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2131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
背景技术
钻井液配置过程中,由于处理剂具有一定的粘度和分子量,普通搅拌方式溶解很慢,因此经常需要高速搅拌机(》6000r/min)进行分散;此外,在配置均勻的乳液时,高速搅拌也是很重要的方式。目前实验室所用的高速搅拌机主要有两种,一种采用上搅拌的方式,以青岛海通达的高速搅拌机为代表;另一种采用下搅拌的方式,以沈阳航空学院应用技术研究所生产的高速搅拌机为代表。上搅拌方式搅拌轴在上部,搅拌容器一般为敞口搅拌杯,虽然有配套的橡胶盖,但由于搅拌轴必须伸入搅拌杯内部,因此不能密封。下搅拌方式搅拌叶片在下部杯底位置,搅拌杯有盖,可以起到部分密封作用,但由于杯盖只是盖在上面,密封效果有限; 目前这两种搅拌方式都是在室温下进行的。但是在一些钻井液体系配制或处理剂研制过程中,往往对搅拌温度、浓度有要求, 普通的高速搅拌方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主要表现在(1)随着井深的增加,地层温度会逐渐增高,在钻井液配制过程中,为了考察处理剂在一定温度下的分散效果,或考察钻井液在一定温度下分散后的性能,需要使搅拌过程中的保持一定的温度;( 一些有机合成反应采用低沸点溶剂作为反应介质,缺少密封措施的室温搅拌易使溶剂大量挥发,一方面造成溶剂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反应条件发生波动;此外,在高速搅拌过程中由于摩擦生热,体系温度升高,如果热量不及时带出,会进一步加剧溶剂的挥发;C3)在一些乳化过程中,由于溶剂的大量挥发容易导致乳液不稳定乃至破乳现象的发生,同时也使溶剂的回收率降低,造成成本升高。因此在这些实验中必须采用恒温密封的高速搅拌方式,而现有的搅拌设备都不能满足这个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配合现有的下搅拌方式电机,实现密封、恒温下的高速搅拌。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所述搅拌杯包括杯体和搅拌杯盖8,所述杯体的杯壁为双层结构,包括杯体内壁3和杯体外壁4,在杯体内壁3和杯体外壁4之间的空间为中间夹层2;在杯体外壁4的上部安装有出水口 1,在杯体外壁4的下部安装有入水口 6 ;恒温介质从入水口 6流入中间夹层2,从下往上填充中间夹层2,然后从出水口 1流出;在所述出水口 1和入水口 6上均安装有密封活塞5 ;在杯体的底部安装有搅拌叶片7,其通过传动轴13与搅拌杯外的电机的输出轴相连;[0011]搅拌杯盖8安装在杯体的顶部,其与杯体内壁3之间安装有密封胶圈10,与杯体外壁4之间有密封螺纹9,共同实现密封及固定。在所述中间夹层2中安装有均布的环形加热圈12或加热棒。在杯体的底部外端面上设计有基座14,搅拌杯通过基座14安装在电机上。所述搅拌杯盖8为双层结构。所述杯体、搅拌杯盖8和搅拌叶片7均采用不锈钢制成。在杯体外壁4上装有搅拌杯把手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恒定温度及密封条件下反应介质的混合、分散、溶解、乳化等工艺过程,实现了密封恒温搅拌,搅拌机的转速范围为0 19000r/min ;对以有机溶剂, 尤其是低沸点溶剂为介质进行的有机合成,可利用低温介质实现低温下的密封搅拌,减少溶剂的挥发量;(2)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高速搅拌设备的缺点,可以实现液体的恒温搅拌;密封杯体可有效防止液体的挥发,从而降低挥发损耗,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的实验室研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下搅拌的方式,搅拌叶片位于搅拌杯底部,连接搅拌叶片的传动轴直接与下部的电机相连,其优点是轴向距离很短,不会出现径向的摆动,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另外可与已有下搅拌电机配合,易于工业生产;搅拌叶片位于搅拌杯底部,在液体量比较少时也能实现均勻搅拌;(3)本实用新型的外壁为双层结构,不加入流体且不开启加热装置时夹层为空气, 可有效隔热;外壁有接头,可以采用两种恒温方式,一种是在夹层通入一定温度的水、油等循环流体;另一种是开启夹层内置的加热恒温装置,保证样品在密封的条件下恒温搅拌;(4)本实用新型的杯体与杯盖之间采用螺纹和密封圈方式进行密封,密封效果好, 可以有效减少液体尤其是低沸点溶剂的挥发,防止溶剂挥发造成的物料损失,装置简单,不需要密封液等中间介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的立体外观图。