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136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属于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0002]—般情况下污水处理系统分为干式污水处理系统和湿式污水处理系统两类。干式污水处理系统有独立设备间,便于检修维护巡视。干式污水处理系统又分为合建式污水处理系统和分建式污水处理系统。合建式污水处理系统和分建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区别在于集水池和设备间是否合建在一起。合建式污水处理系统多用于社区污水提升等小型工程,分建式污水处理系统往往适用于中大型的市政工程。传统的合建式污水处理系统多为圆形便于沉井施工,缺点是设备间内机组布置比较困难,维护人员出入困难,污水管道中的残渣清掏困难。湿式污水处理系统是通过设集水坑的形式,采用潜水栗提升污水。此类污水处理系统无清渣设施,不能后期日常维护,潜水栗的结构特征也导致其可靠性不足,长期运行会带来各种后期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后期巡视、清渣、检修的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设置在社区地下的设备间、集水池和清渣操作间,集水池设置在清渣操作间的下方,设备间设置在集水池和清渣操作间的侧边,设备间和清渣操作间共享楼梯,设备间内装设有能抽取集水池内污水的污水栗。
[000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设备间和清渣操作间的楼梯共享,且采用了安全、可靠、寿命长、便于维修的立式污水栗,且成功的解决了格栅井清渣的麻烦。本实用新型为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仅在地面上留单跑楼梯间,故实际占地面积对社区影响较小,无异味儿和噪声影响。本实用新型投资规模较小,结构简单,紧凑,占地较少,安全可靠,便于后期巡视、清渣、检修,适用于地势平缓地区的中大型居住社区污水提升工程。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方便使用的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
[0006]【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
[0010]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设置在社区地下的设备间1、集水池2和清渣操作间3,集水池2设置在清渣操作间3的下方,设备间I设置在集水池2和清渣操作间3的侧边,设备间I和清渣操作间3共享楼梯15,设备间I内装设有能抽取集水池2内污水的污水栗4。
[0011 ] 本实施例中,上述设备间I的底部还设有集水坑5,集水坑5内装设有潜水排污栗
6ο
[0012]本实施例中,上述集水池2的侧壁上设有流入污水的进水管7。
[0013]本实施例中,上述集水池2内设有格栅井8,格栅井8的侧壁上设有格栅,格栅井8的顶部设有格栅井盖板9。格栅井盖板9就是清渣操作间3底部的一个局部位置,从进水管7流入的污水先进入格栅井8,再经格栅井8侧壁上设有的格栅流入集水池2,格栅可以隔阻污水中的垃圾等,操作人员在清渣操作间3内揭开格栅井盖板9,可以清理格栅井8内的垃圾。格栅井盖板9是密闭格栅井盖板。本实用新型设置格栅井,由工人日常巡视清渣,保证污水处理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上述格栅是1.5米*0.9米的粗格栅,栅条间距0.02米,用Φ 10圆钢焊制。
[0014]此外,本实用新型为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在地面上留单跑楼梯间长4.0米,宽
1.5米,占地面积较小。
[0015]本实用新型在设备间I内设置两用一备共三台立式排污栗;另外,根据进水管7的埋设高程,确定清渣操作间3中的清渣操作平台的标高,并使清渣操作间3的净高度不低于
2.2m。此外,根据进水管埋设高程,确定集水池2的起栗水位和最高水位,最高水位应按照进水管的设计充满度计算,起栗水位低于最高水位。再根据集水池2的起栗水位标高,确定设备间I中的污水栗4的安装高度及设备间I的地面标高,并使污水栗4在起栗水位处满足污水栗4的自罐式起栗要求。集水池2的最低水位应根据污水栗4的安装高度、当地大气压力、污水栗的汽蚀余量、吸水管路的水头损失经计算确定,有效水深应在1.5m~2.0m。
[0016]本实施例中,上述集水池2还设有检修孔,检修孔上设有密闭盖板10。格栅井上设密闭格栅井盖板,集水坑的检修孔上设密闭盖板,可以避免污水异味散入清渣操作间3。
[0017]本实施例中,上述集水池2还设有集水池通气管11,集水池通气管11的一端与集水池2相通,集水池通气管11的另一端引至集水池2的上方,与大气相通。
