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方法

文档序号:9317641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湖泊呈现富营养化不断加重的状况。富营养湖泊会伴随水中营养盐的增加,造成藻类快速增殖,产生水华。蓝藻水华是藻类水华关注最多的,在我国的太湖、巢湖、滇池和其它水体都出现了大面积的蓝藻水华。水华蓝藻会释放毒素,消耗溶解氧,引起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严重威胁了周围地区的饮用水安全。
[0003]目前国内蓝藻水华的治理措施一般在水华暴发以后实施,国内常用化学、物理和鱼类投放方法进行治理,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播撒化学药剂(如硫酸铜等)或絮凝剂来控制藻类水华,但后果是给水体带来二次污染;物理方法主要通过人工打捞和机械除藻,耗时耗力且无法保持控制效果;鱼类投放主要是用鲢鳙进行直接控藻,但投放的量较多,虽然大型藻类的数量有所下降,但大型浮游动物的数量也会降低,因此无法降低藻类总数量。
[0004]相比较而言,在蓝藻水华暴发前期尚没有很好的办法控制蓝藻。大型浮游动物在湖泊特定条件下,能有效控制藻类的数量,在欧美国家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常被用于控制藻类的数量和生物量,他们所用的方法是通过去除食浮游动物鱼类,让大型浮游动物自然生长,但尚没有通过投放大型浮游动物控制蓝藻的先例。蓝藻水华暴发期间不适宜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蓝藻生物量过大,大型浮游动物无法控制;二是蓝藻水华暴发期间,水体中存在食大型浮游动物鱼类,其种群数量无法保证。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蓝藻的方法,是在蓝藻水华暴发前期和去除食大型浮游动物鱼类的基础上实现的,通过此方法控制蓝藻数量在国内外尚无先例。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方法,针对富营养化湖泊蓝藻水华控制成本较高的特点,在蓝藻生长初期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其生物量,达到控制蓝藻生长,避免蓝藻水华爆发的目的。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生长初期,检测该水体蓝藻生物量;
2、去除湖泊中食浮游动物鱼类;
3、投放大型浮游动物,控制蓝藻的生物量低于100微克/升。
[0007]进一步地,所述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是指面积小于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小于2米的湖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向湖泊投放大型浮游动物的密度不低于40个/升。
[0009]进一地地,所述蓝藻生长初期是指蓝藻生物量低于400微克/升的时期。
[0010]进一步地,所述食浮游动物鱼类指鲢和餐条。
[0011]进一步地,所述去除食浮游动物鱼类所用的方法包括电捕法和刺网法。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大型浮游动物为同形潘。
[0013]进一步地,所述蓝藻生物量为干重生物量。
[0014]在本发明中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首先,监测富营养湖泊中蓝藻的生物量,当生物量高于100微克/升且低于400微克/升,去除食浮游动物鱼类,并向水体中投放不低于40个/升密度的大型浮游动物一同形潘,通过同形潘对蓝藻的取食作用,降低蓝藻的生物量,抑制蓝藻的生长,避免蓝藻水华的发生。
[0015]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蓝藻生长初期,利用大型浮游动物一同形潘控制其生物量的方法。此方法的实施必须要去除食浮游动物鱼类,避免食浮游动物鱼类对同形潘的捕食,影响同形潘对蓝藻的控制,因此食浮游动物鱼类不清除的条件下投放同形潘不在本发明的调控措施范围之内。本方法主要是在蓝藻生长初期,去除食浮游动物鱼类,投放不低于40个/升密度的大型浮游动物一同形潘,控制蓝藻的生物量低于100微克/升,达到大型浮游动物对蓝藻控制的目的。与其它蓝藻控制方法相比,本方法在富营养化湖泊蓝藻控制过程中,可通过去除食浮游动物鱼类并通过投放大型浮游动物控制蓝藻生长,节约成本,避免蓝藻水华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进一步地阐述。
