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595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家用或旅行用净水器,属于水处理的过滤器类。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桶装饮用水,其生产流程大致为A流程自来水→加压水泵→活性炭过滤器→精压过滤器→超滤器→纯水罐→加压水泵→紫外线消毒→装罐→纯净水;B流程自来水→除浊装置→粗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预微滤膜过滤→离子交换→贮水→中间微滤膜过滤器→RO装置→贮水→UV装置→终端微膜过滤器→纯净水,两流程中都采用了微滤和超滤装置,这就要求生产过程中必须有加压水泵,在一定压力下使水分子透过滤膜,在滤去细菌的同时,也滤去了水中绝大部分元素的离子,而获得较纯的纯净水,显然带有加压水泵和多级过滤器的纯水生产装置不适于家用,另一方面,从健康角度来说,人类也需要饮用含一定数量微量元素的纯净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或旅行用的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它是由一个盛水容器和装在盛水容器中的滤芯组成的,滤芯由一个多阶梯圆杯及装填在其中的过滤层组成,过滤层底层为颗粒状麦饭石过滤层,其上是离子交换树脂层,再上面是活性炭和杀菌滤料层,各滤层之间以多孔隔板分隔,多阶梯圆杯的顶盖和杯底亦布满小孔。



图1为旅行用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3为家用净水器示意图,图2为装在饮水机上的净水器,图3为接在自来水龙头上使用的净水器,图中编号为麦饭石滤层1,隔板2,离子交换树脂层3,多阶梯圆杯4,隔板5,活性炭和杀菌滤层6,顶盖7,盛水容器8。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其适于家庭和旅行制造饮用纯净水,而无需加压过滤,所制造的纯净水合符GB5749-85的规定要求。随用随制,不必较长时间贮存;且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制造纯净水的成本约为每升6-7分,仅为目前桶装水的四、五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所述,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盛水容器8和装在盛水容器8中的滤芯,滤芯由一个多阶梯圆杯4和装在其中的过滤层组成,过滤层为依次为底层麦饭石过滤层1,离子交换树脂层3,活性炭和杀菌滤料层6,各过滤层之间以隔板2、5分隔,隔板、多阶梯圆杯杯底和顶盖7上都有小孔,孔径为1-1.5mm,麦饭石过滤层采用颗粒状或市场上出售的烧结球状麦饭石,该层具有较强的吸收有害重金属离子和异味和溶出多种有益微量元素的功能,阳、阴树脂混合而成的离子交换树脂层可除去离子态杂质,进一步软化水质,可消除99%以上的铅,降低铜锌、铁含量;活性炭和杀菌过滤层在于除去水中的氯、异味、异臭,也可吸附细菌、选择性地吸附阳离子,杀菌物料采用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化合物混合而成。杀菌物料可单独一层置于活性炭上面,也可以与活性炭混合填入。如设计寿命为净化500升水量的滤芯,则麦饭石滤层用量为10-15克,树脂约为250克,活性炭10-15克,杀菌物料约10克。
权利要求1.一种净水器,包括盛水容量(8)和装在盛水容器(8)中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芯由一个阶梯圆杯和装在其中的过滤层组成,过滤层依次为底层麦饭石滤层(1)、离子交换树脂层(3),活性炭和一种金属氧化物及一种非金属化合物的杀菌滤料层(6),各过滤层之间以隔板(2)(5)分隔;隔板、阶梯圆杯杯底和顶盖(7)上均有孔。
专利摘要净水器,是由一盛水容器和装在盛水容器中的滤芯组成的,滤芯由一多阶梯圆杯及装在其中的滤层组成,滤层底层为颗粒状麦饭石滤层,其上是离子交换树脂层,再上是活性炭和杀菌滤料层,各层间以多孔隔板分隔,多阶梯圆杯的顶盖和杯底亦布满孔。适于家庭和旅行制造饮用纯净水,而无需加压过滤,所制造的纯净水合符GB5749—85的规定要求。随用随制,含多种微量元素,其制水成本约每升6—7分,仅为目前桶装水的四、五分之一。
文档编号B01D24/02GK2441537SQ00225548
公开日2001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7日
发明者陆远明 申请人:陆远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