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净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975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污水净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
适用于现有的“混凝沉降法”、“气浮处理法”、“磁分离法”、“吸附与萃取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及“射流曝气法”等方法的污水处理装置,一般都结构复杂,设备十分庞大,有的高达几十米,占地面积大,制造、操作、管理都十分困难,污水处理效果差,至今均不能满足造纸厂、印染厂的污水处理需要。比如,已有的“混凝沉降法”处理污染水的方法,就是用聚合氯化铝净化剂加入污水中,经过混合后,再进行多级沉清过滤,每小时处理几十吨污水的设备,其混凝塔,沉清过滤池,就会占地几千平方米,而且清洗沉清过滤池的工作相当繁重,劳动强度大。操作人员会在很大的处理场地上运动工作。操作十分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净化质量高、处理水量大、处理成本低的新型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并且其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功能多样,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污水净化处理设备由净水剂箱、污水泵及污水净化装置构成。其中,污水净化装置依次由含有回流屏的化学反应塔、具有滤料和沉淀室的沉降过滤塔以及内含微孔过滤膜的微孔过滤器组成。化学反应塔由下部封底的园筒形的主体、回流屏以及反应塔盖构成。回流屏主体为漏斗形结构,漏斗上部开口直经等于园筒主体内经。该漏斗开口向上,其上缘园周固定连接于反应塔园筒形主体内壁上。在该漏斗底部垂直向上连接有一个由4根主柱支撑的园锥侧壁,该园锥侧壁顶部向上,其底口直经小于园筒主体内经,底口正对回流屏漏斗主体的下部小开口,该园锥中心线与漏斗中心线重合。沉降过滤塔主体为下部封底的园筒体,该园筒体内腔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块园形筛板型滤料支撑板,支撑板直经等于园筒体内经,该支撑板垂直于沉降过滤塔的中心轴线,该支撑板上装有滤料。微孔过滤器主体为一园筒体,该园筒体上、下封底有中心开口,园筒体内腔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块筛板型过滤膜底盘,该过滤膜底盘上放有一块园形微孔过滤膜,过滤膜上有过滤膜压板,过滤膜压板上面中心垂直向上固定连接有一撑压杆,过滤膜底盘及过滤膜压板均垂直于微孔过滤器园筒主体的中心轴线。过滤膜底盘、过滤膜和过滤膜压板直经相等且等于微孔过滤器主体园筒体内经。各塔、器之间的由管道连接,由阀门控制。
本案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
给出。
图1,污水净化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图;图3,化学反应塔结构图;图4,沉降过滤塔结构图;图5,微孔过滤器结构图;图6,微孔过滤器过滤膜底盘结构图;图7,微孔过滤器过滤膜压板结构图;图8,污水净化处理流程图;图9,沉降过滤塔反冲沉淀污泥流程图;图10,沉降过滤塔正冲洗流程图;图11,化学反应塔正冲洗流程图;图12,微孔过滤器正冲洗流程图。
图中序号含义1.莲蓬头,2.处理阀A,3.处理阀B,4.反冲阀A,5.处理阀C,6.污水泵,7.处理阀D,8.反冲阀B,9.反冲阀C,10.化学反应塔,11.排污阀A,12.处理阀E,13.沉降过滤塔,14.压力传感继电器,15.排污阀B,16.处理阀F,17.水分配管,18.处理阀G,19.处理阀H,20.处理阀I,21.处理阀J,22.处理阀K,23.微孔过滤器,24.排污阀C,25.处理阀L,26.处理阀M,27.连通管道,28.净水剂箱,29.净水池,30.沉淀池,31.微孔过滤器底座,32.反应塔观察孔,33.反应塔盖,34.反应塔砝兰,35.回流屏,36.反应塔顶砝关,37.过滤塔监视孔,38.污水源,39.沉淀污泥室,40.滤料支撑板,41.滤料,42.过滤塔盖,43.过滤塔砝关,44.沉淀塔顶出水口砝兰,45.过滤膜压盘,46.过滤膜底盘,47.过滤膜,48.微孔过滤器封头。
实施例1污水净化处理设备组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化学反应塔10和沉降过滤塔13采用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微孔过滤器23的主体园筒用有机玻璃管制成,微孔过滤器底座31用镀铬的ABS工程塑料焊制而成,所有管道和阀门均用镀铬ABS工程塑料制成。
