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滤清器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2341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油滤清器滤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油滤清器滤芯。
背景技术
机油滤清器的作用是对进入发动机主油道的机油进行滤清,使机油达到一 定的清洁度,防止发动机中各运动部件由于杂质导致早期磨料磨损。现有汽车 上使用的纸质滤芯机油滤清器的滤芯在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设置一层纸质过滤
芯来阻隔过滤机油中的杂质,它的过滤精度为30-80iim,过滤精度低,导致早 期磨料磨损,同时易堵塞滤纸,产生"滤饼效应";縮短了机油的使用周期。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滤芯"(专利号CN2568278)公开的 一种具有单层过滤层的滤芯,过滤层采用多层人造纤维和固体活性颗粒组成, 它有效避免了纸质滤芯所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机油的使用寿命。但是,当机油 中含有大颗粒的杂质时,在过滤时很容易造成大颗粒堵塞纤维间空隙,过滤面 积小,从而影响以后的过滤精度及使用效果。另外,这种滤芯的两头端盖与中 心柱连接仍为一次性使用的金属材料造成很大浪费,同时增加了回收再利用废 弃滤芯时的难度。同时,该滤芯在过滤高温机油时容易塌陷变形。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过滤面积小,机油使用周期短、单层滤芯在过滤高温机油 时塌陷变形以及存在浪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油滤清器机芯,它包括 内滤芯筒体1、外滤芯筒体2和两个胶质端盖3,所述外滤芯筒体2套装在内滤
芯筒体1的外侧,两个胶质端盖3分别将两端的外滤芯筒体2和内滤芯筒体1
封固连接;所述胶质端盖的厚度B为2 4mm。本发明采用胶质端盖,成本低廉, 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更换滤芯时抛弃金属端盖所带来的浪费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两个胶质端盖3的外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凸圈3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滤芯筒体2的筒壁为无纺布沿圆周方向 折成的折棱状且折线与筒体轴心线平行;所述外滤芯筒体2的壁厚h为6 7mm。 所述折棱状的外滤芯筒体2,不仅增大了过滤面积、提高了纳污量,而且避免 了滤芯塌陷变形的问题出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纺布的规格为WH60g/m2。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滤芯筒体l的壁厚H为8 12mm。 在使用时,本发明通过二元二级阻隔吸附式双过滤层,能够很好的将机油 中的杂质经过两次过滤,具有过滤面积大、过滤精度高以及增强了滤芯挺廓的 优点,可有效防止机油污染、衰败从而延长机油的使用周期。
本发明所述内、外过滤层通过两胶质端盖3实现封固连接,从而可有效控 制外层未经过滤机油进入内腔;另外,胶质端盖3可将双层滤芯保持在固定形 态,从而防止过滤高温机油时双过滤芯由于高温会出现软塌情况。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滤芯与滤芯支架的装置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它包括内滤芯筒体1、外滤芯筒体2和两
个胶质端盖3,所述外滤芯筒体2套装在内滤芯筒体1的外侧,两个胶质端盖3 分别将两端的外滤芯筒体2和内滤芯筒体1封固连接;所述胶质端盖3的厚度 B为2 4mm,胶质端盖3可选用PU组合胶,将内滤芯筒体1和外滤芯筒体2 的两端紧密粘合成一体,并在模具中成型,起到滤芯密封端盖的作用。其中, 内滤芯筒体l,用于过滤机油中的杂质小颗粒;外滤芯筒体2,用于过滤机油中 的杂质大颗粒;外滤芯筒体2的材料可选用规格为WH60g/rr^无纺布;所述内、 外过滤层通过两胶质端盖3实现封固连接,从而可有效控制外层未经过滤机油 进入内腔;另外,胶质端盖3可将双层滤芯保持在固定形态。无纺布耐油、耐 高温、耐高压,能够很好的过滤机油中的杂质大颗粒,过滤精度达到5tai。
如图1和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两个胶质端盖3的外侧端面上分别设置 有凸圈31。装配时,两个胶质端盖3上的凸圈31分别与滤芯支架4的上、下 挡板上开设的凹槽相适配,可进一步起到密封的作用,同时实现滤芯的径向定 位。
优选地,所述外滤芯筒体2的筒壁为无纺布沿圆周方向折成的折棱状且折 线与筒体轴心线平行,这样处理可以增加所述外滤芯筒体2的外表过滤面积和 挺廓效果;所述外滤芯筒体2的壁厚h为6 7咖。
更优选地,所述内滤芯筒体1的壁厚H为8 12mm。所述内滤芯筒体1为
人造纤维缠绕制成的空心筒体,该纤维层中嵌有固体活性颗粒;所述人造纤维
材料可为漆纶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另外,所述固体活性颗粒为多烯多胺类阴阳 离子交换树脂颗粒与沸石颗粒按l: 1 (重量份数比)混合而成;其中,阴离子
交换树脂颗粒与阳离子交换树脂颗粒的混合比例为1: 2 (重量份数比)。由于
