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的砂滤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270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结构改良的砂滤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砂滤缸。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软化水制造、纯水制造以及生活饮用水处理系统中,绝大部分工艺中都会使用到多介质砂滤缸或者活性炭砂滤缸,而现有的多介质砂滤缸或者活性炭砂滤缸一般只设置有进水口和产水口,待处理的源水经进水口进入到砂滤缸内,再流经多层过滤介质层,最后通过产水口收集产水。但是目前的饮用水过滤处理设备的砂滤缸只设置有进水口和产水口,当进水流速过快时,水流从一个产水口收集,会导致产水口收集水时出现湍流和乱流的现象,且悬浮物、胶体物及其它异物会随着湍流和乱流混入产水中,造成产水过滤效果差,不能彻底地除去水中的杂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过滤效果的结构改良的砂滤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改良的砂滤缸,包括缸体、进水管及产水管,所述进水管、所述产水管分别与所述缸体连接,还包括设置于缸体内部的上布水器及下布水器,所述上布水器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下布水器与所述产水管连接,所述下布水器包括集水器及集水管,所述集水器与产水管连接,所述集水管与集水器连接,所述集水管设置有若干个疏水口。其中,所述疏水口的长度为20-30mm,所述疏水口的宽度为0.02-0.03mm。其中,所述疏水口的长度为25mm,所述疏水口的宽度为0.025mm。其中,所述集水管为四根,所述四根集水管均匀地分布于集水器的周围。其中,所述集水管为八根,所述八根集水管均匀地分布于集水器的周围。其中,所述上布水器包括进水支管和上布水管,所述进水支管与进水管连接,所述上布水管与进水支管连接。其中,所述上布水器包括两根上布水管,所述两根上布水管分别连接于所述进水支管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改良的砂滤缸,在使用过程中,待处理的源水经上布水器的出水口流出,水流由上而下均匀流过过滤介质层,最后经下布水器设置的集水管收集汇聚,由于集水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疏水口,水流分成众多的小支流由疏水口进入集水管,收集产水时能有效地避免湍流和乱流的现象,避免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及其它异物进入集水管,使产水混浊度小于1NTU,提高了产水的过滤效果。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I 一缸体2—上布水器3—下布水器11一进水管12—产水管21—进水支管22—上布水管 31—集水器32—集水管321—疏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改良的砂滤缸,包括缸体1、进水管11及产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所述产水管12分别与所述缸体I连接,还包括设置于缸体I内部的上布水器2及下布水器3,所述上布水器2与所述进水管11连接,所述下布水器3与所述产水管12连接,所述下布水器3包括集水器31及集水管32,所述集水器31与产水管12连接,所述集水管32与集水器31连接,所述集水管32设置有若干个疏水口 321。在使用过程中,待处理的源水从进水管11进入到上布水器2,然后从上布水器2的出水口流出,源水由上而下均匀地流过过滤介质层,再经下布水器3设置的集水管32收集汇聚到集水器31,由于集水管32设置有若干个疏水口 321,水流分成众多的小支流由疏水口 321进入集水管32,收集产水时能有效地避免湍流和乱流的现象,避免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及其它异物进入集水管32,使产水的混浊度小于1NTU,提高产水的过滤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疏水口 321的长度为20_30mm,所述疏水口 321的宽度为
0.02-0.03_。经过试验,采用此尺寸结构的疏水口 321,水流分成众多的小支流时,各小支流与疏水口 321具有较好的接触面积,各小支流的流速更稳定、均匀,能更好地降低湍流和乱流的现象,过滤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疏水口 321的长度为25mm,所述疏水口 321的宽度为0.025mm。当所述疏水口 321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25mm和0.025mm时,其过滤悬浮物、胶体物以及其他异物的效果最好,使得产水混浊度小于1NTU,产水量每小时能达60吨,且整体水流速度保持小于每分钟10米。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管32为四根,所述四根集水管32均匀地分布于集水器31的周围。四根集水管32均匀地分布在集水器31的四周,使得集水管32与水流的接触均匀,便于收集产水。优选的,所述集水管32为八根,所述八根集水管32均匀地分布于集水器31的周围。当集水管32为八根并均匀分布与集水器31的四周时,其与水流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均匀,能有效地避免收集产水时出现湍流和乱流现象。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布水器2包括进水支管21和上布水管22,所述进水支管21与进水管11连接,所述上布水管22与进水支管21连接。待处理的源水从进水管11流经进水支管21,再流经上布水管22,并从上布水管22流出到过滤介质层。[0030]优选的,所述上布水器2包括两根上布水管22,所述两根上布水管22分别连接于所述进水支管21的两端。当两根上布水管22分别连接于进水支管21的两端时,其能使源水由上而下均匀地流过过滤介质层,防止水流速度过大冲击过滤介质层。当向产水管12通水时,水由下布水器3进入缸体I内,水流由下往上均匀流经过滤介质层,将截留在过滤介质层上的异物冲出,再由上布水器2收集从进水管11排出到缸体I外,反洗过程中能使水流量控制在每小时80吨,水流速为每分钟15米,达到很好的反洗效果。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改良的砂滤缸,包括缸体、进水管及产水管,所述进水管、所述产水管分别与所述缸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缸体内部的上布水器及下布水器,所述上布水器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下布水器与所述产水管连接,所述下布水器包括集水器及集水管,所述集水器与产水管连接,所述集水管与集水器连接,所述集水管设置有若干个疏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砂滤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口的长度为20-30mm,所述疏水口的宽度为0.02-0.0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砂滤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口的长度为25mm,所述疏水口的宽度为0.0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砂滤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为四根,所述四根集水管均匀地分布于集水器的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砂滤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为八根,所述八根集水管均匀地分布于集水器的周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砂滤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布水器包括进水支管和上布水管,所述进水支管与进水管连接,所述上布水管与进水支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砂滤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布水器包括两根上布水管,所述两根上布水管分别连接于所述进水支管的两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砂滤缸,包括缸体、进水管及产水管,所述进水管、所述产水管分别与所述缸体连接,还包括设置于缸体内部的上布水器及下布水器,所述上布水器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下布水器与所述产水管连接,所述下布水器包括集水器及集水管,所述集水器与产水管连接,所述集水管与集水器连接,所述集水管设置有若干个疏水口。本实用新型由于集水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疏水口,水流分成众多的小支流由疏水口进入集水管,收集产水时能有效地避免湍流和乱流的现象,避免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及其它异物进入集水管,使产水混浊度小于1NTU,提高了产水的过滤效果。
文档编号B01D24/28GK202942695SQ201220507439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林勤, 刘润明, 王庆棠 申请人:东莞日之泉蒸馏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