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滴加料与反应底料混合均匀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8522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使滴加料与反应底料混合均匀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反应用容器,尤其是一种化工反应釜。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反应釜是采用的一般的结构设计,其包括一具有容腔的釜体、一固定在釜体上的釜盖、一个配置在釜盖上的搅拌装置和一设在釜盖上的动力传动机构。在该釜盖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料口,在该釜体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出料口,该搅拌装置受该动力传动机构作用而能够转动,以对反应釜内装有的反应原料进行搅拌,作为内循环来进行化学反应,实现原材料化学反应的均匀性。然而传统的反应釜,较为适合事先将全部的反应原料放入该釜体内,再进行边搅拌边加热的反应过程,而对于一些对反应原料的加入工序和加入量有特殊要求的化学反应并不适合。例如,聚羧酸减水剂等生产工艺等过程中,反应原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事先置于反应釜内的底料部分,另一部分为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加入的滴加料部分。一般过程是于反应釜内先行加热该底料,使底料的温度参数等达到标准后,再改变加热的功率,同时缓慢地将少量的滴加料至釜体内,与底料混合均匀而进行反应。对于这一类的化学反应情形,传统的反应釜结构不能将底料和滴加料进行有效的均匀混合,以至于影响釜内原材料化学反应的均匀性和效率,导致最终产品性能下降。现有的带有外循环的反应釜,一般都是为了热量交换而设置,且结构复杂。如授权公告号 CN201850235U、CN2254447Y、CN201558700U、CN202136968U、CN201086013Y 等实用新型专利中,为了加快反应釜内散热而在反应釜外加带有散热装置的外循环。授权公告号CN2522163Y的实用新型专利则是为了给部分原料加热而设置外循环。CN201190150Y则是在炼油领域中用于氢气重新布气用的外循环。本实用新型则是一种为少量滴加料与反应釜底料混合均匀的反应釜,该反应釜设置外循环管道,结构简单,安装和操作方便。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使滴加料与反应底料混合均匀的反应釜,该反应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尤其适用于合成工艺中有少量滴加料的产品大规模生产。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反应釜体,具有上盖及底部,该上盖上安装有该搅拌桨,该搅拌桨的一端与一个电机连接,该搅拌桨的另一端伸入至釜体内部;其中,该上盖上设有至少一个滴加料桶,该滴加料桶与该釜体内部连通,且于连通处设有阀门;该上盖与该底部之间连设有一个外循环管道,该外循环管道的两端均与该釜体内部连通,该底部设有一个出料管。所述的反应釜,其外循环管道上设有一个外循环泵。所述的反应釜,其外循环管道上,位于该底部与该外循环泵之间设有一个阀门。所述的反应釜,其上盖设有两个以上的滴加料桶,所述滴加料桶等间距分布设于该反应釜体上盖。所述的反应釜,其上盖上另设有一个进料口。[0010]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是由反应釜体、滴加料桶、外循环管道及外循环泵组成,反应釜底料经打开上盖或直接通过进料口加入到釜体内,而滴加料放在滴加料桶中,开始滴加时,开启外循环泵,使反应釜底料由反应釜底部流出,经外循环管道、外循环泵从反应釜顶部流入,这样反应釜底料在搅拌桨形成的内循环和外循环系统形成的外循环共同作用下与滴加料充分混合,使合成产品分子量更加均匀,较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性能,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反应过程中,需要向底料缓慢滴入少量滴加料以进行混合反应的情形。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克服了现有普通反应釜只有搅拌桨搅拌时造成原料内循环存在死角的缺点,可有效的把滴加料与反应釜底料混合均匀,使反应釜内各处温度更加接近产品生产工艺设定值,实现化学反应的可控性,从而较大幅度提高产品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滴加料桶I,第二滴加料桶2、电机3,反应釜体4,搅拌桨5,外循环管道6,出料管7,外循环泵8,反应釜底料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便于理解,但保护范围并不以此为限。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使原料混合均匀带外循环的反应釜由第一滴加料桶1,第二滴加料桶2、电机3,反应釜体4,搅拌桨5,外循环管道6,出料管7,外循环泵8等组成。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产品生产时,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步骤1、关掉反应釜底出料管7,开动电机3开始使搅拌桨5开始搅拌,并将需要加入釜内的原料按照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加入釜内,通称反应釜底料9 ;2、关掉第一滴加料桶1、第二滴加料桶2的下阀门,将需要滴加的原料分别加入第一滴加料桶1、第二滴加料桶2,两个加料桶对称设置于上盖,根据产品生产工艺需要滴加料桶可以增加或减少;3、反应釜内温度等参数达到产品生产工艺规定要求后,开启滴加料桶下阀门,第一滴加料桶1、第二滴加料桶2内的原料开始滴加至釜内,打开外循环泵8,釜底料经外循环管道6从反应釜底部流出,至反应釜顶部流入,实现产品生产的外循环。4、生产完成后,关闭外循环泵8,并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要求,从出料管7出料。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实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典型技术方案并非唯一方案;除上述实施方案之外的其它等同技术方案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使滴加料与反应底料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包括:一个反应釜体,具有上盖及底部,该上盖上安装有该搅拌桨,该搅拌桨的一端与一个电机连接,该搅拌桨的另一端伸入至釜体内部;其特征在于: 该上盖上设有至少一个滴加料桶,该滴加料桶与该釜体内部连通,且于连通处设有阀门;该上盖与该底部之间连设有一个外循环管道,该外循环管道的两端均与该釜体内部连通,该底部设有一个出料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滴加料与反应底料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该外循环管道上设有一个外循环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滴加料与反应底料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该外循环管道上,于该底部与该外循环泵之间设有一个阀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滴加料与反应底料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其上盖设有两个以上的滴加料桶,所述滴加料桶等间距分布设于该反应釜体的上盖。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滴加料与 反应底料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该反应釜体的上盖上另设有一个进料口。
专利摘要一种使滴加料与反应底料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包括一个反应釜体,具有上盖及底部,该上盖上安装有该搅拌桨,该搅拌桨的一端与一个电机连接,该搅拌桨的另一端伸入至釜体内部;其中该上盖上设有至少一个滴加料桶,该滴加料桶与该釜体内部连通,且于连通处设有阀门;该上盖与该底部之间连设有一个外循环管道,该外循环管道的两端均与该釜体内部连通。将滴加料放在滴加料桶中,开始滴加时,开启外循环泵,使反应釜底料由反应釜底部流出,经外循环管道、外循环泵从反应釜顶部流入,这样反应釜底料在搅拌桨形成的内循环和外循环系统形成的外循环共同作用下与滴加料充分混合,使合成产品分子量更加均匀,较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性能。
文档编号B01J19/18GK202909715SQ2012203580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
发明者马临涛, 王少江, 纪国晋, 陈改新, 鲁一晖, 计涛, 刘晨霞, 刘艳霞, 李曙光, 王荣鲁, 赵妍, 冯炜 申请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马临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