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459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包括被动吸附单元和主动净化单元;被动吸附单元包括第一箱体及设置于第一箱体内的过滤材料,第一箱体的四周设置格栅;主动净化单元包括第二箱体及位于第二箱体内的风机、电源、控制单元、过滤筒及驱动过滤筒转动的动力机构,第二箱体的一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另一侧壁上设有出风口,风机设置于进风口处的第二箱体内,电源与风机、控制单元、动力机构连接为其提供电能;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转动连接在一起。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可对库房气体污染物进行有效吸附净化,去除有害气体,消除库房异味,特别适用于档案库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种类繁多但是浓度较低的现状。
【专利说明】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尤其涉及一种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档案是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它传承了文明、服务于社会,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文化遗产。在长期的保存保管过程中,档案载体材料容易受到空气污染物,如S02、NOx, O3等有害气体的侵蚀,老化分解而不能长久保存,无法流传于世。另一方面,档案库房由于建筑密闭、通风不良的特点,容易积聚多种污染气体,造成空气质量不佳。因而,净化档案库房空气,去除有害气体,改善库房空气质量,可以有效延长档案寿命。
[0003]目前我国档案库房还普遍缺乏适宜的空气净化设备,现有的中央空调空气净化系统仅针对颗粒物进行净化,绝大多数没有气体污染物的净化单元。然而气体污染物对档案的危害更甚。现有小型商用空气净化器,例如光催化空气净化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高压静电空气净化器等都有可能产生危害档案的臭氧(O3)及其它副产物,因而不适用于档案库房的空气净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档案库房局部及中小档案库房的空气净化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能够去除有害气体及空气中的颗粒物,从而利于档案的长久保存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包括被动吸附单元和主动净化单元;
[0006]所述被动吸附单元包括第一箱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的过滤材料,所述第一箱体的四周设置用于使所述过滤材料与外界相通的格栅;
[0007]所述主动净化单元包括第二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内的风机、电源、控制单元、多个过滤筒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过滤筒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第二箱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与设置所述进风口相对的所述第二箱体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的第二箱体内,所述电源与风机、控制单元、动力机构同时连接为其提供电能;
[0008]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转动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材料为活性炭、活性氧化铝或分子筛。
[0010]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筒为浸溃活性炭筒、活性氧化铝筒、分子筛筒或椰壳活性炭筒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1]作为优选,多个所述过滤筒在所述第二箱体内呈S形排布。
[0012]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处的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滤网。
[0013]作为优选,所述滤网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或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均为矩形状,构成所述第一箱体的侧壁通过螺栓可拆卸式连接,构成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也通过螺栓可拆卸式连接;转动连接的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转动至两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二箱体设置进风口的一侧壁相对。
[0015]作为优选,所述电源为充电电池或市政用电。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顶面上均设置有手柄。
[001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箱体上设置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液晶显示屏、风机开关及调速旋钮、电机调速旋钮、电机转向按钮和电机选择按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本实用新型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通过被动吸附单元和主动净化单元可对库房局部及微环境气体污染物进行有效吸附净化,去除有害气体,消除档案库房异味。特别适用于档案库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种类繁多但是浓度较低的现状。
[0020]2、本实用新型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所采用的活性炭滤材除了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如苯、甲醛、烷烃类等都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外,且对臭氧(O3)的去除也非常有效,对硫化氢(H2S)的去除效果也令人满意。实验表明,比表面积700m2/g的活性炭对S02、NO2 一次通过后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5%和90%,因此活性炭滤材可以去除库房空气中的大部分有
