水2,经过检测器36,进入予处理系统除油装置39,除油后的水进入混合装置3,洗井水30经过检测器37进入分离装置40将油、气分离后,水进入混合装置3,站内回收水31经过检测装置38时入混合装置3,处理剂A、B分别从1和2的管线中加入,C在A以后的管线中加入,经充分混匀并加入处理剂的水进入整离子分离装置4沉降分离后经提升泵33打入颗粒过滤器34过滤,经过一次过滤的水再进入精滤器32进行二次过滤,即经过过滤装置5过滤后的好水投加缓蚀剂D、阻垢剂E、杀菌剂F后,进入注水系统6输出注水,整离子分离装置4、颗粒过滤器34、精滤器32分离出的沉淀物进入污泥池7后处理。
实施例1上述流程,污水∶清水=1∶0.4,污水为油井产出水水型为CaCl2型、洗井水为CaCl2型,站内回收水为Na2SO4水型,清水为NaHCO3型,污水中含总铁50mg/L,混合水投加A处理剂为NaOH 400mg/L,PH8,B为次氯酸钠150mg/L,C为净水剂200mg/L,混合后水的PH8,经混合过滤后水中加入缓蚀剂D50mg/L,E阻垢剂10mg/L,F杀菌剂50mg/L,水质完全达到要求,其水质指标列于表1。
实施例2流程和来水比例及水质同于实施例1,其中处理剂A为NaOH 200mg/L,PH7,B为次氯酸钙100mg/L,C为硅铝混凝剂100mg/L,D缓蚀剂30mg/L,E阻垢剂5mg/L,F杀菌剂30mg/L,水质达到要求,资料列于表1。
实施例3其来水比例为污水∶清水=1∶0.6,处理剂A为NaOH 50mg/L,PH6,B次氯酸钠20mg/L,C为硅铝混凝剂30mg/L,D为缓蚀剂30mg/L,E阻垢剂5mg/L,F杀菌剂30mg/L,处理后水质达到要求,资料列于表1。
实施例4来水比例为污水∶清水=1∶0.8,处理剂A为NaOH 30mg/L,PH6,B次氯酸钠100mg/L,C为硅铝混凝剂150mg/L,D为缓蚀剂30mg/L,E阻垢剂3mg/L,F杀菌剂50mg/L,水质达到标准,资料列于表1。
实施例5来水比例为污水∶清水=1∶0.8,处理剂A为NaOH 400mg/L,PH8,次氯酸钠50mg/L,C为硅铝混凝剂50mg/L,D为缓蚀剂30mg/L,E阻垢剂8mg/L,F杀菌剂50mg/L,水质达到标准,资料列于表1。
实施例6来水比例为污水∶清水=1∶1,处理剂A为NaOH 50mg/L,PH6,L,E为阻垢剂2mg/L,F为杀菌剂100mg/L,J为除氧剂10mg/L,水质全部达到要求。资料列于表1。
表1处理后水质指标

权利要求
1.一种清污混注水处理方法,包括混合、预处理、沉降、过滤、排泥、加处理剂几个步骤,特征在于首先在清水(1)管道中加入PH调节剂(A)和净水剂、混凝剂或絮凝剂(C),在污水(2)管道中加入氧化性杀菌剂(B),加入上述处理剂的污水和清水同时进入混合装置(3)混合,然后进入整离子分离装置(4)中分离沉降,再在过滤装置(5)中进行过滤,经过滤后的清污混合水中加入缓蚀剂(D)、阻垢剂(E)和杀菌剂(F)进行处理,最后进入注水系统(6)注入地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污混注水处理方法,特征在于在清水(1)管道中加入的净水剂、混凝剂或絮凝剂(C),也可在污水(2)管道中加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清污混注水处理方法,特征在于PH调节剂(A)的PH值为6~8、30~400mg/L,氧化性杀菌剂(B)为20~150mg/L,净水剂、絮凝剂或混凝剂(C)为30~20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污混注水处理方法,特征在于其中缓蚀剂(D)为30-50mg/L,阻垢剂(E)为2-10mg/L,杀菌剂(F)为30-10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污混注水处理方法,特征在于若为开式处理流程,过滤后的清污混注水中也还应加入除氧剂(J)。
全文摘要
本发明系油田开采中注入水的处理方法,其处理流程为清水1、污水2同时进入混合装置3,A、B两种处理剂分别从清水1、污水2进入混合装置3的管线中加入,C处理剂从A或B处理剂后的管线中加入,投加A、B、C处理剂的水在混合装置3中混匀后,进入整离子分离装置4中分离沉降,再进入过滤装置5过滤,过滤后的水加入D、E、F处理剂稳定后进入注水系统6,B处理剂为氧化性杀菌剂,C处理剂为净水剂或混凝剂或絮凝剂,D处理剂为缓蚀剂,E处理剂为阻垢剂,F处理剂为杀菌剂,J处理剂为除氧剂。优点在于使其一套水处理流程即可完成原分开处理的几套流程的工作,将混合后产生的菌全杀死,产生的结垢全处理掉,抑制腐蚀,达到注入水水质指标,水质稳定,从根本上改善了注入水的水质,处理后的水注入地层后同地层水不产生化学和物理的抵触,不伤害地层,提高驱油效率,提高采收率。
文档编号C02F1/66GK1127222SQ95116410
公开日1996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25日
发明者母育泸, 蔺明廉 申请人:中原石油勘探局采油四厂, 中原油田神州科技技术开发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