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056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机,属于除湿机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长期以来,除湿机都是采用具有除湿通路X和再生通路Y的结构,并且具有由电动机驱动的可旋转的吸湿转盘2。该除湿通路X借助于除湿风扇3将应除湿的空气(即除湿用空气)从外部导入除湿机I内,通过吸湿转盘2进行除湿,并将除湿后的空气排出。该再生通路Y使用于让吸湿转盘2再生的再生用空气得以循环,并不断将吸湿转盘2中的水分带出并冷凝成冷凝水。该再生通路Y具有驱动再生用空气封闭循环的再生风扇4,对通过吸湿转盘2之前的再生用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5,以及冷却通过吸湿转盘2之后的再生用空气并使其冷凝的冷凝用热交换器6。另外,在再生通路Y中设置有热回收用热交换器7,该热回收用热交换器7利用通过吸湿转盘2之后的再生用空气的高温,给通过吸湿转盘2之前的再生用空气加热,减少加热器5消耗的电力。吸湿转盘2容纳在转盘壳体31内,以给定的速度旋转。转盘壳体31分为除湿用开口部38和再生用开口部39,除湿用空气和再生用空气分别通过其中。除湿用开口部38介于除湿通路X的通路途中,沿着吸湿转盘2的转子旋转区域的给定角度范围开口。再生用开口部39介于再生通路Y的通路途中,沿着给定角度范围开口。

除湿用空气通过除湿通路X吸入除湿机I内时,通过除湿用开口部38,这时,由吸湿转盘2吸湿,进行除湿,然后将其排出到外部。另一方面,吸湿了吸湿转盘2的水分的部分通过吸湿转盘2的旋转从除湿用开口部38进入再生用开口部39,借此,并利用再生空气再生,使吸湿的水分发散。由吸湿转盘2发散后的水分变成水蒸气,并经过再生通路内部流动,由冷凝用热交换器6冷却,变成冷凝水后,向下滴到冷凝水托盘上,由贮水箱26收集起来。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除湿机,其热回收用热交换器7和冷凝用热交换器6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冷热空气在热交换器内不能充分地完成热交换,不利于再生用空气余热的回收。尤其是冷凝用热交换器6不能充分将再生用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出来。再生用空气经过吸湿转盘2后带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在现有除湿机中位于吸湿转盘2上方的热回收用热交换器7内就可能凝结成冷凝水并向下落回到吸湿转盘内,影响吸湿转盘的再生的效果。并且现有除湿机所使用的风扇没有任何减震措施,导致其旋转时震动较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除湿机,能够更好地实现除湿用空气与再生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
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除湿机,包括除湿风扇、再生风扇和吸湿转盘,在吸湿转盘的轴向一侧设有能量回收装置,该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和冷凝用热交换器,所述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内的热回收用管束的长度比冷凝用管束短,热回收用热交换器与冷凝用热交换器之间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包括框体,该框体呈圆盘状,其截面积与吸湿转盘相同。所述框体内设有隔板,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和冷凝用热交换器分别装入由隔板分隔出的空间内,并通过位于隔板上的连通孔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除湿机还具有第二除湿风扇壳体。所述第二除湿风扇壳体内设有抛物线形状的沟槽,以引导除湿用空气的流动。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湿风扇和再生风扇通过柔性连接固定在电机转轴上。所述柔性连接为通过橡胶圈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冷凝用热交换器和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均装入能量回收装置,该能量回收装置与吸湿转盘的前侧或后侧相对应,使再生用空气和除湿用空气能够在能量回收装置和吸湿转盘之间以较短的距离流动。由于冷凝用热交换器和热回收用热交换器与吸湿转盘之间有更大的相对面积,使得再生用空气和除湿用空气能够更充分的完成热交换。在实际生产中,本发明可以较为方便地通过增加冷凝用管束和热回收用管束的长度,来进一步增加热交换的表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现有的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安装在吸湿转盘上方,本发明的能量回收装置安装在吸湿转盘的前侧,避免了现有热回收用热交换器中产生的少量冷凝水回流到吸湿转盘中。本发明使用橡胶圈将电机轴与风扇之间的连接变成了弹性连接,减小了震动降低了噪音。