害气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的主动净化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的主动净化单元的内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的主动净化单元的第二箱体的顶面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被动吸附单元2-主动净化单元
[0027]3-连接件
[0028]101-第一箱体102-格栅
[0029]103-第一手柄104-第一螺丝
[0030]201-第二箱体202-风机
[0031]203-电源及控制单元204-浸溃活性炭筒
[0032]205-进风口206-出风口
[0033]207-隔挡208-滤网
[0034]209-活性氧化铝筒210-分子筛筒
[0035]211-椰壳活性炭筒212-第二手柄
[0036]213-第二螺丝214-温湿度传感器
[0037]300-控制面板301-液晶显示屏
[0038]302-风机开关及调速旋钮 303-电机调速旋钮[0039]304-电机转向按钮305-电机选择按钮【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4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采用主动净化和被动吸附相结合的空气净化方式,其包括被动吸附单元I和主动净化单元2,被动吸附单元I包括第一箱体101,主动净化单元2包括第二箱体201,第一箱体101和第二箱体201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第一箱体101和第二箱体201之间的角度可在O度至180度之间旋转,当然也可以将其设置为在O度至360度范围内旋转。实现第一箱体101和第二箱体201之间转动连接的连接件3可以是合页或转轴。当然,除了合页或转轴以外,能实现第一箱体101和第二箱体201之间转动连接的其他结构的连接件也是可以的。
[0042]具体地,如图 1所示,被动吸附单元I包括第一箱体101及设置于第一箱体101内的过滤材料(图中未示出),第一箱体101的四周设置用于使所述过滤材料与外界相通的格栅102。设置格栅102的目的是使档案库房内的空气通过格栅102进入到第一箱体101内,空气被过滤材料净化后再通过格栅102流动到档案库房。为了使空气能充分进出第一箱体101,实现对空气的有效过滤净化,格栅102开设的面积应越大越好。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箱体101为矩形状,矩形状的四个侧壁均开设有格栅102。由于第一箱体101在使用过程中放置在地面上,因此底面会与地面接触,因此无需在底面上开设格栅102,同时第一箱体101的顶面上也没有开设格栅102。
[0043]为了方便向第一箱体101内装卸过滤材料,继续结合图1,第一箱体101的其中至少一个侧壁通过第一螺丝104与第一箱体101连接,可以通过抽取的方式整体更换其中的过滤材料。另外,第一箱体101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一手柄103,方便提拉移动第一箱体101。
[0044]第一箱体101内的过滤材料可以为蓬松活性炭滤材,也可以为活性氧化铝滤材或分子筛滤材。但是,由于活性炭最经济有效,因此,优先选用活性炭滤材。第一箱体101内的过滤材料的风阻最好小于29.5Pa,以便空气流通渗入,利于被动吸附周围的有害气体。另外,被动吸附单元I内还可添加部分中等密度硅胶,可调节周围环境湿度同时吸附净化空气。
[0045]如图2和图3所示,主动净化单元2包括第二箱体201以及设置于第二箱体201内的风机202、电源、控制单元、多个过滤筒以及用于驱动过滤筒转动的动力机构。本实施例中将电源和控制单元整合在了一起,形成图2中的电源及控制单元203。电源可以为充电电池或市政的交流电。也就是电源具有直接插电和充电供电两种工作模式,使用方便灵活。电源与主动净化单元2内所有需要用电的部件连接并为其提供电能。本实施例中的动力机构可以采用直流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二箱体20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 205,与设置进风口 205相对的第二箱体201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 206,风机202设置于进风口 205处的第二箱体201内,风机202可以采用变频风机也可以用风机组,灵活调节风量。
[0046]继续结合图2和图3,过滤筒用于对由风机202送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过滤筒由金属网制成的筒壁及填充在筒壁内的滤材制成。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设置为了四个(当然也可以为任意数量的多个),过滤筒可以为浸溃活性炭筒、活性氧化铝筒、分子筛筒或椰壳活性炭筒。多个过滤筒可以采用同一种,也可以采用不同种的组合。例如,四个过滤筒都采用浸溃活性炭筒。本实施例中的四个过滤筒采用不同种的,即四个过滤筒分别为浸溃活性炭筒204、活性氧化铝筒209、分子筛筒210和椰壳活性炭筒211。四个过滤筒可以排成一直排,但为了提高过滤效果,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四个过滤筒形成S形排布。为了防止风路短路,在第二箱体201对应三个过滤筒的位置设置了三个隔挡207,以使空气与过滤筒之间充分接触,防止空气不经过滤筒而直接排出。
[0047]如图2所示,出风口 206处的第二箱体201内设置有滤网208,滤网208可以对由过滤筒过滤后的空气进一步过滤,以除去颗粒物。另外,滤网208与出风口 206之间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214和/或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VOCs),以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检测,可监测滤材的寿命,当湿度持续超过70%或VOCs读数工作前后对比不变时,说明过滤筒的过滤效果不明显,需要及时更换滤材。
[0048]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箱体201上设置可以设置控制面板300,控制面板300上设置液晶显示屏301、风机开关及调速旋钮302、电机调速旋钮303、电机转向按钮304和电机选择按钮305,参见图4。电机转向按钮304用于控制过滤筒的旋转方向,电机转向按钮304按下时,过滤筒顺时针方向旋转,弹起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电机选择按钮按下时,电机工作,弹起时电机停止工作。本实施例中为每个过滤筒分别配备了一个直流电机,每个直流电机分别由一个电机选择按钮控制其启闭。当然,也可以用一个电机选择按钮同时控制四个过滤筒的旋转与停转,而且也可以采用一个电机同时驱动四个过滤筒旋转。
