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445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生物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生物过滤器制作领域。生物过滤器,包括一生物过滤容器,生物过滤容器上的进水口处连接有一进水系统,生物过滤容器上的出水口处连接有一出水系统,出水系统及进水系统为一由水泵驱动带单向阀的一体化自动阀门系统,生物过滤容器内设有具良好吸附力的PE滤珠浮床,生物过滤容器上设有一由上至下逐渐收拢的收束部,收束部设于生物过滤容器的中下部,前述进水口还连接有一排污系统,进水系统与排污系统受一控制器控制两者不同时切换连通至前述进水口。利用本实用新型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为一全自动控制过程,使用起来更为方便,且仅需消耗少量池水即可完成对PE滤珠浮床进行反冲洗。
【专利说明】生物过滤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生物过滤器制作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利用海棉或过滤网对游泳池或鱼缸内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后再循环使用,这样的过滤处理方式较为耗费人力物力,且操作起来较为不便。
[0003]现又出现有用于处理污水的生物过滤器,生物过滤器是一种利用其内的生物滤料对污水内的杂物进行吸附过滤处理的设备,而生物过滤器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需对其内的生物滤料的吸附表面进行反冲洗,为了对生物过滤器内的生物滤料进行反冲洗,现有的生物过滤器大多通过在其上设置反冲洗进水管及反冲洗出水管来实现,再通过从反冲洗进水管进水对生物滤料进行反冲洗,再通过反冲洗出水管将冲后的污水排出,结构复杂,且这样的反冲洗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还不易冲洗干净滤料床层。
[0004]另外,现有的生物过滤器对污水进行吸咐过滤处理时,常需人工控制打开及关闭各处阀门,使用起来不够方便,较为耗费人力。

【发明内容】

[0005]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过滤器,其结构简单,且能很好地清洗干净滤料床层,且更节约水资源。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过滤器,利用其对污水进行清洗时,不需要人工控制打开和关闭各处阀门,使用起来较为方便,节省人力。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生物过滤器,包括一生物过滤容器,生物过滤容器上分别设有出水口及入水口,进水口处连接有一进水系统,出水口处连接有一出水系统,所述生物过滤容器内设有具良好吸附力的PE滤珠浮床,所述生物过滤容器上设有一由上至下逐渐收拢的收束部,所述收束部设于生物过滤容器的中下部,前述进水口还连接有一排污系统,前述进水系统与排污系统受一控制器控制两者不同时切换连通至前述进水口。
[0009]依上述结构,所述的进水系统包括一水泵、一进水管道及一单向阀,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通过水泵与需过滤的水源连接,进水管道的另一端通过一受进水管道内的水流冲击即可通向前述进水口的单向阀与前述进水口连接,所述的排污系统包括一排污管道及一电磁阀,该排污管道通过电磁阀与前述进水口连接,所述的水泵与电磁阀受前述控制器控制联动切换。
[0010]依上述结构,所述的出水系统包括出水止回阀和出水管道,出水管道通过出水止回阀与前述出水口连接。
[0011 ] 依上述结构,所述的出水止回阀为一受水流冲击即可通向前述出水管道的单向阀。
[0012]依上述结构,所述的生物过滤容器上设有进气阀。[0013]依上述结构,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有防止PE滤珠浮床被排出生物过滤容器外的滤网。
[0014]与以往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实用新型中的生物过滤容器设有一收束部,若要对生物过滤容器内的PE滤珠浮床进行反冲洗,仅需关闭进水管道,打开排污阀门,再利用存留在生物过滤容器内的水带动PE滤珠浮床向收束部冲击而下即可实现反冲洗,收束部为由上至下逐渐收拢的结构,因而水带动PE滤珠浮床向收束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空间越来越小,水与PE滤珠浮床受到挤压越来越大,即可使得PE滤珠浮床在仅消耗少量池水的前提下很好地被冲洗,且可冲洗得较为干净。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道通过单向阀与进水口连接,出水口通过出水止回阀与出水管道连接,由于进水口处的单向阀为一受进水管道内的水流冲击即可通向进水口的单向阀,出水止回阀为一受水流冲击即可通向出水管道的单向阀,因而在利用本实用新型对污水进行处理时,仅需要打开水泵,水泵即可驱动进水口处的单向阀及出水口处的出水止回阀打开,而不需要人工对进水口及出水口的阀门进行控制,因而可实现全自动控制,使用方便,节省人力。再者,由于水泵及排污系统上的电磁阀由控制器控制实现联动切换,当水泵关闭时,排污系统上的电磁阀被联动打开,即可对生物过滤容器内的PE滤珠浮床进行反冲洗,而当水泵打开时,排污系统上的电磁阀被联动关闭,污水即可进入生物过滤容器内进行过滤处理。
