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空气净化器及其构成的城市空气净化布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295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型空气净化器及其构成的城市空气净化布局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空气净化器及其构成的城市空气净化布局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扬尘及建筑粉尘等大气污染无时无刻不在危害着城市居民的呼吸健康。于是,国家拟定在未来几年里改善空气质量,给城市空气的粉尘颗粒含量一个硬性指标,以带动各城市在大气治理方面的投入。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 PM2. 5监测指标,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 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 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 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再次强调了全国开展PM2. 5监测的时间表。会议要求,2012年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与臭氧等项目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但是目前的空气净化器均为适用于室内、车间等小型场所使用的小型空气净化器,不能适用于城市内空气净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在城市的合理布点安装,就能达到净化城市空气、降低PM指数的大型空气净化器及其构成的城市空气净化布局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空气净化器,包括前后依次连接的进风道、空气过滤通道和出风道,空气过滤通道内设空气过滤装置,进风道和/或空气过滤通道内设置风机,所述进风道至少设置两个且呈分支状连通于空气过滤通道前端。进风道的进风口与出风道的出风口高低位置不同。所述进风道由竖向延伸的竖向段和横向延伸的横向段构成,横向段一端与空气过滤通道连接,横向段另一端上设置一个或多个上述竖向段,并且进风口设置于竖向段上。在进风道与空气过滤通道之间设有一根集风管,所述风机包括设置于进风口处的引风机和设置于集风管内的鼓风机,空气过滤装置位于鼓风机的后方。所述集风管为“L”型。 包括进风口与出风口在内的所有风口为高低错落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均开口向上且进风口为竖向段的顶口,进风道的进风口处上下设置活动盖板和杂物挡网。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过滤带和循环喷淋过滤系统,过滤带由空气过滤网层构成,循环喷淋过滤系统包括设置于空气过滤通道内的喷头和喷头下方的液体循环处理池,喷头设置于空气过滤通道的内顶端,液体循环处理池与喷头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并且管道上设有位于空气过滤通道外的循环泵,液体循环处理池内设有循环水或者循环空气清洗液。一种城市空气净化布局系统,包括上述大型空气净化器,所述大型空气净化器呈环状间隔环绕设置且形成空气净化环,进风道和出风道分别位于空气净化环的外侧和内侧。所述空气净化环至少里外设置两层,同一空气净化环内相邻进风道的进风口的高度为高低交替设置,同一空气净化环内相邻出风道的出风口的高度也为高低交替设置。所述不同层的空气净化环分别分布于城市内不同的环线上;所述大型空气净化器的进风道设置于建筑物或者山体的高端或低端,出风道相应设置于建筑物或者山体的低端或者高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型空气净化器,进出风道直径达3-10m的大型空气净化器旨 在全面净化空气,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或者局部区域空气质量。采用粉尘过滤网过滤空气,空气透过滤网层后采用水循环、化学溶液处理等方法集中处理污染气体。空气净化通道为管道式,通过空气过滤通道控制进风道以及出风道之间的横向距离,进风口与出风口高低位置不同,使它可以安装在一些高层建筑或者山体上,例如进风口可以设在楼顶也可以设在地面,出风口相应在地面或者楼顶,或者分两部分分别放在楼顶和地面,但是要和进风口高度和位置错落开,谨防短距离对流。大型空气净化器的进口高度不同,可以同时在同一方位上对不同高度的大气由风机吸入进风道经过滤带,再经过喷水处理后,最后由不同高度的出风道排出。由于进风道和出风道的高度高低不同,这样不同高度的大气就得到了净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城市空气净化布局系统,可在城市中合理布点,形成规模过滤以达到净化大气的目的。大型空气净化器可以先从中小城市开始试用,然后再向大城市推广使用。对于一座较大城市,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在不同环线上布置相应个数的设备。例如,在城市一环线上布置六套净化器,在二环线上布置十二套净化器,再在三环上布置十八套净化器。这样的规模将会对城市的空气质量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改观。一套设备多个进风,一个出风口,城市中所有风口高低错落。高风口高度约25飞0m,低风口高度约5 20m,能够均匀过滤城市中不同高度的空气。