[0049]工作模式说明:风机开关及调速旋钮302,负责整个主动净化单元2的电源通断,并且可以调节风机202风量的大小;电机调速旋钮303,相当于一个可调电阻器,由四个过滤筒共用,调节它们的转速;电机转向按钮304则控制的是电机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向(图3中的浸溃活性炭筒204箭头所指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转动,而图3中活性氧化铝筒209箭头所指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转动,图3中上端和下端一排箭头所指的方向为空气的流动方向),如果四个过滤筒的四个电机选择按钮没有任何一个按下或者电机调速旋钮303没有开启,就是静止的,没有转向。为简化操作,多个过滤筒的转向一般保持一致性,即都顺时针转或都逆时针转。
[0050]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箱体201为与第一箱体201形状相同的矩形状。第二箱体201的顶面上设置有便于移动、提拉或摆放的第二手柄212。如图1所示,第二箱体201的至少一个侧壁通过第二螺丝213与第二箱体201可拆卸式连接,以方便更换过滤筒。如图1所示,连接件3设置在开设有进风口 205的侧壁的侧边上,以便被动吸附单元I和主动净化单元2转动至两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时(即两者呈180度时),第一箱体101的一侧壁(设置有格栅102)与进风口 205相对,被动吸附单元I可以充当主动净化单元2的预过滤器,从而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0051]工作原理:预处理的空气在风机202的作用下,通过进风口 205进入主动净化单元2内,手动调节风机开关及调速旋钮302,然后再手动调节电机调速旋钮303、电机转向按钮304和电机选择按钮305,以调节过滤筒的转速和转向,进入到主动净化单元2内的空气依次经过多个过滤筒204,使空气得到充分的吸附净化,然后再通过滤网208进一步对空气过滤后从出风口 206排出。在排出前经温湿度传感器和/或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VOCs)对空气进行检测,可监测滤材的寿命,通过液晶显示屏301实时显示测量读数,当湿度持续超过70%或VOCs读数工作前后对比不变时,液晶显示屏301报警提示及时更换滤材。判断过滤筒内滤材的寿命还可以通过在进风口 205和出风口 206处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判断两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差的变化来实现检测。
[0052]本实用新型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采用主动净化和被动吸附相结合的空气净化方式,被动吸附单元I接触空气面积大,但吸附速率慢,过滤材料寿命长,无电时,被动吸附单元I仍能发挥作用。主动净化单元2可控风机风量,含多组可旋转的过滤筒,其净化效率高,而且主动净化中多组可调转速的吸附材料筒,可根据库房污染气体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滤材。主动净化单元2工作时还可促进周围空气流动从而间接提高被动吸附单元I的吸附净化效果。被动吸附单元I内的过滤材料和主动净化单元2内的过滤筒均可灵活拆卸更换。通过二者之间可以在O度?180度(或更大)任意组合方式,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组合应用,可有效除去库房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且适用于档案库房的各种位置,特别是边、角等大型空调调节不到的地方。通过设在出风口的温湿度传感器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并显示净化器工作状态,合理判断滤材寿命,便于及时更换滤材。
[0053]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动吸附单元和主动净化单元; 所述被动吸附单元包括第一箱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的过滤材料,所述第一箱体的四周设置用于使所述过滤材料与外界相通的格栅; 所述主动净化单元包括第二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内的风机、电源、控制单元、多个过滤筒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过滤筒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第二箱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与设置所述进风口相对的所述第二箱体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的第二箱体内,所述电源与风机、控制单元、动力机构同时连接为其提供电倉泛; 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为活性炭、活性氧化铝或分子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为浸溃活性炭筒、活性氧化铝筒、分子筛筒或椰壳活性炭筒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过滤筒在所述第二箱体内呈S形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的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或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均为矩形状,构成所述第一箱体的侧壁通过螺栓可拆卸式连接,构成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也通过螺栓可拆卸式连接;转动连接的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转动至两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二箱体设置进风口的一侧壁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充电电池和市政用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顶面上均设置有手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档案库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上设置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液晶显示屏、风机开关及调速旋钮、电机调速旋钮、电机转向按钮和电机选择按钮。
【文档编号】B01D53/02GK203525533SQ201320724806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方志华, 马淑桂, 冯丽伟, 李玉民, 陶琴 申请人: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