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剂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866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试剂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剂瓶,特别是关于一种将粉状试剂和液体试剂同时分装的试剂瓶,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
背景技术
在医学诊断行业,往往需要借助试剂的检测结果来诊断病情,如隐血试剂。出于准确性及稳定性的考虑,通常粉末状固体试剂和水状液体试剂均单独存放,在使用时再将其混合溶解。因此,配制之前需要先将固、液两者分别装于不同容器,配制时再转移其中的一种试剂到另一试剂中。现有转移的方法有:1、用移液器将液体吸取到固体中;2、将固液两瓶口对接,再将固体倒入液体瓶中。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缺陷:操作不方便;容易泄露造成取样误差;容易受到其它污染;试剂本身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也有可能造成对外污染。因此,现有技术中没有发现一种能将固、液试剂可独立分装在同一容器中,使用时在容器内部发生固、液混合的试剂容器。
发明内容因此,为解决固、液试剂可以同时分装于同一容器,使用时再混合,又不会造成试剂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试剂瓶,该试剂瓶可同时分别容纳粉状试剂和液体试剂,使用时可在瓶体内部现时混合,避免了试剂损失,也避免了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试剂瓶,由五个部分组成:瓶体、内盖、内盖插管、内盖套、顶盖,其特征在于:在瓶体的瓶口处具有外螺纹,且盛装液体后瓶口由防水膜密封;内盖内侧具有上小下大的通心空腔,且在空腔底部带有内螺纹,与瓶体连接;内盖外部具有凸缘,与内盖套连接;内盖插管活动地插在内盖顶部通心空腔中,内盖插管自顶部中心至中间某位置具有中心孔,底端为盲端,且带有朝下的尖刺,在内盖插管的壁上,开设有与中心孔相通的径向通孔,和不与中心孔相通的储粉槽;内盖套包括下部的可撕条和上部的固定套,可撕条可撕拆,固定套内壁上具有卡口,卡套在所述内盖的凸缘上;顶盖扣盖在内盖套的顶部。撕掉所述可撕条的情况下,内盖套连同顶盖可沿内盖上下滑动,向上止于内盖的凸缘处,向下止于内盖的盖座处。进一步地,内盖的凸缘上对应的两侧为平行边,对应的另外两侧具有缺口,稍加倾斜便可从所述内盖套的卡口中取出。内盖插管上的径向通孔与储粉槽都设置在临近尖刺的地方。在顶盖的内顶部,具有与内盖插管大小相当的限位槽。瓶体为软质塑料制成,内盖、内盖插管、内盖套、顶盖均为硬质塑料制成。防水膜可以为铝合金复合膜,或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复合膜,或锡纸。顶盖通过卡扣或螺纹连接在内盖套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将固液混装在同一瓶中,而且使用时只需简单的操作,便可将固体粉末充分溶于液体中,固液混合完全在一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混合中可能存在的加量不准,泄露,污染,混合不充分,混错等风险。2、瓶体与内盖之间由螺纹连接,能够避免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存在的泄露、污染风险。3、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盖和内盖套、顶盖两级封闭,加强了保护。4、在内盖套上设置可撕条,使用时撕掉可撕条,压下内盖,可带动内盖插管向下运行,穿破防水膜与液体混合,混合过程均在内部进行,无污染。5、内盖插管紧密插设在内盖上,使用时只有挤压瓶体使液体通过通孔才能流出,流量可控,是一很实用的固液混合器皿。

图1是试剂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瓶体与内盖组合的示意图;图3是瓶体、内盖、内盖插管组合的示意图;图4是瓶体、内盖、内盖插管、内盖套组合的不意图;图5是瓶体、内盖、内盖插管、内盖套、顶盖完整组合的示意图;图6是将内盖套下部的可撕条撕下来的变化过程示意图;图7是按压顶盖,推动内盖套及内盖插管下行的变化示意图;图8是摘掉顶盖,显露出内盖插管高度的示意图;图9是再次盖上顶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试剂瓶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瓶体1、内盖2、内盖插管3、内盖套4、顶盖5。瓶体I包括下部的瓶身101和上部的瓶颈102,瓶颈和瓶身之间形成有瓶肩103。瓶颈102顶部具有瓶口 104,同时瓶颈102外壁具有外螺纹。瓶口 104可用防水膜密封。内盖2套设在瓶颈102外围,下端在瓶肩103处被止住。内盖2呈“凸”字形,包括底部的盖座201和顶部的盖头202,内盖2里部具有上大下小的通心空腔,并且在内壁上具有内螺纹,配装时通过螺纹与瓶颈102连接,盖座201与瓶肩103接合。内盖插管3活动地插设在盖头202的通心空腔上。在内盖2的外部上端,具有凸缘204,凸缘上对应的两侧缺口 206,与缺口垂直的另外对应的两侧为206。内盖插管3自顶部中心至中间某位置,具有中心孔301,底端为盲端。在盲端的底部带有朝下的尖刺302,可将防水膜刺破。在内盖插管3的壁上,开设有与中心孔301相通的径向通孔303;进一步地,在内盖插管3的壁上,还开设有并不与中心孔301相通的储粉槽304。