[0016]【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过滤器,其包括有:一生物过滤容器1、PE滤珠浮床2、一进水系统3、一出水系统4及一排污系统5,生物过滤容器I内设有容置空间12,容置空间12内容置有PE滤珠浮床2,生物过滤容器I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出水口 13及进水口 14,生物过滤容器I设有由上至下逐渐收拢的收束部11,收束部11设于生物过滤容器I的中下部。
[0021]进水口 14分别与进水系统3及排污系统5连接,进水系统3包括有一单向阀31、进水管道32和水泵33,进水管道32的一端通过单向阀31与进水口 14连接,单向阀31为一受进水管道32内的水流冲击可通向进水口 14的阀门,进水管道32的另一端通过水泵33与需过滤的水源连接,排污系统5包括一电磁阀51及一排污管道52,所述排污管道52通过电磁阀51与进水口 14连接,电磁阀51与水泵33受一控制器控制实现联动切换,当水泵33关闭时,排污系统5上的电磁阀51被联动打开,即可对生物过滤容器I内的PE滤珠浮床2进行反冲洗,而水泵33开启时,电磁阀51被联动关闭,污水即可进入生物过滤容器I内进行过滤处理。
[0022]出水口 13上连接有一出水系统4,出水系统4包括一出水管道41及一出水止回阀42,出水管道41通过出水止回阀42与出水口 13连接,所述出水止回阀42为一受水流冲击可通向出水管道41的单向阀,出水管道41可连通至需用到过滤后的水的水池。
[0023]生物过滤容器I上设有进气阀6,以为生物过滤容器I内的水供气。
[0024]生物过滤容器I上的进水口 14和出水口 13处均设有防止PE滤珠浮床2被排出生物过滤容器I外的滤网。
[0025]当启动水泵33时,电磁阀51受控制器控制处于关闭状态,水泵33抽取污水进入进水管道32,进而驱动进水口 14处的单向阀31打开,污水进入生物过滤容器I的容置空间12内,单向阀31的设置使得污水无法倒流,污水进入生物过滤容器I内后,由于PE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而PE滤珠浮床2渐渐被污水移动至出水口 13,污水经PE滤珠浮床2吸附过滤除污后从出水口 13排出,从而驱动出水止回阀42打开,过滤除污后的水经出水管道41排出使用,生物过滤容器I上的进气阀6为容置空间12内的水供气,产生的气体供将PE滤珠浮床2与水的摩擦面积增大,进一步增强了去污能力。因而在利用本实用新型对污水进行处理时,仅需要打开水泵33,即可驱动进水口 14处的单向阀31及出水口 13处的出水止回阀42打开,而不需要人工对进水口 14及出水口 13处的阀门进行控制,因而可实现全自动控制,使用方便,节省人力。
[0026]而当关闭水泵33时,电磁阀51受控制器控制其打开,存留在生物过滤容器I内的水即会带动PE滤珠浮床2向收束部11移动,由于收束部11为由生物过滤容器I中由上至下逐渐收拢的结构,因而水在带动PE滤珠浮床2向收束部11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空间越来越小,水与PE滤珠浮床2受到的挤压越来越大,即可较好地完成对PE滤珠浮床2的反冲洗,反冲洗后的污水通过电磁阀51及排污管道52排出,生物过滤容器I上的进气阀6为容置空间12内的水供气,产生的气体供将PE滤珠浮床2与水的摩擦面积增大。这样的反冲洗的方式可使PE滤珠浮床2在仅消耗少量池水的前提下很好地被冲洗,且可冲洗得较为干净。另外,由于水泵33及电磁阀51受控制器联动控制,即可更好地实现自动化控制,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权利要求】
1.生物过滤器,包括一生物过滤容器,生物过滤容器上分别设有出水口及入水口,进水口处连接有一进水系统,出水口处连接有一出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容器内设有具良好吸附力的PE滤珠浮床,所述生物过滤容器上设有一由上至下逐渐收拢的收束部,所述收束部设于生物过滤容器的中下部,前述进水口还连接有一排污系统,前述进水系统与排污系统受一控制器控制两者不同时切换连通至前述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系统包括一水泵、一进水管道及一单向阀,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通过水泵与需过滤的水源连接,进水管道的另一端通过一受进水管道内的水流冲击即可通向前述进水口的单向阀与前述进水口连接,所述的排污系统包括一排污管道及一电磁阀,该排污管道通过电磁阀与前述进水口连接,所述的水泵与电磁阀受前述控制器控制联动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系统包括出水止回阀和出水管道,出水管道通过出水止回阀与前述出水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止回阀为一受水流冲击即可通向前述出水管道的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过滤容器上设有进气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有防止PE滤珠浮床被排出生物过滤容器外的滤网。
【文档编号】B01D24/28GK203591625SQ201320716991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张志勇, 舒震宇 申请人:东莞市翰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