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润滑油循环脱水智能精滤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4314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高效润滑油循环脱水智能精滤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高效润滑油循环脱水智能精滤机,包括进油管,总出油管,进油管与出油管间设有第一离心滤渣器,第一离心滤渣器连接有第一滤水机,所述第一离心滤渣器与第一滤水机间的管道中设有颗粒传感器,所述颗粒传感器连接有第一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输出两路管路,一路与第一滤水机连接,另一路与第二离心滤渣器连接,第二离心滤渣器的出油管与第一滤水机连接;所述第一滤水机与总出油管间的管路中设有水感应器,水感应器连接有第二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输出管路中一路与第二滤水机,另一路并入总出油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程度高,循环过滤,操作简单。
【专利说明】高效润滑油循环脱水智能精滤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设备领域,具体为高效润滑油循环脱水智能精滤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一些电厂(站)和化工单位使用的高效油净化器结构除水率太低了,有的用耐油漆处理,条件好的做碎化处理,但由于基层处理和磷化液质量问题,住住使箱体内锈蚀相当严重,有的大面积脱落。本来油中没有锈质,经这些设备使用后,反而造成油中含大量锈质,直接危害了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润滑油循环脱水智能精滤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高效润滑油循环脱水智能精滤机,包括进油管,总出油管,进油管与出油管间设有第一离心滤渣器,第一离心滤渣器连接有第一滤水机,所述第一离心滤渣器与第一滤水机间的管道中设有颗粒传感器,所述颗粒传感器连接有第一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输出两路管路,一路与第一滤水机连接,另一路与第二离心滤渣器连接,第二离心滤渣器的出油管与第一滤水机连接;所述第一滤水机与总出油管间的管路中设有水感应器,水感应器连接有第二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输出管路中一路与第二滤水机,另一路并入总出油管,所述第二滤水机得出油管也并入总出油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离心滤渣器与第二滤水机的输出管路上都设有电磁止回阀。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充分的将油中的渣滓和水过滤掉,而且避免了因滤芯失效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过滤失效,进而影响油品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程度高,循环过滤,操作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0]如图1所示的高效润滑油循环脱水智能精滤机,包括进油管1,总出油管9,进油管I与出油管9间设有第一离心滤渣器2,第一离心滤渣器2连接有第一滤水机6,所述第一离心滤渣器2与第一滤水机6间的管道中设有颗粒传感器3,所述颗粒传感器3连接有第一电磁换向阀4,所述电磁换向阀4输出两路管路,一路与第一滤水机6连接,另一路与第二离心滤渣器5连接,第二离心滤渣器5的出油管与第一滤水机6连接;所述第一滤水机6与总出油管9间的管路中设有水感应器10,水感应器10连接有第二电磁换向阀8,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8输出管路中一路与第二滤水机7,另一路并入总出油管9,所述第二滤水机7得出油管也并入总出油管9。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离心滤渣器5与第二滤水机7的输出管路上都设有电磁止回阀。
[001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高效润滑油循环脱水智能精滤机,包括进油管,总出油管,其特征在于:进油管与出油管间设有第一离心滤渣器,第一离心滤渣器连接有第一滤水机,所述第一离心滤渣器与第一滤水机间的管道中设有颗粒传感器,所述颗粒传感器连接有第一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输出两路管路,一路与第一滤水机连接,另一路与第二离心滤渣器连接,第二离心滤渣器的出油管与第一滤水机连接;所述第一滤水机与总出油管间的管路中设有水感应器,水感应器连接有第二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输出管路中一路与第二滤水机,另一路并入总出油管,所述第二滤水机得出油管也并入总出油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润滑油循环脱水智能精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心滤渣器与第二滤水机的输出管路上都设有电磁止回阀。
【文档编号】B01D36/02GK203620378SQ20132070865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李富, 李日明 申请人:李富, 李日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