图1为现有除湿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除湿机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从前侧观察的本发明除湿机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本发明除湿机本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本发明除湿机中各个模块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平板部与吸湿转盘的后视图; 图7是本发明能量回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本发明能量回收装置、吸湿转盘与平板部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本发明除湿风扇、 排出装置以及第二除湿风扇壳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本发明除湿风扇和再生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同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说明书、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除了明确说明之外,相对于吸湿转盘2吸入除湿用空气的一侧称作“前”、“前面”、“前方”、“前侧”等。而相对于吸湿转盘2排出除湿用空气的一侧称作“后”、“后面”、“后方”、“后侧”等。将与前侧及后侧的平行侧称作“侧面”、“侧方”等。所有附图均以虚线箭头标出了除湿通路X的气流方向,实线箭头标出了再生通路Y的气流方向。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除湿机具有前盖21、后盖22以及除湿机本体30。前盖21和后盖22相互拼装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纵长横宽的框体,除湿机本体30就安装在该框体内。前盖21和后盖22的上部均开口,以容纳将除湿用空气排出的排出口 25。在前盖21的下方设置有贮水箱26,该贮水箱26用来贮存冷凝水。后盖22上设有将外部空气吸入除湿机的吸入口 24,吸入的气流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该吸入的气流为除湿用空气,因此将其流入的一侧定义为“前”,如图2下部的箭头标示。图3给出了从前侧观察的本发明除湿机的分解图。除湿机本体30面向后盖22的一面设有固定在平板部35前侧的能量回收装置67。能量回收装 置67下方是冷凝水托盘34。
如图4所示,除湿机本体30的最前面是能量回收装置67,该能量回收装置67安装在平板部35的前侧。平板部35具有可以容纳吸湿转盘2的前后贯通的空间,该空间内还有相应的支架以安装圆盘状的吸湿转盘2。在平板部35的后侧安装有第二除湿风扇壳体32b。第二除湿风扇壳体32b内设有前后贯通的容纳有除湿风扇3的空间,该容纳空间的形状大小均与吸湿转盘2相对应。第二除湿风扇壳体32b与其后方的第一除湿风扇壳体32a前后接合,将除湿风扇3以及与除湿风扇3同轴的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容纳于其中。在第一除湿风扇壳体32a的后侧还安装有第二再生风扇壳体33b。第二再生风扇壳体33b与其后方的第一再生风扇壳体33a前后接合并在其内部形成容纳空间,将再生风扇4容纳于其中。第二再生风扇壳体33b和第一除湿风扇壳体32a均沿着径向相对应的设有贯通的开口部,以方便驱动电机和再生风扇4的连接。第二除湿风扇壳体上方还安装有排出装置125。该排出装置125内部是上下贯通的排出口 25,排出口 25内还设有控制风向的叶片。图5展示了除湿机本体30相关部件接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平板部35内部具有前后贯通的空间,该空间容纳了圆盘状的吸湿转盘2。吸湿转盘2的框架内设有蜂窝状部件,该蜂窝状部件内保持有沸石、氧化硅胶、氯化锂、氯化钙等除湿剂。吸湿转盘2可绕其径向轴心以较慢的速度旋转(通常一分钟旋转I圈)。在平板部35的上方有一个加热孔42。经过加热的再生用空气从该加热孔42通过。而再生进气道40和再生排气道41从平板部35侧面通过。
图7展示了能量回收装置67的组成结构。该能量回收装置67包括了框体50。框体50是一个中空的圆环结构,中空的部分由三根隔板53分成相等的三个空间,其中两根隔板上还设有长方形的连通孔51。框体50内装有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和冷凝用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包括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和冷凝用热交换器。冷凝用热交换器由相同的两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分别装入框体50内的其他两个空间内。每个冷凝用热交换器由冷凝用管束47、一块冷凝前支持壁49和一块冷凝后支持壁46。冷凝前支持壁49比连通孔51的前边沿更加靠前,这样冷凝用管束47就能够覆盖连通孔51。热回收用热交换器由热回收用管束48、热回收前支持壁54和热回收后支持壁55组成。其中热回收用管束48比冷凝用管束47短。该热回收用热交换器装入与不含连通孔51的隔板相邻的一个空间内,其热回收前支持壁54刚好与连通孔51的后边沿对齐,使得热回收用管束48在连通孔51的后方,不会将其覆盖。热回收后支持壁55与冷凝后支持壁46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框体50的前方安装有前面罩44,该前面罩44与框体50相对应的也分为三个相等的部分。其中两个部分是前后贯通的,并与冷凝用热交换器相对应,另一个部分安装有挡板45。该挡板45挡住了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前方,形成了由热回收前支持壁54、挡板45、框体50和隔板53所围成的空间。该空间仅有一个出口,就是位于隔板53上的连通孔51。在框体50的侧面,与热回收用热交换器相对应的部分还开设有两个通孔,与冷凝用热交换器相对应的部分开设了一个通孔。位于框体50上部的通孔与加热腔52连通,加热腔52内安装有电加热器。再生进气道40通过位于框体50侧面的与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对应的通孔连接到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再生排气道41通过位于框体50侧面的与冷凝用热交换器对应的通孔连接到冷凝用热交换器。加热腔52与再生进气道40都是与热回收用热交换器的内部连通,也就是与热回收前支持壁54和热回收后支持壁55之间的部分连通。结合图4可以看到,能量回收装置67中框体50的截面积与吸湿转盘2的截面积是相同的,并且安装后两者是紧靠在一起。这样就缩短了再生用空气和除湿用空气在两者之间运动的距离,减少了再生用空气的热量在流动中的损失。同时这种圆盘状的能量回收装置67,其热交换的表面积大。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较为方便地通过增加冷凝用管束47和热回收用管束48的长度,来进一步增加热交换的表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能量回收装置67安装在吸湿转盘2的前侧,也可以避免热回收用热交换器中少量产生的冷凝水回流到吸湿转盘2中。
