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过滤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5693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过滤水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便携式过滤水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饮用水的过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设有水过滤装置,可对 装在水瓶内的水进行过滤的便携式过滤水瓶。
背景技术
用于装饮用水或饮料的便携式的水壶或饮料瓶已为人们所常见,其中,饮料瓶一 般是由软塑料制成的一次性塑料瓶,用后即丢弃。也有人将使用过的饮料瓶再次装水使用。 由于再次或多次使用的水未经消毒处理,有可能将细菌、杂质等带入瓶内,导致瓶内的水受 到污染而影响饮用者的健康。同时,如果所装的水取自未经净化处理的水源,则有可能因其 中所含的对人体有害的金属粒子等而造成对饮用者身体的损害。为此,人们试图在便携式 水瓶上设置过滤装置,将水过滤后再进行饮用。如02284752. 9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 一种携带式水瓶滤水装置,该装置设有一个置于瓶内的圆筒式滤芯,滤芯内装有滤材,瓶内 的水由滤芯底部进入滤芯内,由滤材过滤后通过瓶口上部的套管饮用。该装置虽可实现基 本的水过滤功能,但由于瓶内的水是由滤芯底部进入,而滤芯内的空间为过滤材料所填充, 使得水只能存在于过滤材料的空隙中,其水量非常小,饮用者需用力才能将有限的水吸出, 给使用者带来不便。此外,所用的过滤材料需经常取出清洗或更换,不仅麻烦且增加了使用 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携带,过滤件易于拆装,过滤效果 好,便于加工和组装,生产及使用成本低的便携式过滤水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过滤水瓶,它包括瓶体;翻盖组件,其螺纹连接于瓶体的瓶口处;可拆装式活性炭过滤棒,其设于瓶体内中央,并与所述翻盖组件相连接;顶盖,其与所述翻盖组件螺纹连接,并罩住所述滤棒的上端部。翻盖组件包括基盖和与之相铰接的活动式翻盖,其中,基盖与瓶体的瓶口螺纹连 接,活动式翻盖可绕铰接点上下转动而打开或罩住瓶口。基盖由位于下部的设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部和由第一连接部中央向上凸起并带 有外螺纹的管状的第二连接部构成,翻盖为下端敞口的弧面状或球面状壳体,其敞口端一 侧边缘铰接于基盖的第一连接部外侧。过滤棒为下端封闭,上端敞口的中空管状体,在其管壁上具有多个内外贯通的径 向过滤孔,过滤棒的上端部设有连接用的外沿。过滤孔是直径为0. 5 3微米的微孔。过滤棒的外径略小于翻盖组件的第二连接部的内径,过滤棒的下端部向下延伸至 瓶体内中部,其上端敞口并伸出瓶体外,其上端的外沿支撑在翻盖组件的第二连接部的上表面。在所述过滤棒上部设有接头,该接头包括盖状体、上导液管、下导液管,其中,盖状 体下部敞口,上导液管及下导液管一体形成于盖状体上下两侧且相互连通。顶盖包括连接盖及外盖,连接盖内侧设有与翻盖组件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用的内螺 纹,其上部设有与之贯通的管状体,该管状体上端部设有外沿及出水环;所述外盖可移动地 套接于管状体外部,外盖顶部中央设有出水孔。顶盖包括连接盖及外盖,其中,连接盖由多个环形阶面构成,多个环形阶面的直径 由下至上逐渐缩小,连接盖的下端设有与翻盖组件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用的内螺纹;外盖可 移动地套接于连接盖外部,连接盖顶部设有出水环,外盖顶部中央设有出水孔。外盖的出水孔的直径与连接盖的出水环的内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由于在便携式水瓶内设置了棒状的由活性炭制成的 过滤装置,因而无须填充其它过滤材料,使其具有更大的空间容纳过滤后的水,且过滤后的 水可无阻力地到达水瓶出口,可方便使用者饮用。由于该过滤水瓶与普通饮料瓶大小相当, 因此便于携带。由于瓶盖上部设有翻盖,不仅保护瓶口不受污染,且便于向瓶内充水。还由 于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均为可拆卸式连接,因此过滤件易于拆装,且便于加工和组装,生产 及使用成本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整体外形示意图。[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部件分解立体示意图。[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整体侧视平面示意图。[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部件分解平面示意图。[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过滤状态示意图。