[0017]以下实施例仅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示例,并不限定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预见,在实施例1和2技术方案基础上,采用在本发明所限定的操作参数范围内的其他条件都可以实现本发明。由于化学、物理和鱼类(鲢鳙)投放等措施会带来二次污染、不能长时间控制或无法降低藻类数量,因此不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示例范畴内。
[0018]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清除食浮游动物鱼类一鲢并投放大型浮游动物一同形潘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太湖生态系统研究站构建六个围隔,每个围隔16平方米,水深I米。由于目前太湖属于富营养湖泊,每年夏季暴发蓝藻水华,因此围隔在春季(4月10日)构建,构建的围隔内无鱼,建好后每个围隔分别投放鲢5尾,每隔3天监测一次蓝藻的生物量,4月28日围隔的蓝藻生物量为205-232微克/升,平均212微克/升。4月29日用电捕法将其中三个围隔的鲢去除,然后向去除鱼围隔分别投放40、50和60个/升密度的同形潘,未去除鱼的围隔也分别投放40、50和60个/升密度的同形潘,然后每隔一个星期监测一次同形潘的数量和蓝藻的生物量。投放同形潘后28天,有鱼的围隔同形潘密度分别为0.5、1.2和1.5个/升,平均1.1个/升,蓝藻生物量分别为486、512和566微克/升,平均521微克/升;无鱼的围隔同形潘密度分别为38、42和43个/升,平均41个/升,蓝藻生物量分别为15、21和32微克/升,平均23微克/升。因此,在本不例去除鲢的条件下,投放40-60个/升密度的同形潘,比未去除鱼类的条件下,蓝藻生物量降低了 21倍,达到了在蓝藻生长初期通过去除鱼类投放大型浮游动物一同形潘控制蓝藻的目的。
[0019]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清除食浮游动物鱼类一餐条并投放大型浮游动物一同形潘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太湖生态系统研究站已构建的六个围隔进行实施,实施前用刺网法和电捕法去除围隔内可能的鱼类,然后在4月10日向每个围隔分别投放餐条8尾,每隔3天监测一次蓝藻的生物量,4月25日围隔的蓝藻生物量为254-319微克/升,平均278微克/升。4月26日用刺网法将其中三个围隔的餐条去除,然后向去除鱼围隔分别投放40、50和60个/升密度的同形潘,未去除鱼的围隔也分别投放40、50和60个/升密度的同形潘,然后每隔一个星期监测一次同形潘的数量和蓝藻的生物量。投放同形潘后28天,有鱼的围隔同形潘密度分别为1.5、2.4和2.8个/升,平均2.2个/升,蓝藻生物量分别为677、724和785微克/升,平均728微克/升;无鱼的围隔同形潘密度分别为35、38和40个/升,平均38个/升,蓝藻生物量分别为35、37和41微克/升,平均38微克/升。因此,在本示例去除餐条的条件下,投放40-60个/升密度的同形潘,比未去除鱼类的条件下,蓝藻生物量降低了 18倍,达到了在蓝藻生长初期通过去除鱼类投放大型浮游动物一同形潘控制蓝藻的目的。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生长初期,检测该水体蓝藻生物量; 去除湖泊中食浮游动物鱼类; 投放大型浮游动物,控制蓝藻的生物量低于100微克/升。2.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是指面积小于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小于2米的湖泊。3.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藻生长初期是指蓝藻生物量低于400微克/升的时期。4.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浮游动物鱼类指鲢和餐条。5.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湖泊投放大型浮游动物的密度不低于40个/升。6.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食浮游动物鱼类所用的方法包括电捕法和刺网法。7.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浮游动物为同形潘。8.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藻生物量为干重生物量。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大型浮游动物控制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方法,通过在蓝藻生长初期,去除食浮游动物鱼类,并投放高密度的大型浮游动物,减少蓝藻的生物量,达到控制蓝藻生长,避免蓝藻水华爆发的目的。
【IPC分类】C02F3/32
【公开号】CN105036348
【申请号】CN201510452940
【发明人】陈非洲, 关保华, 底晓丹, 于谨磊
【申请人】苏州翠浔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