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透光保健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892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外透光保健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杯,尤其是一种红外透光保健杯。
现有的保温杯种类很多,它们大都采用双层隔热结构,如不锈钢保温杯,玻璃保温杯等。这些保温杯虽然隔热保温效果好,但它本身不透光,没有保健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红外双体透光保健杯,使其能将外界的光能,热能转化为红外光,并对杯内的水产生辐射作用。
针对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透光保健杯,由杯体和杯盖组成,其特殊之处是所述杯盖的顶面是用透光材料制成的,在该顶面上有一个透光的盒体,盒体内密封有由Fe2O3、AL2O3和SiO2等组成的固态红外材料。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杯盖上的盒体可以是由与杯盖连为一体的并位于杯盖顶面的凹槽构成,凹槽上部开口处由盖板密封。在杯盖本体顶面与盖板之间夹有可标注使用者姓名的标志卡。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杯体可采用双层不锈钢真空保温杯的结构,也可采用杯体外层由玻璃与不锈钢板复合在一起的复合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杯体内可放置有保健药盒,该保健药盒的盒体上开有通孔或用盒属网制成,盒体内装有药芯,药芯材料以钟乳石、木鱼石、麦饭石、珍珠粉等中药精制而成。
众所周知太阳光分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种,可见光为红、橙、黄、绿、靛、蓝、紫七色光;不可见光分紫外线和红外线,紫外线为破坏性光线,红外线为“生育”性光线。红外线能够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引起原子和分子的振动,再透过共鸣吸收,形成热反应,促进血液循环,将於血等防害新陈代谢的障碍全部清除干净,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霉生成。原本滞留在体内的老旧物和有害的蓄积物等,经过这么一番彻底的代谢后,便由汗腺和水分一起排出体外。
本实用新型在杯盖内密封放置的红色棵粒状红外材料,具有吸收外界光能、热能(包括杯体内水的热能),并将其转化为红外光对杯内所盛水产生辐射作用的神奇物质,经红外辐射普通水变活化水,其细菌含量,水分子链大大减少,渗透力、溶解力显著提高,从而增进人体对微量元素及营养成分的吸收。长期饮用能增进食欲,蓄精固本,美肤养颜,延缓衰老。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I处局部放大图。
参照
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由杯盖1、杯体2和保健药盒3组成。其中,杯盖1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在杯盖1的中部有一个凹下的盒体4,在盒体4内放置有由Fe2O3、AL2O3和SiO2等组成的固态红外材料13,盒体4顶面敞口处由透明的盖板5密封。在盖板5与杯盖1本体之间夹有可标注使用者姓呈的标志卡6,以方便使用者识别本人的保健杯,在杯盖1内装有垫圈7。杯体2是由内胆8,外层9、小盖帽10,吸气剂11和下盖板12构成的双层不锈钢真空保温杯的结构,外层9可采用玻璃与不锈钢板复合在一起的结构。保健药盒3放置于杯体内,保健药盒3的盒体上开有许多通孔,在盒体内放置有以钟乳石、木鱼石、珍珠粉中药精制而成的药芯材料。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杯内的普通开水在红外材料13产生的红外线辐射下变成活化水,使位于杯内的保健药盒在开水的浸泡,焖烧作用下易于各种微量元素的释放及被人体吸收。
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透光保健杯,由杯体和杯盖组成,其特征是所述杯盖的顶面是用透光材料制成的,在杯盖顶面上固定有一个透光的盒体,盒体内装有由Fe2O3、AL2O3和SiO2等组成的固态红外材料。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红外透光保健杯,其特征是所述杯盖上的盒体是由与杯盖连为一体的并位于杯盖顶面的凹槽构成,凹槽上部开口处由盖板密封。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红外透光保健杯,其特征是在杯盖本体顶面与盖板之间夹有可标注使用者姓名的标志卡。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红外透光保健杯,其特征是所述杯体采用双层不锈钢真空保温杯的结构。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红外透光保健杯,其特征是所述杯体的外层采用玻璃与不锈钢板复合在一起的复合结构。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红外透光保健杯,其特征是在杯体内放置有保健药盒,该保健药盒的盒体开有通孔或用金属网制成,盒体内装有药芯,药芯材料以钟乳石、木鱼石、麦饭石、珍珠粉等中药精制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透光保健杯,由杯体和杯盖组成,特征是所述杯盖的顶面是用透光材料制成的,在杯盖顶面上固定有一个透光的盒体,盒体内装有由Fe
文档编号C02F1/30GK2380138SQ9923788
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14日
发明者白明军, 涂科举, 吴平, 许安耀 申请人:白明军, 涂科举, 吴平, 许安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