下面基于图8介绍本发明除湿机的工作原理。由背景技术可知,除湿机内的气体通路分为除湿通路X和再生通路Y。在图8中,以虚线箭头标出了除湿通路X的气流方向,实线箭头标出了再生 通路Y的气流方向。在除湿通路X中,首先除湿用空气从前方吸入到冷凝前支持壁46。由于挡板45的阻挡,除湿用空气不能进入热回收用热交换器,而只能通过位于框体内的冷凝前支持壁46后,进入冷凝用管束47内。在管内完成热交换后,除湿用空气从冷凝后支持壁46离开能量回收装置67。离开能量回收装置67的除湿用空气经过安装在平板部35内的吸湿转盘时,其水分被除湿剂吸走。值得注意的是,除湿用空气仅仅通过了与冷凝用热交换器相对应的吸湿转盘2部分,也就是三分之二的吸湿转盘2面积。干燥后的除湿用空气经过平板部35后的路径在下一段继续描述。在再生通路Y中,再生用空气由再生进气道40进入到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内,通过热回收用管束48的外表面与管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后的再生用空气温度提高,再通过位于加热腔52内的电加热器的加热后成为高温气体。该高温的再生用空气通过加热孔42进入导流罩59。在导流罩59的引导下,再生用空气向下流动并转向前方的吸湿转盘2。高温的再生用空气通过吸湿转盘2的另外三分之一的面积,使该部分吸湿转盘2内的水分被带走。通过吸湿转盘2之后的再生用空气经过热回收后支持壁55进入热回收用管束48内,与之前从再生进气道40进入的低温的再生用空气进行热交换。离开热回收用管束48后,再生用空气进入前述的由热回收前支持壁54、挡板45、框体50和隔板53所围成的空间,之后通过连通孔51进入到冷凝用热交换器。在冷凝用热交换器内,再生用空气通过冷凝用管束47的外表面与管内刚吸入的低温的除湿用空气进行热交换。失去热量的再生用空气温度进一步降低,其饱含的水汽也液化成冷凝水。冷凝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排水孔56滴入冷凝水托盘34,并汇集在贮水箱26中。经过冷凝后的再生用空气由再生排气道41离开能量回收装置67。
下面结合图9继续介绍除湿用空气的运动。上一段介绍了除湿用空气离开吸湿转盘2。之后经过第二除湿风扇壳体32b,除湿用空气进入除湿风扇3内。在除湿风扇的作用下,除湿用空气通过第二除湿风扇壳体32b—侧的沟槽60向上流动,经过位于排出装置125上表面的排出口 25离开除湿机。其中沟槽60的形状为了适应除湿用空气的抛物线流向,也做成抛物线状,并且上部开口较大。
除湿风扇3和再生风扇4都是同样的结构,本发明对这两个风扇也做了改进,下面结合图10描述。风扇本体61由位于其中心的电机轴带动旋转。现有的电机轴与风扇本体61之间是刚性连接,震动较大。本发明在电机轴外侧增加了橡胶圈64。电机轴再通过垫圈62和固定圈63固定在风扇本体61的中心。这样就把电机轴与风扇本体61之间的连接变成了弹性连接,减小了震动降低了噪·音。
权利要求
1.一种除湿机,包括除湿风扇(3 )、再生风扇(4)和吸湿转盘(2 ),其特征在于,在吸湿转盘(2)的轴向一侧设有能量回收装置(67),该能量回收装置(67)包括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和冷凝用热交换器,所述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内的热回收用管束(48)的长度比冷凝用管束(47)短,热回收用热交换器与冷凝用热交换器之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装置(67)包括框体(50),该框体(50 )呈圆盘状,其截面积与吸湿转盘(2 )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50)内设有隔板(53),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和冷凝用热交换器分别装入由隔板(53)分隔出的空间内,并通过位于隔板(53)上的连通孔(5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该除湿机还具有第二除湿风扇壳体(32b )。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除湿风扇壳体(32b)内设有抛物线形状的沟槽(60),以引导除湿用空气的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风扇(3)和再生风扇(4)通过柔性连接固定在电机转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为通过橡胶圈(64)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湿机,包括除湿风扇、再生风扇和吸湿转盘,在吸湿转盘的前\后侧设有能量回收装置,该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和冷凝用热交换器,所述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内的热回收用管束的长度比冷凝用管束短,热回收用热交换器与冷凝用热交换器之间通过位于隔板上的连通孔连通。该除湿机具有更高的热交换效率,并且较为方便地通过增加冷凝用管束和热回收用管束的长度,来进一步增加热交换的表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本发明使用橡胶圈将电机轴与风扇之间的连接变成了弹性连接,减小了震动降低了噪音。
文档编号B01D53/26GK103212277SQ20131015789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日
发明者赵彬, 王邻, 周庆寐, 韦开强, 陈传鑫, 张苇 申请人:南京铁旦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