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弯道多斗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1731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弯道多斗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一体化弯道多斗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尤其是二次沉淀池是废水处理工艺中的一个重要设备,传统工艺中使用的型式主要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等,其分离的原理主要是液固重力分离。在氧化沟、OCO等废水处理工艺中,将沉淀池与污水反应器合建的一体化沉淀池由于具有基建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占地少、污泥及时回流而减少污泥膨胀的可能性等特点,而受到重视并已开发应用。此类沉淀池,主要是用于氧化沟的直道上,形式有BMTS式和船式等。而与弯道配合的一体化沉淀池,却未得到应用,并且在有关文献中亦未见报道。沉淀池由于受弯道离心力的扰动作用,池内水流动不平稳,影响液固分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一体化弯道多斗沉淀池,可消除弯道离心力扰动作用,使池内的水流动平稳,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本沉淀池的池体上有出水口,池体内对应出水口处有溢流堰和挡板,池体的前、后端面为同心圆弧面,池体下面至少布设有两个锥斗组,每个锥斗组至少由三个锥斗组成,沿同一圆弧线排列,并与相邻组的横向对应锥斗排列横行,锥斗的形状为从上向下渐小,上端口相接池体,下端口为进水口,在锥斗的上端口沿锥斗排列圆弧线横向设有斜板,相邻两个锥斗之间形成倒V形通道。
上述池体两侧的沿水流方向前侧面有向下向后斜的导流面,后侧面为竖垂面,竖垂面后设有竖向导流板,竖向导流板沿每排锥斗下端口对应的圆弧线延长线对应设置,为其对应圆弧形,竖向导流板上端高于锥斗上端,下端低于锥斗下端口。
上述的锥斗的上端口斜板沿水流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利用锥斗、斜板、导流板的作用消除离心力对流型的干扰作用,使沉降池内获得静态流型,污泥、混合水从同一通道进出,除了重力沉降外,还存在悬浮污泥层的吸附、过滤等作用,因而分离效果理想。其结构简单、紧凑,适应性强,是一新颖实用的环保装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本沉淀池的池体[1]上部有出水口[2],池体[1]内、对应出水口[2]位置设有溢流堰[3]、挡板[4],溢流堰[3]、挡板[4]两端分别固定在池体[1]内壁里。池体[1]的前、后端面为同心圆弧面,其弧度与污水反应器的弯道相应。
池体[1]下面池体[1]下面布设有三个锥斗组,每个锥斗组由五个锥斗[7]组成,沿同一圆弧线排列,三个锥斗组的横向对应锥斗排列成横行,锥斗[7]的形状为从上向下渐小,为倒平台式结构,下端口[6]为进水口,其锥面与水平面夹角为60°~80°,三个锥斗组的上端口连接为一体后与池体[1]相接,相邻两个锥斗[7]之间形成倒V形通道,相邻两锥斗组之间沿流向形成倒V形通道,其结构见图2。
在锥斗[7]的上端口沿锥斗组排列圆弧线横向设有斜板[8],斜板[8]装在锥斗[7]上端口中线位置,宽度为锥斗[7]上端口宽度的1/3~3/5,沿污水反应器水流方向倾斜,与水平线夹角为60°~80°,用以整流和提高液固分离效果。
池体[1]两侧的沿污水反应器水流方向的前侧面下部为导流面[9],导流面[9]向下向后倾斜,后侧面为竖垂面,在竖垂面后面设有三块竖向导流板[5],竖向导流板[5]沿每排锥斗下端口[6]所在的圆弧线延长线对应设置,为其对应圆弧形,其上端高于锥斗上端面,下端向下延伸至锥斗下端下面。竖向导流板[5]间形成的通道分别与锥斗组之间的倒V形通道对应。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与水之间的分离,使用时,安装在圆形和弧形污水处理设施的弯道处(如氧化沟或OCO等污水处理工艺),其导流板[5]下端直接固定在反应池底部。由于其导流板[5]具有优良的消能作用和锥斗组间的倒V型通道具有消除弯道离心力、对流体流动形态的扰动作用,使得沉降池内流动平静,并且污泥、混合水从同一通道即锥体下端口进出,除了重力沉降外,还存在悬浮污泥层的吸附、过滤等作用,因而液固分离效率高。
权利要求1.一体化弯道多斗沉淀池,池体[1]上有出水口[2],池体[1]内有溢流堰[3]、挡板[4],其特征是池体[1]的前、后端面为同心圆弧面,池体[1]下面至少布设有两个锥斗组,每个锥斗组至少由三个锥斗[7]组成,沿同一圆弧线排列,并与相邻组的横向对应锥斗排列横行,锥斗[7]的形状为从上向下渐小,上端口相接池体[1],下端口[6]为进水口,在锥斗[7]的上端口沿锥斗排列圆弧线横向设有斜板[8],两个相邻锥斗之间形成倒V形通道,池体[1]侧面设有竖向导流板[5],其上端高于锥斗[7]上端,下端低于锥斗下端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是锥斗[7]为倒平台式结构,其锥面与水平面夹角为6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是斜板[8]装在锥斗[7]上端口中线位置,斜板[8]的宽度为锥斗[7]上端口宽度的1/3~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是斜板[8]沿水流方向倾斜,与水平线夹角为6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是竖向导流板[5]沿每组锥斗下端口[6]对应的圆弧线延长线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是竖向导流板[5]为其对应组锥斗下端口[6]对应圆弧线的圆弧形。
专利摘要一体化弯道多斗沉淀池,池体[1]有出水口[2]溢流堰[3]、挡板[4],池体[1]下面布设有锥斗组,锥斗组的锥斗[7]沿同一圆弧线排列,锥斗[7]的形状为从上向下渐小,上端口相接池体[1],上端口沿锥斗排列圆弧线横向设有斜板[8],两个相邻锥斗之间形成倒V形通道,池体[1]侧面设有竖向导流板[5]。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适应性强,可消除弯道离心力扰动作用,使池内的水流动平稳,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文档编号B01D21/02GK2788883SQ20042010364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8日
发明者周如金, 李德豪, 陈少华, 钟华文, 林培喜, 周锡堂, 吴景雄 申请人:茂名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