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463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合成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成反应釜,特别适用于油脂的催化氢化生产过程使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上的驱动机构、釜体外的几个进出料口、釜体内的搅拌轴和搅拌叶等组成。一般的反应釜釜体的高、直径比为1.5-2∶1,耐压程度低;并且搅拌叶的叶片采用对称的、单一斜面结构形式,这样在搅拌叶旋转时,流体在反应釜内形成了向上或向下流向,不利于流体中的各种成分的充分混合,从而延长了搅拌时间和反应时间,降低了反应釜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耐高压并且能够产生多流向搅拌的合成反应釜。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釜体、釜体上的驱动机构、釜体外的几个进出料口、釜体内的搅拌轴和搅拌叶,其特征是固定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上下设置为几组,其中的最底下一组为多叶片组成的涡轮式结构,其它为双叶片的接力式循环搅拌叶。釜体高与直径比约3∶1,接力式循环搅拌叶采用上下多组,每组搅拌叶的叶片径向呈反向偏转角。釜体内壁装置有换热器和输气管,与之配合的釜体外分别装置有进出接口,并在釜体的一侧开设人孔。以上几个方面的改进,带来了特殊效果1、釜体长径比约3∶1。这种比例可使同等壁厚设备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强,而且釜内物料所占用的有效容积增大,减少无效容积。
2、根据反应釜容积的大小,上下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接力式循环搅拌叶,使较高的釜内物料上下层间充分流动混合。
3、搅拌器底部采用涡轮式搅拌叶,气体在釜体底部通入,受下部涡轮叶的搅拌,打碎气泡,将气体分散在流体,增大液、气接触面,增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附图是给出了一种油脂加氢反应釜的结构图。
五、具体实施例参照附图,驱动电机1装在釜体11的顶部,釜体外面设置有加料口2、进气口8,换热器接口7和9、出料口13、以及一个方便人员进出的人孔3;釜体内包括盘绕在内壁的换热器盘管5、进气管和进气管的出气管12,搅拌轴10上与电机相连,下到釜体底部,中间固定有两组接力式循环搅拌叶4和一组涡轮式搅拌叶6。两组接力式循环搅拌叶4分别由水平对称的两组叶片组成,每组叶片径向呈反向偏转角,这样旋转时,液体沿轴向从内到外形成上下两种反向流动,使釜体内的成分成分混合,提高反应速度。同时搅拌器底部采用涡轮式搅拌叶,气体在釜体底部通入,受下部涡轮叶的搅拌,打碎气泡,将气体分散在流体,增大液、气接触面,增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权利要求1.一种合成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上的驱动机构、釜体外的几个进出料口、釜体内的搅拌轴和搅拌叶,其特征是固定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上下设置为几组,其中的最底下一组为多叶片组成的涡轮式结构,其它为双叶片的接力式循环搅拌叶,每组搅拌叶的叶片径向呈反向偏转角结构。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釜体高与直径比约3∶1,接力式循环搅拌叶采用上下多组。
3.根据权力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釜体内壁装置有换热器和输气管,与之配合的釜体外分别装置有进出接口,并在釜体的一侧开设人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成反应釜,特别适用于蓖麻油等热敏性油脂的催化氢化生产过程使用。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釜体、釜体上的驱动机构、釜体外的几个进出料口、釜体内的搅拌轴和搅拌叶,其特征是固定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上下设置为几组,其中的最底下一组为多叶片组成的涡轮式结构,其它为双叶片的接力式循环搅拌叶。釜体高与直径比约3∶1,接力式循环搅拌叶采用上下多组,每组搅拌叶的叶片径向呈反向偏转角。以上几个方面的改进使釜内物料所占用的有效容积增大;接力式循环搅拌叶,使较高的釜内物料上下层间充分流动混合;搅拌器底部采用涡轮式搅拌叶,气体在釜体底部通入,受下部涡轮叶的搅拌,打碎气泡,将气体分散在流体,增大液、气接触面,增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文档编号B01J19/18GK2636982SQ0327090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0日
发明者吴永贵 申请人:东营市顺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