其中,1为出水口,2为中间夹层,3为杯体内壁,4为杯体外壁,5为密封活塞,6为入水口,7为搅拌叶片,8为搅拌杯盖,9为密封螺纹,10为密封胶圈,11为搅拌杯把手,12为环形加热圈,13为传动轴,14为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所述搅拌杯包括杯体和搅拌杯盖8,所述杯体的杯壁为双层结构,包括杯体内壁3和杯体外壁4,在杯体内壁3和杯体外壁 4之间的空间为中间夹层2;在杯体外壁4的上部安装有出水口 1,在杯体外壁4的下部安装有入水口 6 ;恒温介质从入水口 6流入中间夹层2,从下往上填充中间夹层2,然后从出水口 1流出;在所述出水口 1和入水口 6上均安装有密封活塞5 ;在杯体的底部安装有搅拌叶片7,其通过传动轴13与搅拌杯外的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搅拌杯盖8安装在杯体的顶部,其与杯体内壁3之间安装有密封胶圈10,与杯体外壁4之间有密封螺纹9,共同实现密封及固定。在所述中间夹层2中安装有均布的环形加热圈12或加热棒。在杯体的底部外端面上设计有基座14,搅拌杯通过基座14安装在电机上。所述搅拌杯盖8为双层结构。所述杯体、搅拌杯盖8和搅拌叶片7均采用不锈钢制成。如图2所示,从上往下看,杯体外壁4、环形加热圈12以及杯体内壁3为三个同心圆环。如图3所示,在搅拌杯的杯体外壁4上装有搅拌杯把手1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法为水或油等控温介质从入水口 6进入中间夹层2,从出水口 1流出;环形加热圈12可对温度进行控制,也可以关闭;基座14与下部电机相连,通过传动轴13带动搅拌叶片7转动;杯盖与杯体之间的密封通过密封螺纹9和密封胶圈10 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使用下搅拌方式的搅拌杯进行改进,使之满足恒温密封的特殊使用要求。主要表现在搅拌杯设计为双层结构,外侧有入水口与出水口,夹层部分可接入恒定温度的循环水、油等保温介质,通过外置循环介质保持搅拌杯恒温,或带出搅拌时产生的热量;或者在夹层部分设立加热装置,通过加热并恒温液体使搅拌杯维持一定的温度;搅拌杯上部有密封盖和螺纹,共同与杯体实现密封;搅拌叶片固定在浆杯底部,与目前已有的下搅拌电机配套使用。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所描述的方法,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
权利要求1.一种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所述搅拌杯包括杯体和搅拌杯盖(8),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杯壁为双层结构,包括杯体内壁(3)和杯体外壁0),在杯体内壁(3)和杯体外壁(4)之间的空间为中间夹层O);在杯体外壁的上部安装有出水口(1),在杯体外壁的下部安装有入水口(6); 恒温介质从入水口(6)流入中间夹层0),从下往上填充中间夹层0),然后从出水口(1) 流出;在所述出水口(1)和入水口(6)上均安装有密封活塞(5);在杯体的底部安装有搅拌叶片(7),其通过传动轴(1 与搅拌杯外的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搅拌杯盖( 安装在杯体的顶部,其与杯体内壁C3)之间安装有密封胶圈(10),与杯体外壁(4)之间有密封螺纹(9),共同实现密封及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夹层O)中安装有均布的环形加热圈(1 或加热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杯体的底部外端面上设计有基座(14),搅拌杯通过基座(14)安装在电机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杯盖(8)为双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 搅拌杯盖(8)和搅拌叶片(7)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杯体外壁(4)上装有搅拌杯把手(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密封恒温高速搅拌杯,属于钻井领域。本装置适用于恒定温度及密封条件下反应介质的混合、分散、溶解、乳化等工艺过程。本装置的搅拌叶片固定在搅拌杯底部,与目前已有的下搅拌电机配套使用,转速范围在0~19000转/分钟。本装置的搅拌杯设计为双层结构,外侧有入水口与出水口,夹层部分可接入恒定温度的循环水、油等保温介质,通过外置循环介质保持搅拌杯恒温,或带出搅拌时产生的热量;也可在夹层部分设立加热棒,通过加热并恒温液体使搅拌杯维持一定的温度;搅拌杯上部有密封盖,通过螺纹和密封胶圈实现与杯体之间的密封。
文档编号B01F7/20GK202185277SQ20112016736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
发明者田璐, 董晓强, 袁鲜花, 赵素丽, 邢树宾, 陈铖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