[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翻盖组件翻盖状态示意图。[0026]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剖视图。[0027]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部件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发明不构成任何限制。实施例1参阅图1 图5,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过滤水瓶包括瓶体10、翻盖组件20、过滤棒 30及顶盖40。所述瓶体10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材料注塑而成,其根据需要可以是刚性 的,也可以是柔性的。在瓶口处设有外螺纹,瓶体外表面标有控制充水量用的刻度。本实施 例中,该瓶体的容积为800毫升。如图2、图4所示,所述翻盖组件20由塑料制成,其包括基 盖21和与之相铰接的活动式翻盖22,其中,基盖21由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构 成,其第一连接部211为下端敞口的盖状体,其内侧设有内螺纹。在基盖的第一连接部的外 侧面上设有一对铰接用的带孔的耳座2111。第二连接部212是由第一连接部中央向上延伸 并与第一连接部贯通的管状凸起,其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翻盖22由透明或半透明塑料制成,其为下端敞口的弧面状或球面状壳体,在其敞口端一侧近边缘设有与第一连接部上的 耳座2111对应的铰接臂221,该铰接臂下端部设有与之垂直的向外的铰接柱222。翻盖22 通过将其铰接柱222活动地插入第一连接部上的耳座2111中而与第一连接部相铰接。如 图7所示,翻盖22可绕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耳座2111上下转动而打开或罩住瓶口,以防在 非饮用状态下瓶口被污染。如图3、图5所示,为了对装于瓶内的水在饮用前加以过滤,在瓶体10内中央装有 过滤棒30,该过滤棒30为下端封闭,上端敞口的中空管状体,其由活性炭材料制成,本实施 例中,该过滤棒由椰壳活性炭模压而成,在其管壁上形成有许多内外贯通的径向过滤孔31, 该过滤孔为微孔,其直径为0. 5 3微米,其可将瓶内的水中所含的杂质、细菌等有害物质 过滤掉。如图2所示,在过滤棒30的上端部设有外沿32,用于和翻盖组件20相连接。该过 滤棒30的外径略小于翻盖组件的第二连接部212的内径,使之易于经第二连接部的内孔插 入瓶体内或从瓶内取出。如图5所示,过滤棒30的上端敞口并伸出瓶体外,其上端的外沿 32支撑在翻盖组件的第二连接部212的上表面,滤棒的下端部向下延伸至瓶体10内中部。如图1 图3所示,在瓶口上部装有顶盖40,该顶盖包括连接盖41及外盖42,连 接盖41由硬质塑料制成,其内侧设有内螺纹,连接盖通过其内螺纹与翻盖组件的第二连接 部212螺纹连接。连接盖上部设有与之贯通的管状体411,该管状体上端部设有外沿,在该 管状体的出口处设有出水环412,该出水环是由直径小于管状体411内径,并自管口向上凸 起的圆形挡块413与管状体411的出口内壁间的空隙形成。所述挡块413的外径与外盖的 出水孔421的孔径相匹配,挡块413通过三条筋与连接盖的管状体411管口相连接。所述 外盖42由软塑料制成,其顶部中央设有出水孔421,饮用者可经此出水孔插入吸管或直接 由该出水孔吸水。外盖42活动套接于管状体411外部,并可在人手指作用下上下移动。外 盖42的出水孔421的直径与连接盖41的出水环412的内径相同,使得当外盖42向下移动 到位时,连接盖的挡块413插入外盖的出水孔421中,而将出水孔421封闭。当饮用水时, 用手指将外盖42拔起,使连接盖上部的挡块413与外盖的出水孔421相分离,瓶内的水由 连接盖的出水环412流出。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水瓶在使用时,先打开翻盖22,拧下顶盖40,并取 出过滤棒30,即可由瓶口向瓶内充水,充水量最多约为水瓶容积的75%。充水完成后将过 滤棒30装入瓶内,再将顶盖40装到翻盖组件20上,然后放下翻盖22罩住瓶口,即完成了 充水过程。当要喝水时,打开翻盖,然后将顶盖的外盖42拔起,即可对着外盖42的出水孔 421吸水。当吸水时,瓶内的水经过滤棒30管壁上的过滤孔31过滤后进入过滤棒内,并向 上经连接盖的出水环412及顶盖40上的出水孔421被饮用者吸入口中。实施例2本实施例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如图8、图9所示,所不同的是,在所述过滤棒30上 部设有接头33,该接头包括盖状体331、上导液管332、下导液管333,其中,盖状体331下部 敞口,上导液管332及下导液管333 —体形成于盖状体331上下两侧且相互连通。该接头 33卡接在过滤棒30的上端部。所述顶盖40也不同于实施例1,如图8、图9所示,顶盖40包括连接盖41及外盖 42,其中,连接盖41由多个环形阶面构成,多个环形阶面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连接盖 的下端设有与翻盖组件的第二连接部212连接用的内螺纹。