组装时,处理阀A2的进口与莲蓬头1相连,其出口与处理阀B3的出口、反冲阀A4的出口、处理阀C5的出口及污水泵6的进口连通。处理阀D7的进口与污水泵6的出口、反冲阀B8、反冲阀C9、化学反应塔10的进口连通。化学反应塔10与自身排污阀A11的进口连通处理阀E12与化学反应塔10的出口、沉降过滤塔13的进口连通。沉降过滤塔13与自身压力传感继电器14接口、排污阀B15的进口连通。处理阀F16与沉降过滤塔13的出口、水分配管17的进口连通,处理阀G18、处理阀H19、处理阀I20、处理阀J21、处理阀K22的进口与水分配管17的出口连通,它们的出口与微孔过滤器23、排污阀C24的进口连通。微孔过滤器23的出口与处理阀L25、处理阀M26的进口连通。连通管道27将各阀门、化学反应塔10、沉降过滤塔13、微孔过滤器23、水分配管17及污水源38、净水剂箱28、净水池29、沉淀池30连通。
实施例2化学反应塔(图3)。
化学反应塔10主体园筒上、下部均设有由有机玻璃构成的反应塔观察孔32。园筒下部有供管道连接的2个洞口。反应塔盖33为园台侧面结构,其下底口内经与主体园筒内经相等,它借助于反应塔砝兰34与主体园筒连接。反应塔盖33的上底口与管道连接。主体园筒下底面为固定连接的园形平底封头。
实施例3沉降过滤塔(图4)。
沉降过滤塔13主体园筒下部设有由有机玻璃构成的过滤塔监视孔37。园筒下部有供管道连接的2个洞口,过滤塔盖42为园台侧面结构,其下底口内经与主体园筒内经相等,它借助于过滤塔砝关43与主体园筒连接。过滤塔盖42的出水口44与管道连接。主体园筒下底面为固定连接的园形平底封头。滤料支撑板40位于园筒内腔中间,其上面的滤料为石英砂,厚约1m-1.5m。主体园筒侧壁上、滤料支撑板40下面有压力传感继电器接口。园筒内滤料支撑板40下面的空间为沉淀污泥室39,储存沉淀物。
实施例4微孔过滤器(图6)。
微孔过滤器23主体园筒用有机玻璃制成。筛板式的过滤膜底盘46固定连接于园筒主体内腔中间,含微孔(孔经5-100um)的过滤膜47放置于过滤膜压板45和过滤膜底盘46之间。园筒主体下、下端借助于砝兰均连接有平底园面的微孔过滤器封头48,上、下封头中央均有洞孔与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图8)首先,污水源38经莲蓬头1可去除树叶杂草等杂物,在处理阀A2的控制下经污水泵6泵入吸水管。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气体净水剂和净水剂箱28中的液体净水剂(根据不同的污水,可以选用不同的净水剂)经处理阀C5引流进入污水管道内与污水混合,被污水泵6、经处理阀D7一起泵入化学反应塔10,在塔内由下而上运动。在回流屏35的作用下,污水和净水剂中的化学成份释放或吸收能量并进行分子重排,污水和净水剂进行化学反应,充分作用,彻底改变了污水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大多数污水经此作用后都可以形成具有双电层的胶体,由于吸附功能而使胶体颗粒增大变为沉淀物。少数污水经此作用可转化为无害的无机盐类和水分子或气体分子。当沉淀物和无害物质在处理阀E12的控制下进入沉降过滤塔13下部沉淀污泥室39,滤料支撑板40上的滤料41挡住了处理水中的沉淀物,沉淀物即沉降于沉淀污泥室39中而被除掉。其余液体及微粒小分子物质在沉降过滤塔13内由下而上经滤料41,在处理阀F16及处理阀G18、H19、I20、J21、K22的控制下,进入5个微孔过滤器23。微过过滤器23中的微孔过滤膜47可以将其中的大部分粒经较大的杂质和细菌滤掉,使处理液澄清,经处理阀L25和处理阀M26排入净水池29中。污水即告净化处理完毕。使用一段时间后,本实用新型三大主要部件——化学反应塔10、沉降过滤塔13及微孔过滤器23均可利用正冲方式进行清洗,较长时间处理后,可更换滤料41及微孔过滤膜47。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则本实用新型中,化学反应塔10靠回流屏35使污染水中污染成份与净水剂在液体回流时充分进行化学反应而转化为沉淀物质或无害物质,这样可改变污染水的性质、变有害为无害。
沉降过滤塔13有含进、出污染水口和反冲排污口的塔体,装于塔体下部有一个压力传感继电器14和监视孔32塔。体内二分之一高处有一个滤料支撑板40,上部支撑着污染水的过滤料41(石英砂等),下部是一个储存沉淀物的沉淀室39。塔体上有一个塔盖42,塔盖42与塔体由砝兰43连接,塔盖上顶部有出水口及砝兰,沉降过滤塔13在污染水被过滤后,污染水中的沉淀物和细小粒子对滤料层的通过缝隙有堵塞作用,使之污染水不能顺畅通过,所以沉降过滤塔工作一段时间后,沉淀污泥室39内压力就会增高,当压力增加到我们设定极限时,传感器的继电器14就会使电源切断而中止污染水净化处理,这样即保证了操作运行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人员应对污染水净化处理系统的设备进行净化水情况监测,沉降过滤塔料41的选用和沉淀污染室39空间大小的选择都是要由污染水的检测情况而定。以保证过滤程序正常进行。
