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平衡修复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250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微生态平衡修复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生态平衡修复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地表水(包括自然河道、湖泊和人工湖、城市排渠)的污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水体污染即污水的汇入,大气沉降等外部因素;另一类是底泥污染,即由于污染物在水体内的停溜、沉积而形成的底泥,这些底泥有大量污染物和致病菌,并不断向水体释放污染水体,目前地表水的治理方式主要是工程手段:如截污、清淤、驳岸、曝气氧化、换水及生态工程,这些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工程量大、成本高、易引起二次污染,动、植物、微生物强行移植,无法适应现地环境及繁殖,对长远生态平衡建设少有成效,对蓝藻及水体生态恢复无任何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微生态平衡修复治理系统,尤其适合高污染水体的河道或湖泊。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微生态平衡修复治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污水排污口的源头生物系统和设置在所述源头生物系统下游的终端水体生态平衡修复系统。
[0006]进一步,所述源头生物系统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调节池、A级池、0级池和清水池;所述调节池、所述A级池、所述0级池和所述清水池通过管路连接,所述A级池和所述0级池还设置有回路;所述A级池和所述0级池内部设置有生物立体弹性填料;所述调节池、所述A级池、所述0级池的池底均设置有微孔曝气器;
[0007]所述调节池上带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清水池上带有出水口。
[0008]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为格栅。
[0009]进一步,所述格栅的间距为2mm。
[0010]进一步,所述调节池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污水提升到A级池的提升栗。
[0011]进一步,所述0级池中设置有用于将污水回流至A级池中的回流栗。
[0012]进一步,所述调节池、所述A级池、所述0级池和所述清水池上均设置有盖板。
[0013]进一步,所述0级池设置有若干个,彼此串联成一个0级池组。
[0014]进一步,所述终端水体微生态平衡修复系统包括投放生物聚合营养物的装置,该装置具体可以为河道拦截坝。
[0015]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
[0016]1、通过水体微生态的平衡构建最终达到整个水体的生态平衡,从而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完成蓝藻、水华、黑臭等富营养化水体治理,进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0017]2、本申请可以有效控制进入水体的污染质量,地埋式的设计不用占用额外的空间,可在其上铺设草皮等绿化植被,经处理后的水体附带有益的生物菌进入设有拦截坝的河道;整个工艺没有多余占地,不需生态工程处理,不需要清淤,不会引起二次污染,水体水质稳定。与传统的治理方式相比:工艺简单,成本降低,治理效果稳定,从根本上解决河道,湖泊蓝藻,水华,黑臭等富营养化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备具体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调节池2、A级池3、0级池
[0022]4、清水池5、微孔曝气器6、提升栗
[0023]7、回流栗8、盖板9、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一种微生态平衡修复治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污水排污口的源头生物系统和设置在所述源头生物系统下游的终端水体生态平衡修复系统。所述源头生物系统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调节池1、A级池2、0级池3和清水池4;所述调节池1、所述A级池2、所述0级池3和所述清水池4通过管路连接,所述A级池2和所述0级池3还设置有回路;所述A级池2和所述0级池3内部设置有生物立体弹性填料;所述调节池1、所述A级池2、所述0级池3的池底均设置有微孔曝气器5;所述调节池1上带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清水池4上带有出水口 ;所述过滤装置为格栅9;所述格栅9的间距为2mm;所述调节池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污水提升到A级池2的提升栗6;所述0级池3中设置有用于将污水回流至A级池2中的回流栗7;所述调节池1、所述A级池2、所述0级池3和所述清水池4上均设置有盖板8;所述调节池1、所述A级池2、所述0级池3和所述清水池4上均为地埋式钢结构反应器,所述0级池3设置有若干个,彼此串联成一个0级;终端水体微生态平衡修复系统包括投放生物聚合营养物的装置,该装置具体可以为河道拦截坝。
[0027]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反应:废水经格栅9拦截去除水中固体悬浮物,在调节池1内通过曝气均匀水质、水量后经栗提升至A级生物池,经池段异氧菌将污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分解为有机酸并推流进入0级生化池,在0级生物池段存有好氧微生物及硝化菌,它将会进一步将有机酸分解成⑶2和Η20,通过曝气在充分供氧条件下,将ΝΗ3-Ν氧化为Ν03-,通过回流栗7返回到Α级生物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将N03-,还原为分子态氮,之后出水流进入清水池4进行存储调整,出水从底部排水口排出。
[0028]在实际应用中,经过精细的实验观察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0029]针对河道或湖体蓝藻、水华、黑臭等富营养化水体,首先检测水体具体的污染程度,然后按照此数据制定合适的生物聚合及营养素的喷洒量,之后运用高压喷射设备将生物聚合及营养素直接喷洒到河道、湖泊的水体表面(河道拦截后的水体),随着施工的进行,10-20天臭味去除,污染物开始降解;30-40天抑制及杀灭水体病源菌,沉积底泥中的病源菌抑制每7-10日往下延伸1.5-2.0cm; 30-40天复育现地的微生物,达到微生态多样化,再藉助微生态自净能力去除污染;40-60天透视度达到30cm到60cm; 60-90天水体生态平衡构建完成可达到国家地表水IV类以下标准(底泥中沉积有机物未完全解离前,还需延长一段时间
[0030]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的流程如图2所示,污水首先进入本申请中的设备中,先通过格栅出去较大的固体漂浮物,之后在设备中的生物立体弹性填料的作用下使得污染物初步降解,接着排出至拦截后的水体表面,在拦截后的水面上喷洒生物复合营养素,进一步降解河道或湖泊中的蓝藻、水华、黑臭富营养水体,最终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003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微生态平衡修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污水排污口的源头生物系统和设置在所述源头生物系统下游的终端水体生态平衡修复系统;所述源头生物系统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调节池、A级池、0级池和清水池;所述调节池、所述A级池、所述0级池和所述清水池通过管路连接,所述A级池和所述0级池还设置有回路;所述A级池和所述0级池内部设置有生物立体弹性填料;所述调节池、所述A级池、所述0级池的池底均设置有微孔曝气器; 所述调节池上带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清水池上带有出水口 ; 所述终端水体微生态平衡修复系统包括投放生物聚合营养物的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平衡修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为格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态平衡修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的间距为2mm 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平衡修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污水提升到A级池的提升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平衡修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0级池中设置有用于将污水回流至A级池中的回流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平衡修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所述A级池、所述0级池和所述清水池上均设置有盖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平衡修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所述A级池、所述0级池和所述清水池上均为地埋式钢结构反应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平衡修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0级池设置有若干个,彼此串联成一个0级池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态平衡修复治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污水排污口的源头生物系统和设置在所述源头生物系统下游的终端水体生态平衡修复系统。所述源头生物系统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调节池、A级池、O级池和清水池;所述调节池、所述A级池、所述O级池和所述清水池通过管路连接,所述A级池和所述O级池还设置有回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控制进入水体的污染质量,地埋式的设计不用占用额外的空间,可在其上铺设草皮等绿化植被,经处理后的水体附带有益的生物菌进入设有拦截坝的河道;整个工艺没有多余占地,不需生态工程处理,不需要清淤,不会引起二次污染,水体水质稳定。
【IPC分类】C02F3/30
【公开号】CN205133234
【申请号】CN201520629217
【发明人】邳学海, 马文静
【申请人】马文静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