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液吸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011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捕液吸能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馏塔内件,特别涉及一种捕液吸能器。
背景技术
在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医药和环保等部门,塔器均属量大面广的重要单元设备,其投资一般占投资总额的20%左右,有些甚至高达50%。塔器广泛应用于蒸馏、吸收、萃取、洗涤、传热等单元操作中。因此塔器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塔器设备的发展,塔内件技术也不断得到发展和改进,各种新型的塔内件结构层出不穷,尤其气体分布器的不断改进更加促进了塔器操作性能的优化,双切向环流气体分布器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实例,它的出现大大改善了进塔气体的初始分布,使塔的传质性能更为优良。
然而,经过近些年在各种大型塔器中的应用,发现双切向环流气体分布器虽然可以明显的改善进塔气体的初始分布,但是,水平方向进塔的高速气体经过双切向环流气体分布器后转而向下,使得塔底液面在高速气体的冲击下剧烈波动,甚至部分液体由高速流动的气体夹带到传质区域,而高速液滴群也同时夹带部分轻质气体流入塔底,造成塔底轻组分含量增大,难以保证塔底产品质量,从而造成塔器操作效率的下降,并且这种结构也不利于原进塔气体中夹带的液体顺利流入塔底,因此,双切向环流气体分布器不能合理的解决塔底进气的液体夹带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双切向环流气体分布器的上述结构上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捕液吸能装置,其特点在于,它安装在双切向环流气体分布器的下方,可以捕集进塔气体中夹带的液滴,同时减缓气体的流速,改变气体的流动方向,大大降低了气体对塔底液面的冲击。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发明的捕液吸能器,包括捕液吸能板和环形固定筋板;其中捕液吸能板分为上层捕液吸能板1和下层捕液吸能板2,两层捕液吸能板之间设置有环形筋板6,上层捕液吸能板1上端与上层环形筋板3连接,下层捕液吸能板2下端与下层环形筋板5连接;在下层环形筋板5上设置有支承角钢4,支承角钢4的另一端焊在塔壁上。
所述的上层捕液吸能板1和下层捕液吸能板2为矩形板、梯形板或是人字折流板。
所述的上层环形筋板1、下层环形筋板2和环形筋板6是环形角、槽钢或是平板。
如果上层捕液吸能板1和下层捕液吸能板2为矩形板或梯形板,按照圆周均布,并且相对于塔壁成0度到90度的夹角,同时两层捕液吸能板有夹角θ,其中0度∠θ∠90度。
如果上层捕液吸能板1和下层捕液吸能板2为人字折流板,选用两块矩形板或是两块梯形板做成的呈人字形的角钢,按照圆周均布,角钢的顶角竖直向上,角度α是大于0度,小于180度,两层捕液吸能板相互错开。
下层捕液吸能板2的底端可以在气体流速较大时加设一个水平的折板,以减缓高速气体对釜液的冲击。
采用两级折流方式减缓从双切向环流气体分布器出来的气体的流动速度并捕集气体中夹带的液滴,首先从双切向环流气体分布器折向塔底的气体吹到上层捕液吸能板,气体中夹带的部分液滴在上层捕液吸能板1聚集并流向下层捕液吸能板2,同时气体由于受到上层捕液吸能板1的阻挡,改变流动方向,减缓流动速度,并吹向下层捕液吸能板2,下层捕液吸能板2底端可以在气体流速大的情况下加水平折板;从上层捕液吸能板1折流下来的气体中夹带的未被捕集的液滴在下层捕液吸能板2上进一步聚集流向塔底,同时,气体经过下层捕液吸能板2再一次改变方向并减缓流动速度吹向塔底或者沿着下层捕液吸能板2上的水平折流板水平方向吹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捕液吸能装置大幅度减小了从双切向环流气体分布器中流出的气体的流动速度,基本消除了气体对塔底液面的冲击以及由于这种冲击而造成的大量液体夹带,同时气体中夹带的液滴被两级捕液吸能板捕集下来,从而消除了由于塔底气体的夹带而造成的液相返混,提高了塔的操作效率。


图1捕液吸能器示意图;图2捕液吸能器结构示意图;图3不带水平折板的捕液吸能板按圆周展开图;图4带水平折板的捕液吸能板按圆周展开图;图5人字折流板按圆周展开图;其中1-上层捕液吸能板,2-下层捕液吸能板,3-上层环形筋板,4-支承角钢,5-下层环形筋板,6-环形筋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一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新型捕液吸能器整体为环形,通过上层环形角钢3、下层环形角钢5和环形角钢的环形筋板6把上层捕液吸能板1和下层捕液吸能板2连接起来,支承角钢4一端直接焊在下层环形角钢5上,另一端焊在塔壁上,捕液吸能板外缘直接焊在塔壁上。
上层捕液吸能板1可以是矩形板,也可以是梯形板,按照圆周均布。上层捕液吸能板1相对于与塔体成一定的角度,如图3所示,可以更好的达到捕液吸能的效果。
下层捕液吸能板2可以是矩形板,也可以是梯形板,按照圆周均布。下层捕液吸能板2相对于与塔体也成一定的角度,并与上层捕液吸能板1有个夹角。