该内滤芯筒体的制作工艺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工作中,使通过纤维层的 机油与活性剂发生物理--化学作用,进而将其在润滑、冷却作用时溶解和产生 的小分子烷基过氧化物、硫化物和氮化物彻底吸附过滤清除,终止机油中酸化 和过氧化物的作用所导致的油质变性和油泥的产生;同时,通过纤维表面的改 性剂向润滑油中缓慢的以迁移交换方式引入活性分子,补充因摩擦边界的化学 作用而消耗的活性分子,向机油补充非常规高分子化合物防止机油的高温稀化, 有效的增加了油膜的厚度,提高了机油的抗磨性能。
实际应用中,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机油滤芯进行机油过滤,外滤芯筒体2先 将杂质大颗粒过滤掉,至内滤芯筒体l的机油中杂质颗粒相对要小得多,此时 这种杂质颗粒对内滤芯筒体1的阻塞能力减弱,使得内滤芯筒体1的过滤能力 提高,从而延长第二过滤层的使用寿命,达到更高的过滤精度。本发明的设计 要点在于,在不增加阻力的条件下,增大过滤面积并加强过滤精度,能够较长 时间保证机油的性能和洁净度,从而延长机油使用周期3 4倍。
由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 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只要满足 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机油滤清器滤芯,它包括内滤芯筒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外滤芯筒体(2)和两个胶质端盖(3),所述外滤芯筒体(2)套装在内滤芯筒体(1)的外侧,两个胶质端盖(3)分别将两端的外滤芯筒体(2)和内滤芯筒体(1)封固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胶质端盖 (3)的外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凸圈(31)。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油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质端盖 的厚度B为2 4mm。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油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滤芯筒体2的筒壁为无纺布沿圆周方向折成的折棱状且折线与筒体轴心线平行。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油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滤芯筒体2 的壁厚h为6 7mm。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油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的规格 为WH60g/m2。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油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滤芯筒体(l) 的壁厚H为8 12mrn。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油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滤芯筒体(l) 为人造纤维缠绕制成的空心筒体,该纤维层中嵌有固体活性颗粒。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油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纤维为涤 纶纤维。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油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活性颗 粒为多烯多胺类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颗粒与沸石颗粒按l: 1 (重量份数比)混合 而成;其中,阴离子交换树脂颗粒与阳离子交换树脂颗粒的混合比例为1: 2(重 量份数比)。
全文摘要
为解决现有技术过滤面积小,机油使用周期短、单层滤芯在过滤高温机油时塌陷变形以及存在浪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油滤清器滤芯,它包括内滤芯筒体(1)、外滤芯筒体(2)和两个胶质端盖(3),所述外滤芯筒体(2)套装在内滤芯筒体(1)的外侧,两个胶质端盖(3)分别将两端的外滤芯筒体(2)和内滤芯筒体(1)封固连接;所述胶质端盖的厚度B为2~4mm。本发明具有过滤面积大、过滤精度高、机油使用周期长以及增强了滤芯挺廓的优点,通过该胶质端盖可将双层滤芯保持在固定形态,从而防止过滤高温机油时双过滤层由于高温会出现软塌情况;通过具有一定厚度的胶质端盖使得滤芯更易于与该滤芯的壳体密闭,从而防止外腔的机油渗漏进内腔。
文档编号B01D29/31GK101353973SQ20071011939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3日
发明者朱明箴 申请人:北京世珍一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