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半管外夹套的pvc聚合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8309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流通半管外夹套的pvc聚合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流通半管外夹套的PVC聚合釜,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VC聚合釜的生产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聚合釜的换热能力,聚合釜一般容积很大,——特别是用在聚氯乙烯类的聚合釜——都要有传热夹套结构。按照带夹套的大型容器的传统结构设计,计算得出的筒体壁厚比较厚——涉及到外压计算。这种筒体因为壁厚,增加了材料费用,制造难度也相应增加,同时壁厚的增加使换热效果有所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降低筒体壁厚,又增加换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的一种全流通半管外夹套的PVC聚合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流通半管外夹套的PVC聚合釜,主要包括上、下封头,筒体,半管夹套,接管,所述半管夹套由半管和聚合釜筒体外壁构成,其特点是,所述半管螺旋上升,半管一侧与筒壁焊接,另一侧与上一层半管焊接,一圈一圈上升构成夹套。
聚合釜筒体内置有内冷管,所述上封头顶部置有冷凝器,用于增大换热面积。
全流通半管外夹套PVC聚合釜由罐体壁和半管所构成,半管沿圆周方向,一边与上排半管焊接,另一边与筒体壁焊接,循环上升构成整个夹套部分。
全流通半管外夹套PVC聚合釜由半管,反应釜外筒壁和封头构成。每段半管循环4-6圈,前后连接热/冷媒进出口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夹套结构相比,具有壁厚薄,换热效率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因为接管直接焊接筒壁上,有加强作用,使聚合釜的筒壁厚度大幅度降低。另外,半管将夹套空间分割成带状螺旋通道,起导流作用,使载热介质(水、蒸汽、导热油等)沿着搅拌相反的旋转方向流动,没有流动死区,换热效果好。还可以通过用调解流速的方法有效控制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全流通半管外夹套PVC聚合釜结构新颖,设计简单,材料成本降低,换热效率提高,制造方便,可使聚合釜传热面得以充分利用。


图1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图2本实用新型半管夹套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所示由封头3,筒体1,和半管夹套2组成以及进出口接管,冷凝器4。聚合釜筒体1和封头3焊接在一起。半管2从筒体1下部合适位置开始,一端连接进口/出口接管,另一端围绕筒体螺旋上升,螺距为略小于半管直径的常数值。第一圈半管两侧均焊接到筒体1上,第二圈半管上侧焊接到筒体外壁,下侧焊接到前一层半管上。半管盘绕方向为反应釜内搅拌桨叶运转的反方向。如此方式螺旋上升。考虑到半管内存在压力降,所以当半管2达到一定的圈数后,半管2断开后连接出口/进口接管。第二段,第三段等半管夹套结构依然遵循上第一段半管夹套的制作方法,依次完成。此结构夹套比传统半管夹套相比,半管圈数增加,换热面积增加。半管夹套结构上部分可以延续到上封头3处,更有效地增加了换热面积。
半管部分焊缝的无损检验在下一圈半管焊接前进行。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夹套部分发生,只要在外表面能够保证不泄漏就可以,半管内部发生微小泄漏可以不做处理。
权利要求1.一种全流通半管外夹套的PVC聚合釜,主要包括上、下封头,筒体,半管夹套,接管,所述半管夹套由半管和聚合釜筒体外壁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管螺旋上升,半管一侧与筒壁焊接,另一侧与上一层半管焊接,一圈一圈上升构成夹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流通半管外夹套的PVC聚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釜筒体内置有内冷管,所述上封头顶部置有冷凝器,用于增大换热面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全流通半管外夹套的PVC聚合釜,主要包括上、下封头,筒体,半管夹套,夹套进出口。筒体和封头外壁焊接半管夹套,夹套由筒体壁和半管所构成,半管沿圆周方向,一边与上排半管焊接,另一边与筒体壁焊接,循环上升构成整个夹套部分。和传统夹套结构的PVC聚合釜相比,具有壁厚薄,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的特点。全流通半管外夹套的PVC聚合釜半管夹套由半管,反应釜外筒壁和封头外壁构成。每段半管循环4-6圈,前后连接热/冷媒进出口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
文档编号B01J19/00GK2853165SQ20052004354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9日
发明者茅陆荣, 汤欣欣 申请人:上海森松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