图I是大型空气净化器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俯视图;图3是大型空气净化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城市空气净化布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由图I和图2所示的大型空气净化器,包括前后依次连接的进风道5、一根集风管8、空气过滤通道10和出风道12,进风道5、集风管8、空气过滤通道10和出风道12均为管道式,进风道5、出风道12、集风管8均为PVC圆管,且集风管8为加厚圆管。所述进风道5由竖向向上延伸的竖向段6和横向延伸的横向段16构成,横向段16连通于竖向段6底端,整个进风道5呈“L”型,进、出风道5、12直径达3-10m,横向段16 —端通过集风管8与空气过滤通道10连接,竖向段6设置于横向段16另一端,在本例中,一个横向段16仅设置一个竖向段6,所述进风口 2设置于竖向段6上,且进风口 2为竖向段6的开口向上的顶口。进风道5的进风口 2处上下设置活动盖板I和杂物挡网3,活动盖板I用以在特殊情况下封闭系统,用以人为控制它的启动与关闭,杂物挡网3设置于进风口 2内,活动盖板I正对进风口 2设置,活动盖板I设置于杂物挡网3上方。杂物挡网3为不锈钢钢丝网,钢丝网孔不大于25mm2,用于阻挡空气中漂浮的塑料垃圾袋、树叶等大块杂物。每个进风口 2都设置一个引风机4,用于将污染的空气吸入进风道5,引风机4位于所在进风道5的杂物挡网3的下方。所述进风道5共设置三个。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进风道5可根据需要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多个。所述空气过滤通道10为横向延伸,具体来说空气过滤通道10为水平延伸,在进风 道5与空气过滤通道10之间设置一根上述集风管8,集风管8也为水平延伸且与空气过滤通道10呈共直线设置,集风管8用于收集所有进风道5的空气,即每个进风道5横向段16的一端先接入集风管8再通过集风管8与空气过滤通道10连接。集风管8内设鼓风机7。所述三个进风道5呈分支状连通于集风管8的前端,所以即相当于三个进风道5呈分支状连通于空气过滤通道10的前端,三个进风道5及其三个进风口 2分别朝向集风管8或者空气过滤通道10的正前方以及两侧方。空气过滤通道10为方管,集风管8与空气过滤通道10为法兰连接,(当然,空气过滤通道10也可设置为圆管,当空气过滤通道10为圆管时,空气过滤通道10与集风管8 一样为法兰连接。)空气过滤通道10内设空气过滤装置,空气过滤装置位于鼓风机7后方,空气过滤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过滤带9和循环喷淋过滤系统22,过滤带9由空气过滤网层构成,空气过滤网层含有多个粉尘过滤网,循环喷淋过滤系统22包括设置于空气过滤通道10内的多个喷头11和空气过滤通道内喷头11下方的液体循环处理池15,喷头11设置于空气过滤通道10的内顶端,液体循环处理池15与喷头11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并且管道上设有位于空气过滤通道10外的循环泵14,液体循环处理池15内设有循环水或者循环空气清洗液,循环空气清洗液可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设置为污染气体吸收液,吸收如二氧化硫等的有害气体。所述循环喷淋过滤系统22的工作过程如下污染空气从各个进风道5集入集风管8,再透过过滤带9后,利用一些污染气体的水溶性特点,以及与特殊溶液的反应,由喷头11处喷水(溶液)对未处理完的小颗粒和小分子进行二次喷淋吸收处理。过滤完的污水落到下方的液体循环处理池15中,在液体循环处理池15中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再次通过循环泵14输送到喷头11循环使用,液体循环处理池15内沉淀物单独处理。空气过滤通道10为加厚PVC方形管或者不锈钢方形管,空气在此处经过喷淋,在此处受喷洒下来的水或者溶液溶解,粉尘和污染气体进过沉降、溶解,落入液体循环处理池15中。喷头11的喷淋和液体循环处理池15的沉降配合一起使用,做好空气净化的最后一道处理。所述出风道12也为“L”型,即出风道12的前端水平延伸且法兰连接于空气过滤通道10的后端,出风道12的后端竖直向上伸出,出风道12后端竖直向上的伸出部分的顶口即为出风口 13,进风口 2与出风口 13均开口向上。