径向通孔303与储粉槽304都设置在临近尖刺302的地方,且储粉槽304在下(更临近尖刺),径向通孔303在上。在内盖2的外围套设有内盖套4,内盖套4包括下部的可撕条401和上部的固定套402。在初始状态下可撕条401与固定套402联接为一体,使用时从固定套402上撕下来。固定套402内壁上具有卡口,内盖上的凸缘203卡装在卡口上。同时,对于固定套402来讲,由于撕掉了可撕条401,固定套402下部也具有活动空间,压下顶盖5后,固定套402锁死在凸缘203上,起到一次性的保护作用。在内盖套4的顶端具有锁定槽403,顶盖5端口处也具有相应的卡扣,扣到内盖套4上,实现锁紧连接。在顶盖5的内顶部,具有与内盖插管3大小相当的限位槽。上述的顶盖5与内盖套4也可以为螺纹连接。上述的瓶颈102外壁上的外螺纹可以有两级,内盖2内壁上的内螺纹与之对应设置。上述的防水膜可以为铝合金复合膜,或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复合膜,或锡纸。上述的瓶体I为软质塑料制成,内盖2、内盖插管3、内盖套4、顶盖5均为硬质塑料制成。综合所述,瓶体I连接内盖2,内盖插管3插设在内盖2上,内盖套4套设在内盖2夕卜,顶盖5盖在内盖套4上,由此实现整个试剂瓶的完整转配。图2 图5体现了逐级装配过程(图中展示了内部透视结构),图2表示将内盖2旋接在瓶体I上;图3是表示在图2基础上,将内盖插管3插在内盖2上;图4是表示在图3基础上,将内盖套4套在外面;图5是表示在图4基础上,将顶盖5扣在内盖套4上,形成一个完整密封的试剂瓶。试剂瓶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6 9所示,此试剂瓶是适用于液体和粉末混合的,试剂瓶密封装配前,先在瓶体I中装入液体并将瓶口密封;在内盖插管3壁上的储粉槽304内装入药粉。然后按照图2 图5逐级装配,此时内盖插管3不触及瓶口的防水膜,药粉存储在储粉槽304中,槽的开口被内盖2的壁挡住药粉流不出来,液体与药粉实现分隔包装。当配制试剂时,首先把可撕条401撕掉,然后向下压顶盖5,内盖插管3随之下行,端部的尖刺将防水膜扎破,内盖插管3随之下行,下端插入到瓶体中,储粉槽304脱离内盖2的限制,药粉掉到瓶中。然后摇匀液体与药粉的混合液,使用药水时,摘掉顶盖5,挤压瓶体1,使混合液由内盖插管3的径向通孔303及中心孔301挤出。不用时,将顶盖5盖上。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权利要求1.一种试剂瓶,由五个部分组成:瓶体、内盖、内盖插管、内盖套、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体的瓶口处具有外螺纹,且盛装液体后瓶口由防水膜密封; 所述内盖里部具有上小下大的通心空腔,且在空腔底部带有内螺纹,与所述瓶体连接,所述内盖外部上端具有凸缘,下端具有盖座; 所述内盖插管活动地插在内盖顶部通心空腔中,所述内盖插管自顶部中心至中间某位置具有中心孔,底端为盲端且带有朝下的尖刺,在内盖插管的壁上,开设有与中心孔相通的径向通孔,和不与中心孔相通的储粉槽; 所述内盖套包括下部的可撕条和上部的固定套,可撕条可撕拆,固定套内壁上具有卡口,卡套在所述内盖的凸缘上; 所述顶盖盖在内盖套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撕掉所述可撕条的情况下,所述内盖套连同顶盖可沿内盖上下滑动,向上止于内盖的凸缘处,向下止于内盖的盖座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的凸缘上对应的两侧具有平行边,另外对应的两侧具有缺口,稍加倾斜便可从所述内盖套的卡口中取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插管上的径向通孔与储粉槽都设置在临近尖刺的地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盖的内顶部,具有与内盖插管大小相当的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体为软质塑料制成,内盖、内盖插管、内盖套、顶盖均为硬质塑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膜可以为铝合金复合膜,或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复合膜,或锡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通过卡扣或螺纹连接在内盖套的顶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剂瓶,包括瓶体,与内盖螺纹连接,内盖里部具有通心空腔,外部上端具有凸缘,下端具有盖座;内盖插管插在内盖顶部,内盖插管自顶部至中间某位置具有中心孔,底端带有尖刺,在内盖插管的壁上,开设有与中心孔相通的径向通孔,和不与中心孔相通的储粉槽;内盖套包括下部的可撕条和上部的固定套,固定套卡套在内盖的凸缘上;顶盖扣盖在内盖套的顶部。在可撕条撕掉的情况下,内盖套连同顶盖可沿内盖上下滑动,挤压内盖插管向下运行。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将固液分装在同一瓶中,而且使用时只需简单的操作,便可将固液混合,且完全在一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混合中可能存在的加量不准,泄露,污染,混合不充分,混错等风险。
文档编号B01L3/00GK202983700SQ20122075217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郭志强 申请人:郭志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