外盖42可移动地套接于连接盖41外部。在连接盖41顶部设有出水环412,其结构同实施例1。外盖42顶部中央设有 出水孔421,其结构也同实施例1。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 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条件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便携式过滤水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瓶体(10);翻盖组件(20),其螺纹连接于瓶体(10)的瓶口处;可拆装式活性炭过滤棒(30),其设于瓶体(10)内中央,并与所述翻盖组件(20)相连接;顶盖(40),其与所述翻盖组件(20)螺纹连接,并罩住所述滤棒(30)的上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组件(20)包括基盖 (21)和与之相铰接的活动式翻盖(22),其中,基盖(21)与瓶体(10)的瓶口螺纹连接,活动 式翻盖(22)可绕铰接点上下转动而打开或罩住瓶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盖(21)由位于下部的设 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部(211)和由第一连接部中央向上凸起并带有外螺纹的管状的第二 连接部(212)构成,翻盖(22)为下端敞口的弧面状或球面状壳体,其敞口端一侧边缘铰接 于基盖的第一连接部(211)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棒(30)为下端封闭,上 端敞口的中空管状体,在其管壁上具有多个内外贯通的径向过滤孔(31),过滤棒(30)的上 端部设有连接用的外沿(3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31)是直径为 0.5 3微米的微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棒(30)的外径略小于 翻盖组件的第二连接部(212)的内径,过滤棒的下端部向下延伸至瓶体(10)内中部,其上 端敞口并伸出瓶体外,其上端的外沿(32)支撑在翻盖组件的第二连接部(212)的上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水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棒(30)上部设有接 头(33),该接头包括盖状体(331)、上导液管(332)、下导液管(333),其中,盖状体(331)下 部敞口,上导液管(332)及下导液管(333) —体形成于盖状体(331)上下两侧且相互连通。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连接盖(41)及外 盖(42),连接盖(41)内侧设有与翻盖组件的第二连接部(212)连接用的内螺纹,其上部设 有与之贯通的管状体(411),该管状体上端部设有外沿及出水环(412);所述外盖(42)可移 动地套接于管状体(411)外部,外盖顶部中央设有出水孔(421)。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0)包括连接盖(41) 及外盖(42),其中,连接盖(41)由多个环形阶面构成,多个环形阶面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 缩小,连接盖的下端设有与翻盖组件的第二连接部(212)连接用的内螺纹;外盖(42)可移 动地套接于连接盖(41)外部,连接盖(41)顶部设有出水环(412),外盖(42)顶部中央设有 出水孔(421)。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42)的出水孔 (421)的直径与连接盖(41)的出水环(412)的内径相同。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过滤水瓶,它包括瓶体;翻盖组件,其螺纹连接于瓶体的瓶口处;可拆装式活性炭过滤棒,其设于瓶体内中央,并与所述翻盖组件相连接;顶盖,其与所述翻盖组件螺纹连接,并罩住所述滤棒的上端部。翻盖组件包括基盖和与之相铰接的活动式翻盖。基盖由位于下部的设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部和由第一连接部中央向上凸起并带有外螺纹的管状的第二连接部构成。过滤棒为下端封闭,上端敞口的中空管状体,在其管壁上具有多个内外贯通的径向过滤孔。顶盖包括连接盖及外盖。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携带,过滤件易于拆装,过滤效果好,便于加工和组装,生产及使用成本低等特点。
文档编号B01D29/33GK201759006SQ20102050821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
发明者大卫·巴恩斯 申请人:知识产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