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夹套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274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夹套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夹套反应釜,包括罐体(1)和设置在罐体外壁上的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包括上夹套(2)和下夹套(3),上夹套(2)和下夹套(3)上分别设置有进口和位于进口下方的出口,上夹套(2)的出口和下夹套(3)的进口连通。所述下夹套(3)呈螺旋状。所述下夹套(3)的出口处设置有疏水器。本实用新型在反应釜上设置二个独立的夹套系统,这样解决了夹套内液体流动短路问题,釜内物料受热均匀;同时上夹套的二次热源进入下夹套继续使用,达到降低蒸汽耗量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双夹套反应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夹套反应釜。
【背景技术】
[0002]化工工艺中夹套式传热合成反应工艺得到广泛的应用,其采用夹套式反应釜,通过对夹套通入蒸汽或热水或冷却水,实现对釜内的物料进行升温或降温。由于合成反应釜属于化学反应设备,需要根据反应工艺要求控制釜内物料的温度。现有技术中,反应釜的夹套层从上至下为一个整体,蒸汽或热水或冷却水进入夹套后形成液体流动短路现象,釜内物料受热不均匀,严重影响物料反应进程和反应控制效果,同时夹套排除的凝结水的温度过高,不利于能源节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夹套反应釜,所述的这种反应釜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釜温度控制不均匀和能源消耗高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双夹套反应釜,包括罐体(I)和设置在罐体外壁上的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包括上夹套(2 )和下夹套(3 ),上夹套(2 )和下夹套(3 )上分别设置有进口和位于进口下方的出口,上夹套(2)的出口和下夹套(3)的进口连通。
[0006]所述下夹套(3)呈螺旋状半管式结构。
[0007]所述下夹套(3)的出口处设置有疏水器。
[0008]本实用新型中将两个夹套层隔开设计,上夹套的出口和下夹套的进口相连,蒸汽从上夹套进入,流经上夹套后再进入下夹套层,然后通过疏水器排除凝结水,使得反应釜能适应均匀升温和节约蒸汽耗量的要求。
[0009]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在反应釜的上下部设置二个独立的夹套系统,这样解决了夹套内液体流动短路问题,釜内物料受热均匀;同时上夹套的二次热源进入下夹套继续使用,达到降低蒸汽耗量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1]其中反应釜-1,上夹套-2,下夹套-3,上夹套进口 -21,上夹套出口 -22,下夹套进口 -31,下夹套出口 -32。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包括罐体(I)和设置在罐体外壁上的夹套,所述夹套包括上夹套(2)和下夹套
(3),上夹套(2)和下夹套(3)上分别设置有进口和位于进口下方的出口,上夹套(2)的出口和下夹套(3)的进口连通。
[0014]所述下夹套(3)呈螺旋状。
[0015]所述下夹套(3)的出口处设置有疏水器。
[0016]本实用新型在反应釜的上下部设置二个独立的夹套系统,这样解决了夹套内液体流动短路问题,釜内物料受热均匀;同时上夹套的二次热源进入下夹套继续使用,达到降低蒸汽耗量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夹套反应釜,包括罐体(I)和设置在罐体外壁上的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包括上夹套(2)和下夹套(3),上夹套(2)和下夹套(3)上分别设置有进口和位于进口下方的出口,上夹套(2)的出口(22)和下夹套(3)的进口(31)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夹套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套(3)呈螺旋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夹套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套(3)的出口处设置有疏水器。
【文档编号】B01J19/00GK203764242SQ201420139918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6日
【发明者】夏正东, 李新春, 陈首忠 申请人:湖北省云梦华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