微孔过滤器23有底座,有与底座连接的有机玻璃柱体,装于柱体内的有过滤膜底盘46与有支撑柱过滤膜压板45,含微孔的过滤膜47置于两个盘之间。微孔过滤器23用有玻璃管制成,透明度高,可以有效监控污染水最后一次的过滤处理,有机玻璃管内所装微孔(孔经在5-100微米之间)过滤膜47可以将污染水澄清,过滤和灭菌,起到进一步净化污染水的作用。
随着污水净化处理时间的延续,沉降过滤塔中沉淀污泥室39内的沉淀污泥越来越多,加之滤料缝隙的堵塞,处理水就难以通过滤料层41,沉淀过滤塔内压力就会增高,当压力达到设计极限时,压力传感继电器14就会切断电源,使水处理中止,这既保证了设备的操作运作安全,又提示操作人员对设备关注情况,这时就打开沉降过滤塔13的排污阀12,并开启相关反冲阀,利用污水泵6吸取已处理好的净化水,冲洗沉淀降过滤塔13的沉淀污泥室39而排队沉淀与污泥。
沉降过滤塔13正冲洗流程(10图)在上述流程的基础上,开启相关的反冲阀,利用污水泵6抽取净化水正冲洗沉降过滤塔13的滤料41层,使滤料层41内被堵塞的缝隙畅通,恢复处理水的通过能力。
化学反应塔10正冲流程(图11)利用污水泵6抽取净化水冲洗化学反应塔10内壁上粘结的沉淀物和污物,以使污染水处理过程畅通,恢复处理水的通过能力。
微孔过滤器23正冲洗流程(图12)利用污水泵6抽取净化水池29中的净化水中冲洗微孔过滤器23的有机玻璃管内壁及微孔过滤膜47,洁净微孔过滤器23,恢复处理污水能力。图中箭头表示液体流动路线。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处理污水,净化效果好,净化水质量高。大多数污水经本实用新型处理后,可以直接作为自来水饮用。
2.功能多,适用面广,可以净化处理任何类型的污水,包括被污染了的江河、湖水。
3.处理水量大,每小时可处理污水300吨以上。
4.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仅为已有技术的几十分之一。
5.所用净水剂来源普通丰富,可用聚合氯化铝等人造净水剂,也可用锈蚀废铁、空气等天然净水剂,所以污水净化处理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1.污水净化处理设备,由净水剂箱、污水泵及污水净化装置构成,其特征是污水净化装置依次由含有回流屏的化学反应塔、具有滤料和沉淀室的沉降过滤塔以及内含微孔过滤膜的微孔过滤器组成,它们相互之间由管道连通,并由阀门控制。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说的化学反应塔由下部封底的园筒形的主体、回流屏以及反应塔盖构成,回流屏主体为漏斗形结构,该漏斗开口向上,其上缘园周固定连接于反应塔园筒形主体的内壁上,在该漏斗底部垂直向上连接有一个由4根主柱支撑的园锥侧壁,该园锥顶部向上,其底口正对回流屏漏斗主体的下部开口,该园锥中心线与漏斗中心线重合。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说的沉降过滤塔主体为下部封底的园筒体,该园筒体上部有沉淀塔盖,该园筒体内腔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块园形筛板型滤料支撑板,该支撑板垂直于沉降过滤塔的中心轴线,该支撑板上装填有滤料。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说的微孔过滤器主体为一园筒体,该园筒体上、下封底、有中心开口,园筒体内腔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块筛板型过滤膜底盘,该过滤膜底盘上放有一块园形微孔过滤膜,过滤膜上有过滤膜压板,过滤膜压板上面中心垂直向上固定连接有一撑压杆,过滤膜底盘及过滤膜压板均垂直于微孔过滤器园筒主体的中心轴线,过滤膜底盘、过滤膜和过滤膜压板直经相等且等于微孔过滤器主体园筒内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设备。主要由化学反应塔、沉降过滤塔、微孔过滤器三大部分构成。它们的前后分别有处理水的进口和出口、排污阀,还有数个水处理阀和反冲阀,管道将各阀分别与化学反应塔、沉降过滤塔、微孔过滤器等连通。功能多,能处理各种性质的污染水,特别能处理污染了的江河、湖水。污水净化效果好、质量高。处理水量大,可达300吨/小时。设备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费低。
文档编号C02F1/52GK2365203SQ9822999
公开日2000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日
发明者蒲正兴 申请人:蒲正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