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轨道结构的层状试管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530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轨道结构的层状试管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管盒,具体是带有轨道结构的层状试管盒。
背景技术
试管是化学、医药领域试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验工具,不管是在实验过程中,还是试管使用完毕后,都需要将其放置在专门的试管架或者试管盒内。目前,一般的试管架或者试管盒都比较小巧,只能盛放几只试管,因此,当我们所需的试管较多时,则需要多个试管架或者试管盒来盛放试管,这样不仅占地方,而且不便于操作,同时还容易产生混淆,影响实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带有轨道结构的层状试管盒,解决了以往的试管盒容量小,容易使试管产生混淆,进而影响实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带有轨道结构的层状试管盒,包括盒体以及设置在盒体内的试管槽,所述试管槽至少有两个,试管槽内设有试管孔,所述盒体的形状为空心的扇形体,且盒体的两直面的相交处设有转轴,试管槽的形状也为扇形体,试管槽与转轴活动连接,相邻两个试管槽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为圆弧形,且隔板上设有与试管槽的底部外圆弧相配合的凹槽。试管槽底部扣在隔板的凹槽内,形成传送轨道结构,试管槽沿着隔板运动,实现试管槽的开闭。所述试管槽有5个,且试管槽之间相互平行。所述试管孔至少有10个,且试管孔呈扇形分布。所述隔板的宽度为试管槽的高度的1/21/5。所述试管槽的圆弧长度等于或大于隔板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整体为一个扇形体,设置了多个试管槽,试管槽用于放置试管,试管槽可实现打开与关闭,当我们所需的试管较多时,本实用新型即可实现试管的放置,这样不仅占地小,而且更便于操作,同时还不容易产生混淆,保证影响实验的可靠性。(2)本实用新型在相邻两个试管槽之间设置了隔板,隔板上设有与试管槽的底部外圆弧相配合的凹槽,这样使得试管槽在开闭的过程中更省力,更稳定。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对应的附图标记为1、盒体,2、试管槽,3、转轴,4、试管孔,5、隔板,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盒体I以及设置在盒体I内的试管槽2,试管槽2至少有两个。 本实施例的盒体I的形状为空心的扇形体,且盒体I的两直面的相交处设有转轴3。本实施例的试管槽2内设有试管孔4,试管槽2的形状也为扇形体,试管槽2与转轴3活动连接。本实施例的相邻两个试管槽2之间设有隔板5,隔板5为圆弧形隔板5上设有与试管槽2的底部外圆弧相配合的凹槽6,在试管槽2的开闭过程中,试管槽2的底部外圆弧就沿着轨道运动,使试管槽2的开闭稳定、省力。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试管槽2有5个,且试管槽2之间相互平行。本实施例的试管孔4至少有10个,且试管孔4呈扇形分布。本实施例的隔板5的宽度为试管槽2的高度的1/2 4/5。本实施例的试管槽2的圆弧长度等于或大于隔板5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试管槽2旋出盒体1,试管槽2沿着隔板5上的凹槽6慢慢打开,然后根据需要将试管放于试管槽2内,接着将试管槽2旋入盒体I,完成试管的存放。如上所述,则能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带有轨道结构的层状试管盒,包括盒体(I)以及设置在盒体(I)内的试管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槽(2 )至少有两个,试管槽(2 )内设有试管孔(4),所述盒体(I)的形状为空心的扇形体,且盒体(I)的两直面的相交处设有转轴(3),试管槽(2)的形状也为扇形体,试管槽(2)与转轴(3)活动连接,相邻两个试管槽(2)之间设有隔板(5),所述隔板(5)为圆弧形,且隔板(5)上设有与试管槽(2)的底部外圆弧相配合的凹槽(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轨道结构的层状试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槽(2)有5个,且试管槽(2)之间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轨道结构的层状试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孔(4)至少有10个,且试管孔(4)呈扇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轨道结构的层状试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的宽 度为试管槽(2)的高度的1/2 4/5。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轨道结构的层状试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槽(2)的圆弧长度等于或大于隔板(5)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有轨道结构的层状试管盒,包括盒体(1)以及设置在盒体(1)内的试管槽(2),试管槽(2)至少有两个,试管槽(2)内设有试管孔(4),盒体(1)的形状为空心的扇形体,且盒体(1)的两直面的相交处设有转轴(3),试管槽(2)的形状也为扇形体,试管槽(2)与转轴(3)活动连接,相邻两个试管槽(2)之间设有隔板(5),隔板(5)为圆弧形,隔板(5)上设有与试管槽(2)的底部外圆弧相配合的凹槽(6)。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实现占地小,使试管不容易产生混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同时还能使试管盒的开闭更省力。
文档编号B01L9/06GK202555314SQ20122023921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廖成斌, 邹学刚 申请人: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