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腔体溢流式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432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腔体溢流式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腔体溢流式沉淀池。
背景技术
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采用各种沉淀池对有害物质进行沉淀去除,可以实现金属资源的回收。现有的沉淀池包括竖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斜管式沉淀池。然而,上述的这些沉淀池都具有容易冒泥、排泥频率高和出水水质不好的缺点。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排泥频率低、出水水质好且沉淀效果好的新型沉淀池。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腔体溢流式沉淀池,不需要设置斜管即有很好的沉淀效果,且能够显著延长污泥清除的间隔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腔体溢流式沉淀池,包括池体和多个阻流体,所述多个阻流体将所述池体分割成多个溢流沉淀腔体,所述多个阻流体上均开有导通孔或导通槽,所述导通孔或导通槽位于池体水位的上部,所述多个溢流沉淀腔体通过导通孔或导通槽相导通。其中,所述多个阻流体上导通孔或导通槽的开设位置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其中,所述池体底部一一对应于多个溢流沉淀腔体的位置均设置有V形污泥斗。其中,所述多腔体溢流式沉淀池还包括污泥收集池,每个V形污泥斗均通过污泥管并经开关与污泥收集池导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沉淀池,通过多个阻流体将池体分割成多个溢流沉淀腔体,并使得多个溢流沉淀腔体相互导通,在降低废水流速的情况下实现了比斜管更好的沉淀效果,重要的是,溢流沉淀腔体的污泥储存能力大大地强于斜管式沉淀池的污泥储存能力,能够显著延长污泥清除的间隔时间,减少工作量。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水处理量,并且提高出水水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腔体溢流式沉淀池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0、进水口 11、第一溢流沉淀腔体12、第一阻流体13、第一导通孔 14、第二溢流沉淀腔体 15、第二阻流体 16、第二导通孔17、第三溢流沉淀腔体18、出水管 19、絮凝反应池 20、污泥收集池21、第一 V形污泥斗22、第二 V形污泥斗 23、第三V形污泥斗[0018]24、第一开关25、第二开关26、第三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多腔体溢流式沉淀池,包括进水口 10、第一溢流沉淀腔体11、第一阻流体12、第二溢流沉淀腔体14、第二阻流体15、第三溢流沉淀腔体17和出水管18,沉淀池被第一阻流体12和第二阻流体15分割成三个腔体,分别为第一溢流沉淀腔体
11、第二溢流沉淀腔体14和第三溢流沉淀腔体17,第一阻流体12上开有第一导通孔13,第二阻流体15上开有第二导通孔16。在电镀废水处理系统中,经絮凝反应池19工序处理过的废水,首先通过进水口 10流入第一溢流沉淀腔体11中,第一溢流沉淀腔体11通过第一阻流体12上开有的第一导通孔13与第二溢流沉淀腔体14导通,第二溢流沉淀腔体14通过第二阻流体15上开有的第二导通孔16与第三溢流沉淀腔体17导通,第三溢流沉淀腔体17通过出水管18流入下一工序。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出水管18之后还可以增加设置少量的斜管沉淀池,增加沉淀效果。当然,上述的导通孔13和导通孔16也可以采用导通槽来替代。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沉淀池,通过多个阻流体将池体分割成多个溢流沉淀腔体,并使得多个溢流沉淀腔体相互导通,在降低废水流速的情况下实现了比斜管更好的沉淀效果,重要的是,溢流沉淀腔体的污泥储存能力强于斜管式沉淀池的污泥储存能力,能够显著延长污泥清除的间隔时间,减少工作量。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水处理量,并且提高出水水质。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阻流体的材质、数量或者类型,也可以将阻流体设计成阻流墙,也可以通过其它材质设置成其它形状的阻流体类型,只要通过设置阻流体增加水流程,并通过导通孔导通的溢流沉淀池的实施方式,均属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形或者变换,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阻流体12上设置的第一导通孔13与第二阻流体15上设置的第二导通孔16呈对角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各个阻流体上的导通孔的开设位置呈对角设置,可以更好地增加水流程,使得废水在多个溢流沉淀腔体内逗留的时间延长,提高沉淀效
果O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溢流沉淀腔体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 V形污泥斗21,第二溢流沉淀腔体1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 V形污泥斗22,第三溢流沉淀腔体17的底部设置有第三V形污泥斗23。通过V形污泥斗的设计,可以提高污泥清除效率,使得清除工作更加简单方便。第一 V形污泥斗21收集的污泥通过污泥管并经第一开关24送入污泥收集池20中,第二 V形污泥斗22收集的污泥通过污泥管并经第二开关25送入污泥收集池20中,第三V形污泥斗23收集的污泥通过污泥管并经第三开关26送入污泥收集池20中。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腔体溢流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和多个阻流体,所述多个阻流体将所述池体分割成多个溢流沉淀腔体,所述多个阻流体上均开有导通孔或导通槽,所述导通孔或导通槽位于池体水位的上部,所述多个溢流沉淀腔体通过导通孔或导通槽相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腔体溢流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阻流体上导通孔或导通槽的开设位置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腔体溢流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底部一一对应于多个溢流沉淀腔体的位置均设置有V形污泥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腔体溢流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体溢流式沉淀池还包括污泥收集池,每个V形污泥斗均通过污泥管并经开关与污泥收集池导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腔体溢流式沉淀池,该沉淀池包括池体和多个阻流体,多个阻流体将所述池体分割成多个溢流沉淀腔体,多个阻流体上均开有导通孔或导通槽,导通孔或导通槽位于池体水位的上部,多个溢流沉淀腔体通过导通孔或导通槽相导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沉淀池,通过多个阻流体将池体分割成多个溢流沉淀腔体,并使得多个溢流沉淀腔体相互导通,在降低废水流速的情况下实现了比斜管更好的沉淀效果,重要的是,溢流沉淀腔体的污泥储存能力强于斜管式沉淀池的污泥储存能力,能够显著延长污泥清除的间隔时间,减少工作量。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水处理量,并且提高出水水质。
文档编号B01D21/02GK202654757SQ20122020353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何学文 申请人:何学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