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秧碎土滤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114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育秧碎土滤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稀泥育秧用的碎土滤泥器。
技术背景泥浆法是我国在引进日本盘秧机插技术后,针对干土法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该方法直接在秧田中拌制含土量50%左右的泥浆(该浓度的泥浆是适合播种的泥浆),将拌好的泥浆装入放在秧畦上的塑料软盘中,然后再用手工去除其中大块杂质,最后将泥浆表面抹平后播种。这种方法技术简单,用工省,成本低,实际应用不受到天气条件制约,平均每亩大田育秧的人工费与设备费只需9元,目前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广泛应用。但该方法培育的秧苗质量不如干土法,主要是规格不均匀,造成机插每穴苗数均匀度差。特别是秧床土壤中的石块无法全部去除(含土率50%的泥浆浓度太高,流动性差,无法用过滤网对其进行过滤处理),插秧时常出现插秧机的秧针被石子卡住现象,导致漏苗率增加,作业效率下降, 设备故障率高等不良影响,并对产量有一定负面影响。为此,如何对泥浆过滤处理,提供一套可行的装备,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集制浆和滤浆于一体的育秧碎土滤泥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育秧用碎土滤泥器,其特征是碎土滤泥器主体为一矩形的筐体,四周和底部设有过滤网,对称两侧向上连体有提手。提手供操作人员上下提起,以便快速撞击放入畦沟中的土块,畦沟中保有一定深度的水层;碎土滤泥器一上一下的快速撞击,既可将土块撞击成泥浆,又能将石子以及稻草等杂质,挡在过滤网外,并随着上下振动,排除粘在过滤网上的杂质,保持碎土滤泥器可连续作业;碎土滤泥器沉入畦沟时,捣烂的泥浆即可透过过滤网流入,达到泥浆的过滤作用。所述过滤网采用滤孔小于15X 15mm规格的钢丝筛做成。取材方便,加工容易。所述过滤网的滤孔为多边形结构,多边形的内切圆直径不大于15_。或者所述过滤网的滤孔面积不大于255mm2。本实用新型提供泥浆捣烂过滤的工具,利用该碎土滤泥器撞击畦沟中土块,完成制浆和滤浆的作业,避免石子和稻草等杂质混入育秧用的泥浆中,泥浆的均匀性好,既保证秧苗质量,又减少插秧机的故障,提高插秧作业效率;具有操作步骤简单易行、用工省、成本低的特点。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I碎土滤泥器立体示意图其中I-筐体 2-过滤网 3-提手具体实施方式
參照图1,水稻稀泥育秧用碎土滤泥器,其主体为ー矩形的筐体1,四周和底部设有过滤网2,对称两侧向上连体有提手3。所述的过滤网2采用15X 15mm规格的钢丝筛做成,或者过滤网的滤孔面积不大于255_2,若滤孔为多边形结构的,即其内切圆直径不大于15_。该碎土滤泥器操作时,利用上下快速撞击畦沟中的土块,使得与水混合成泥浆,也使得夹杂在土中的石子和杂草等物,与泥浆分离,并在往下撞击时,杂质被压至底层或沉底, 而粘贴在过滤网2上的杂质,也能在碎土滤泥器上下撞击和泥浆进出滤孔时被排除,避免堵孔,这也是本实用新型最佳效果之处。不断浓稠的泥浆,当达到要求时,可借助容器或泥浆泵将流入碎土滤泥器内的泥浆,转移到秧盘中。秧盘中的泥浆经过沉浆浓缩后,泥浆浓度便可达到播种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育秧碎土滤泥器,其特征是碎土滤泥器主体为一矩形的筐体,四周和底部设有过滤网,对称两侧向上连体有提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育秧碎土滤泥器,其特征是过滤网采用滤孔小于15 X 15mm规格的钢丝筛做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育秧碎土滤泥器,其特征是过滤网的滤孔为多边形结构,多边形的内切圆直径不大于15m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育秧碎土滤泥器,其特征是过滤网的滤孔面积不大于255mm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秧碎土滤泥器,其特征是碎土滤泥器主体为一矩形的筐体,四周和底部设有过滤网,对称两侧向上连体有提手。本实用新型提供泥浆捣烂过滤的工具,利用该碎土滤泥器撞击畦沟中土块,完成制浆和滤浆的作业,避免石子和稻草等杂质混入育秧用的泥浆中,泥浆的均匀性好,既保证秧苗质量,又减少插秧机的故障,提高插秧作业效率;具有操作步骤简单易行、用工省、成本低的特点。
文档编号B01D35/02GK202514346SQ20122009052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
发明者吴华聪, 吴建军, 张数标, 张琳, 黄敏 申请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