[0018]此外,上述设备间I和清渣操作间3可以设置独立的强排式通风换气设施,本实施例中,上述设备间I设有进风管12。上述设备间I设有强制排风管13,强制排风管13的底端置于设备间I的底部,且强制排风管13的底端与直流风机16风口相通,制排风管13的顶端与大气相通,满足设备间I换气次数不低于每小时6次。
[0019]本实施例中,上述污水栗4是立式污水栗;上述污水栗4的出水管上设有回流管,回流管引至污水栗4的吸水喇叭口处,扰动集水池底部水流,防止淤泥沉积。在设备间I内设置立式排污栗,充分利用立式排污栗便于维修、安全、可靠、寿命长的特点,便于后期维护。
[0020]本实施例中,上述社区的地面上设有便于出入设备间1、集水池2和清渣操作间3的楼梯间14,楼梯15的上部通往楼梯间14,楼梯15的下部通往设备间I和清渣操作间3。
[0021]本实用新型将设备间1、集水池1、清渣操作间3的三个应用空间立体的组合在一起,集水池2在清渣操作间3的下方,而设备间I在上述两空间的侧边。三个空间呈侧倒的品字型组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共享楼梯间的方式将三个空间结合在一起,达到节约空间且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巡视、维护、维修方便的目的。
【主权项】
1.一种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在社区地下的设备间(1)、集水池(2 )和清渣操作间(3 ),集水池(2 )设置在清渣操作间(3 )的下方,设备间(1)设置在集水池(2)和清渣操作间(3)的侧边,设备间(1)和清渣操作间(3)共享楼梯(15),设备间(1)内装设有能抽取集水池(2)内污水的污水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备间(1)的底部还设有集水坑(5 ),集水坑(5 )内装设有潜水排污栗(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集水池(2)的侧壁上设有流入污水的进水管(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集水池(2)内设有格栅井(8),格栅井(8)的侧壁上设有格栅,格栅井(8)的顶部设有格栅井盖板(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集水池(2)还设有检修孔,检修孔上设有密闭盖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集水池(2)还设有集水池通气管(11),集水池通气管(11)的一端与集水池(2)相通,集水池通气管(11)的一端引至集水池(2)的上方,与大气相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备间(1)设有进风管(1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备间(1)设有强制排风管(13),强制排风管(13)的底端置于设备间(1)的底部,且强制排风管(13)的底端与直流风机(16)风口相通,制排风管(13)的顶端与大气相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污水栗(4)是立式污水栗;上述污水栗(4)的出水管上设有回流管,回流管引至吸水喇叭口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社区的地面上设有便于出入设备间(1)、集水池(2)和清渣操作间(3)的楼梯间(14),楼梯(15)的上部通往楼梯间(14),楼梯(15)的下部通往设备间(1)和清渣操作间(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社区用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设置在社区地下的设备间、集水池和清渣操作间,集水池设置在清渣操作间的下方,设备间设置在集水池和清渣操作间的侧边,设备间和清渣操作间共享楼梯,设备间内装设有能抽取集水池内污水的污水泵。本实用新型将设备间和清渣操作间的楼梯共享,且采用了安全、可靠、寿命长、便于维修的立式污水泵,且成功的解决了格栅井清渣的麻烦。本实用新型为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仅在地面上留单跑楼梯间,故实际占地面积对社区影响较小,无异味儿和噪声影响。本实用新型投资规模较小,结构简单,紧凑,占地较少,安全可靠,便于后期巡视、清渣、检修,适用于地势平缓地区的中大型居住社区污水提升工程。
【IPC分类】C02F1/00
【公开号】CN205061596
【申请号】CN201520768654
【发明人】段少辉, 刘志文
【申请人】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