上层捕液吸能板和下层捕液吸能板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根据气体流速的大小按比例折算得到,两组捕液吸能板之间保证一定的角度,角度的大小在0度到180度之间,这样可以保证良好的捕液吸能的效果。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下层捕液吸能板2的底端可以在气体流速较大时加设一个水平的折板,以减缓高速气体对釜液的冲击,如图4所示。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上层捕液吸能板和下层捕液吸能板为人字折流板,其角度的大小在0度到180度之间,如图5所示,按照圆周均布,其个数可根据气体流速的大小由流通面积折合得到,上下两层人字折流板位置互错开。
本发明所阐述的新型捕液吸能器,应用在大型塔器底部与双切向环流气体分布器配合使用,目前已经在多座塔器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应用的结果表明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新型捕液吸能器可以捕集塔底进气中夹杂的液滴;2、新型捕液吸能器可以减缓进塔气体的流速,减少气体对塔釜液面的冲击;3、新型捕液吸能器可以对进塔气体进一步进行分布,增加了塔的操作效率。
本发明提出的捕液吸能器,已通过较佳实施例子进行了描述,相关技术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结构和设备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本发明技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相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精神、范围和内容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捕液吸能器,包括捕液吸能板和环形固定筋板;其特征是捕液吸能板分为上层捕液吸能板(1)和下层捕液吸能板(2),两层捕液吸能板之间设置有环形筋板(6),上层捕液吸能板上端与上层环形筋板(3)连接,下层捕液吸能板下端与下层环形筋板(5)连接;在下层环形筋板上设置有支承角钢(4),支承架的另一端焊在塔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液吸能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层捕液吸能板和下层捕液吸能板为矩形板、梯形板或是人字折流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液吸能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层环形筋板(3)、下层环形筋板(5)和环形筋板(6)是环形角、槽钢或是平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液吸能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层捕液吸能板和下层捕液吸能板为矩形板或梯形板,按照圆周均布,并且相对于塔壁成0度到90度的夹角,同时两层捕液吸能板有夹角θ,其中0度∠θ∠90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液吸能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层捕液吸能板和下层捕液吸能板为人字折流板,选用两块矩形板或是两块梯形板做成的呈人字形的角钢,按照圆周均布,角钢的顶角竖直向上,角度α是大于0度,小于180度,两层捕液吸能板相互错开。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液吸能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层捕液吸能板的底端设置有水平折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液吸能器,其特征是所述捕液吸能器设置在双切向环流气体分布器的下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捕液吸能器。本发明的捕液吸能器,包括捕液吸能板和环形固定筋板;其中捕液吸能板分为上层捕液吸能板1和下层捕液吸能板2,两层捕液吸能板之间设置有环形筋板6,上层捕液吸能板上端与上层环形筋板3连接,下层捕液吸能板下端与下层环形筋板5连接;在下层环形筋板5上设置有支承架4,支承角钢4的另一端焊在塔壁上。这种捕液吸能装置大幅度减小了从双切向环流气体分布器中流出的气体的流动速度,基本消除了气体对塔底液面的冲击以及由于这种冲击而造成的大量液体夹带,同时气体中夹带的液滴被两级捕液吸能板捕集下来,从而消除了由于塔底气体的夹带而造成的液相返混,提高了塔的操作效率。
文档编号B01D53/18GK1864787SQ200610013410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1日
发明者姜斌, 张吕鸿, 许长春, 罗铭芳, 许力强, 张志恒 申请人:天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