与进风口 2类似的,出风道12的出风口13处也设置活动盖板I和杂物挡网3,杂物挡网3设置于进风口 2内,活动盖板I设置于杂物挡网3上方。进风道5的进风口 2与出风道12的出风口 13高低位置不同,即出风口 13和进风口 2高度和位置错落开,谨防短距离对流。在本例中,出风口 13的高度高于进风口2高度,所有进风口 2等高,进风口 2直径小于出风口 13直径。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也可根据需要将所有进风口 2等高,出风口 13的高度低于进风口 2高度;再或者将包括进风口 2与出风口 13在内的所有风口高低错落设置,以调节净化不同高度的空气。在本实用新型中,鼓风机7是整套设备最关键部位之一,是整套设备空气流动的主要动力,鼓风机7在进风道5后侧的集合管8内,将各进风道5吸进的空气鼓入空气过滤通道10。包括引风机4和鼓风机7在内的所有风机和风机支架表面均涂较强的防锈漆以水汽或雨水侵蚀。风机抽风量、风速将根据城市面积、净化器布点数和城市内建筑平均高度综合决定。当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规划进风点,或者进风道5、空气过滤通道10中择一设置风机。所述过滤带9的粉尘过滤网采用最新技术粉尘过滤网,送入的空气透过每一层过 滤网时,将颗粒物阻挡在过滤网上,多层过滤,有效去除粉尘、大分子污染气体、病毒、细菌,并有效去除异味。工作一段时间的过滤带9可以单独取下,将其吸附的灰尘等污染物抖落到废物箱集中处理。过滤带9应周期性更新和维护过滤网,并且应根据当地季节变化等具体情况调整维护周期。大型空气净化器旨在全面净化空气,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或者局部区域空气质量。空气从进风口 2处被引风机4吸进进风道5,多个进风道5进入的污染气体最后汇集于一个集风管8,经过集风管8集中后被鼓风机7吹入空气过滤通道10,共用一套过滤带9和循环喷淋过滤系统22,即先通过空气过滤网层过滤空气,后采用水循环、化学溶液处理等方法集中处理污染气体,最后纯净空气从出风道12排出。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每个横向段16上可设置多个竖向段6。实施例2 由图3所示的大型空气净化器,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由横向段16和竖向段6构成的进风道共设置两个,并且每个进风道的横向段16上均设置两个竖向段6,并且集风管8为“L”型,即集风管8的前段部分18竖直延伸、后段部分为水平延伸,所有进风道5的横向段16 —端均密封连接于集风管8的前端——即前段部分18的顶口,集风管8的后端法兰连接于空气过滤通道10前端,集风管8的后段部分与空气过滤通道10共线设置,并且鼓风机7设置于集风管8的后段部分内。这样,由于集风管8的前段部分18竖直延伸,使得进风道5可远远高于出风道12。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一个横向段16上可设置更多竖向段6。本实施例所述的大型空气净化器设置于高层建筑物17上,其所有进风道5均设置于该建筑物17顶端,集风管8的前段部分18可竖直贴设于建筑物17的外墙,出风道12相应设置于建筑物17的底端,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同理,出风道12也可设置于该高层建筑物17的顶端,进风道5设置于建筑物17底端,当然,也可将空气过滤通道10部分直接埋于地下,将进风道5、出风道12露出;两种方式均可使进风道5的进风口 2与出风道12的出风口 13高低位置不同,即出风口 13和进风口 2高度和位置错落开,谨防短距离对流。并且将上述建筑物17替换为山体,同样可实现不同区域的空气净化的目的。实施例3 由图I、图2和图4所示的城市空气净化布局系统,是在实施例I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先设置如实施例I所述的大型空气净化器23若干,将大型空气净化器23呈环状间隔环绕设置且形成空气净化环,空气净化环为圆环状,同一空气净化环内的进风道5和出风道12分别位于空气净化环的外侧和内侧。同一空气净化环内相邻进风道5的进风口 2的高度为高低交替设置,同一空气净化环内相邻出风道12的出风口 13的高度也为高低交替设置。所述空气净化环至少里外设置两层,并且不同层的空气净化环分别分布于城市内不同的环线上。在本例中,空气净化环里外共设置三层,分别位于城市的一环线19、二环线20和三环线21,在城市一环线19上布置六套大型空气净化器23,在二环线20上布置十二套大型空气净化器23,再在三环线21上布置十八套大型空气净化器23。这样的规模将会对城市的空气质量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改观。这样,一台大型空气净化器23设置多个进风口2,一个出风口 13,城市中整个城市空气净化布局系统的所有风口高低错落,高风口高度约25-50m,低风口高度约5-20m,能够均匀过滤城市中不同高度的空气。 所述空气净化环内大型空气净化器23的进风道5可设置于建筑物的高端或低端,出风道12相应设置于建筑物的低端或者高端,当然,将上述建筑物替换为山体或者小山丘也可。