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度高凝固点强热敏性物料用的再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084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粘度高凝固点强热敏性物料用的再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沸器,尤其涉及一种高粘度、高凝固点、强热敏性物料如重油用的再沸器。
背景技术
蒸馏过程通常采用的釜式再沸器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蒸发釜体顶部设置有物料进口1、气体出口2、人孔3,蒸发釜体底部设置有物料出口4,部分物料在蒸发釜内被管程的热媒加热至沸腾状态后,由气体出口进入蒸馏塔,换热管间中心矩一般取t=1.25d(d为换热管外径)。对于高粘度物料,尤其如同时具有高粘度、高凝固点、强热敏性特点的重质焦油,如果采用该设计方法,操作状态下物料的粘度较大,流动性差,而换热管间隙又小,部分物料很容易滞留在换热管间,在釜内的停留时间过长,局部过热,加剧碳化或者膨化现象,降低传热效果,甚或堵塞设备,使操作无法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粘度、高凝固点、强热敏性物料用的再沸器,采用该再沸器可以减少热敏损失,提高传热效率和分离收率,并保证系统连续稳定安全的运行。
本发明一种高粘度、高凝固点、强热敏性物料用的再沸器,它包括釜体、设置在釜体内的多根换热管,在所述釜体顶部分别设置有一物料进口、气体出口、人孔、在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一物料出口,它还包括在设置所述釜体底部的多个物料进口。
本装置由于在釜体底部设置了多个物料进口,又由于加大了换热管间中心距,因而对于高粘度尤其是强热敏性、高凝固点、高沸点物料,加大了物料的循环量,提高流动性,缩短了物料在再沸器中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因过热碳化或膨化所致的热敏损失,提高了产品收率,并可以保证系统连续稳定安全的运行,延长操作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图1为通常采用的再沸器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高粘度、高凝固点、强热敏性物料用的再沸器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高粘度、高凝固点、强热敏性物料用的再沸器,它包括釜体1、设置在釜体内的多根换热管,在所述釜体顶部分别设置有一物料进口2、气体出口3、人孔4、在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一物料出口5,它还包括在设置所述釜体底部的多个物料进口6。对于高粘度物料的再沸器设计,采用超大管间距2d≤t≤3d(d为换热管外径)排列布置换热管,使用离心泵或齿轮泵增大循环流量,在再沸器底部增设多个循环物料进口,加速物料循环和搅拌,使物料受热均匀,强化传热效果,保证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在使用过程中在多个循环物料进口处设置输送泵(离心泵或齿轮泵)以实现被加热液体快速循环并搅拌釜内液体。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粘度高凝固点强热敏性物料用的再沸器,它包括釜体、设置在釜体内的多根换热管,在所述釜体顶部分别设置有一物料进口、气体出口、人孔、在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一物料出口,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有在所述釜体底部的多个物料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度高凝固点强热敏性物料用的再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换热管之间的中心管距为2d≤t≤3d。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粘度高凝固点强热敏性物料用的再沸器,它包括釜体、设置在釜体内的多根换热管,在所述釜体顶部分别设置有一物料进口、气体出口、人孔、在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一物料出口,它还包括在设置所述釜体底部的多个物料进口。本装置由于在釜体底部设置了多个物料进口,又由于加大了换热管间中心距,因而对于高粘度尤其是强热敏性、高凝固点、高沸点物料,加大了物料的循环量,提高流动性,缩短了物料在再沸器中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因过热碳化或膨化所致的热敏损失,提高了产品收率,并可以保证系统连续稳定安全的运行,延长操作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01D1/00GK1843546SQ200610072929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6日
发明者冯惠生, 王强 申请人:天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