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解氨回收精馏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722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碱解氨回收精馏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碱解氨回收精馏装置。一种碱解氨回收精馏装置,包括稀氨水罐、循环泵、第一预热器、精馏塔、再沸器、第二预热器、冷凝器、压缩机,所述精馏塔设置中部进料口,所述精馏塔底部设置所述再沸器,其中:所述稀氨水罐、循环泵、第一预热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预热器通过所述中部进料口连接所述精馏塔;所述第二预热器、冷凝器、压缩机依次连接,所述第二预热器连接所述精馏塔的塔顶。该装置可以简单、低成本的将碱解氨的副产物低浓度氨水加工成液氨,达到循环利用的良好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碱解氨回收精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碱解氨回收精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双甘膦(N -(膦酰基甲基)亚氨基二乙酸)是生产高效、低毒、广谱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中间体,也是农药、医药、橡胶、电镀、染料行业中重要中间体。在合成双甘膦过程中,亚氨基二乙腈碱解产出副产氨水,经过水吸收成氨水。但次吸收后的氨水具有浓度低、使用运输不方便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碱解氨回收精馏装置。
[0004]一种碱解氨回收精馏装置,包括稀氨水罐、循环泵、第一预热器、精馏塔、再沸器、第二预热器、冷凝器、压缩机,所述精馏塔设置中部进料口,所述精馏塔底部设置所述再沸器,其中:
[0005]所述稀氨水罐、循环泵、第一预热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预热器通过所述中部进料口连接所述精馏塔;
[0006]所述第二预热器、冷凝器、压缩机依次连接,所述第二预热器连接所述精馏塔的塔顶。
[0007]优选的,所述精馏塔塔顶还设置喷头、热交换管,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热交换管的进口端,所述喷头连接所述热交换管的出口端。
[000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碱解氨回收精馏装置可以简单、低成本的将碱解氨的副产物低浓度氨水加工成液氨,达到循环利用的良好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碱解氨回收精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1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部件如下:
[0011]1、稀氨水罐,2、循环泵,3、第一预热器,4、精馏塔,41、中部进料口,42、喷头,43、热交换管,5、再沸器,6、第二预热器,7、冷凝器,8、压缩机,9、液氨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一种碱解氨回收精馏装置,包括稀氨水罐1、循环泵2、第一预热器3、精馏塔4、再沸器5、第二预热器6、冷凝器7、压缩机8、液氨罐9。所述精馏塔4设置中部进料口 41,所述精馏塔顶部设置喷头42、热交换管43,所述精馏塔4底部设置所述再沸器5。[0014]所述稀氨水罐1、循环泵2、第一预热器3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预热器3通过所述中部进料口 41连接所述精馏塔4。所述第二预热器6、冷凝器7、压缩机8依次连接,所述第二预热器6连接所述精馏塔4的塔顶。所述再沸器5连接所述精馏塔4底部。所述压缩机8再连接所述精馏塔4塔顶的所述热交换管43的进口端,所述喷头42连接所述热交换管43的出口端。
[0015]碱解的二级氨经过吸收形成氨水,经由氨水储罐I经循环泵2、第一预热器3连续加进精馏塔4的中部进料口 41。进入塔中的物料在塔内开始传质传热的交换,重组分逐级往下运行,轻组分逐级往上运行。
[0016]底部再沸器5的气液组分均为水,经过蒸汽加热,有水的气相上升提供整塔的热源,有水的液体回到再沸器内,另有一定流量的水由再沸器排出。
[0017]塔顶的气液组分均为较纯的氨,气氨经过第二预热器6、冷凝器7,再经过压缩机8形成液氨,液氨的一部分作为回流。回流的液氨在热交换管43中被塔顶的高温气体加热,该高温气体同时被热交换管43降温、冷凝。被加热的回流的液氨再由塔顶喷头42淋下,另一路收集到液氨储罐9,形成产品。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碱解氨回收精馏装置,包括稀氨水罐、循环泵、第一预热器、精馏塔、再沸器、第二预热器、冷凝器、压缩机,所述精馏塔设置中部进料口,所述精馏塔底部设置所述再沸器,其中: 所述稀氨水罐、循环泵、第一预热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预热器通过所述中部进料口连接所述精馏塔; 所述第二预热器、冷凝器、压缩机依次连接,所述第二预热器连接所述精馏塔的塔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解氨回收精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塔塔顶还设置喷头、热交换管,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热交换管的进口端,所述喷头连接所述热交换管的出口端。
【文档编号】B01D3/14GK203648120SQ201320854507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李永芳, 徐东平, 王中奎 申请人:湖北汇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