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空气净化环可里外设置多层,并位于城市多个不同环线上。可在城市中合理布点,形成规模过滤以达到净化大气的目的。当然,本实施例也可建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先设置如实施例2所述的大型空气净化器23,再将大型空气净化器23布置在不同的环线上也可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大型空气净化器23可以先从中小城市开始试用,然后再向大城市推广使用。对于一座较大城市,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在不同环线上布置相应个数的设备。
权利要求1.一种大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依次连接的进风道、空气过滤通道和出风道,空气过滤通道内设空气过滤装置,进风道和/或空气过滤通道内设置风机,所述进风道至少设置两个且呈分支状连通于空气过滤通道前端。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进风道的进风口与出风道的出风口高低位置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由竖向延伸的竖向段和横向延伸的横向段构成,横向段一端与空气过滤通道连接,横向段另一端上设置一个或多个上述竖向段,并且进风口设置于竖向段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进风道与空气过滤通道之间设有一根集风管,所述风机包括设置于进风口处的引风机和设置于集风管内的鼓风机,空气过滤装置位于鼓风机的后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管为“L”型。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大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口与出风口在内的所有风口为高低错落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均开口向上且进风口为竖向段的顶口,进风道的进风口处上下设置活动盖板和杂物挡网。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过滤带和循环喷淋过滤系统,过滤带由空气过滤网层构成,循环喷淋过滤系统包括设置于空气过滤通道内的喷头和喷头下方的液体循环处理池,喷头设置于空气过滤通道的内顶端,液体循环处理池与喷头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并且管道上设有位于空气过滤通道外的循环泵,液体循环处理池内设有循环水或者循环空气清洗液。
8.—种城市空气净化布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空气净化器,所述大型空气净化器呈环状间隔环绕设置且形成空气净化环,进风道和出风道分别位于空气净化环的外侧和内侧。
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城市空气净化布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环至少里外设置两层,同一空气净化环内相邻进风道的进风口的高度为高低交替设置,同一空气净化环内相邻出风道的出风口的高度也为高低交替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城市空气净化布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层的空气净化环分别分布于城市内不同的环线上;所述大型空气净化器的进风道设置于建筑物或者山体的高端或低端,出风道相应设置于建筑物或者山体的低端或者高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空气净化器及其构成的城市空气净化布局系统,大型空气净化器包括由前后依次连接的进风道、空气过滤通道和出风道构成,空气过滤通道内设空气过滤装置,进风道和/或空气过滤通道内设置风机,所述进风道至少设置两个且呈分支状连通于空气过滤通道前端。城市空气净化布局系统,包括上述大型空气净化器,所述大型空气净化器呈环状间隔环绕设置且形成空气净化环,进风道和出风道分别位于空气净化环的外侧和内侧。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通过在城市的合理布点安装,就能达到净化城市空气、降低PM指数的大型空气净化器及其构成的城市空气净化布局系统。
文档编号B01D53/18GK202605946SQ20122015646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4日
发明者陈建林 申请人:陈建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