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883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塑料壳体,后面板、尼龙网初效过滤器,气相媒体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水膜过滤器,高压电极,离心风机,所述的塑料壳体上部设置有出风口和控制面板,背部上方开有传感器空气吸入口,传感器空气吸入口下设有传感器部件,背部下方连接后面板;后面板开有吸风口;后面板向前依次连接尼龙网初效过滤器,气相媒体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水膜过滤器,高压电极,离心风机,水膜过滤器位置下方有水槽;水槽的一端设置水泵,另一端设置托盘,托盘上有水桶。本实用新型采用多重过滤,有效去除室内颗粒污染物、气体污染物与生物污染物,可随时监测室内空气,及时调整空气净化器的工作状态,为人们提供一种舒适洁净的室内环境。
【专利说明】一种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用于净化室内空气,减少环境污染。

【背景技术】
[0002]人们一天中的工作、学习,吃饭、休息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进行,由于室外严重雾霾侵入室内,室内装修、建筑材料及电器等原因,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空气净化器作为一种解决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
[0003]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品种繁多,主要有机械过滤式、静电集尘式、光触媒式、低温等离子式等,机械过滤式能够过滤粉尘、异味、有毒气体和部分病毒等,但是风阻大,寿命低,净化效果是由风机功能与滤网质量决定的;静电集尘式能捕捉灰尘,但对异味气体的净化效果差,而且易产生臭氧,臭氧超过一定浓度对人体有害;光触媒式催化剂的微孔易被堵塞,净化效果不明显,价格昂贵;低温等离子式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可能会对人体有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净化器内置尼龙网初效过滤器,气相媒体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水膜过滤器,高压电极,离心风机;可以高效净化颗粒物如PM10、PM2.5 ;吸收并彻底氧化分解气态污染物,延长净化器寿命,可吸收0.3 μ m以上的颗粒污染物与易溶于水的气态污染物,又可高效吸收细菌病毒等,无二次污染,解决了现有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不理想,二次污染,寿命低等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塑料壳体,后面板、尼龙网初效过滤器,气相媒体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水膜过滤器,高压电极,离心风机。所述的塑料壳体上部设置有出风口和控制面板,背部上方开有传感器空气吸入口,传感器空气吸入口下方设有传感器部件,背部下方连接后面板;所述的后面板开有吸风口 ;塑料壳体内后面板向前依次设置有尼龙网初效过滤器,气相媒体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水膜过滤器,高压电极,离心风机,塑料壳体内的水膜过滤器位置下方设置有水槽;水槽的一端设置水泵,另一端设置托盘,托盘上设有水桶。
[0007]所述的离心风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塑料壳体内壁上。
[0008]所述的高压电极固定在离心风机的面板上。
[0009]所述传感器部件包括颗粒传感器、气味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
[0010]空气由所述吸风口依次经过尼龙网初效过滤器、气相媒体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水膜过滤器,高压电极,然后进入离心风机,由出风口送出,形成环形气流组织。
[0011]本实用新型的后面板既可作为空气净化的吸入口,又可作为前置滤网,其作用是去除空气中大粒径的颗粒污染物。
[0012]所述的尼龙网初效过滤器的作用是净化时去除室内粒径较大的颗粒污染物如PMlO。
[0013]所述的气相媒体过滤器的作用是净化时去除室内的气体污染物,如甲醛、二氧化硫等。
[0014]所述的高效过滤器的作用是净化时去除循环空气中粒径较小的颗粒污染物如PM2.5。
[0015]所述的水膜过滤器的作用是净化时加湿循环空气,同时去除室内粒径更小的颗粒污染物如0.3 μ m以上的颗粒污染物,以及某些易溶于水的气体污染物如甲醛等。
[0016]所述的高压电极的作用是将空气中的水分子直接电离成H自由基和OH自由基,同时再包裹水分子,利用细菌及病毒的亲水性,除去细菌和病毒;同时电离空气释放的正负离子进一步与带正负电荷的细菌、异味相吸,实现高效净化细菌、病毒与异味等,同时正负离子以水分子的形态返回到空气中,避免了二次污染。
[0017]所述传感器部件能检测出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含量以及室内湿度,为净化器是否开启以及开启几档提供判断依据。
[0018]所述传感器空气吸入口的作用是吸入室内空气,供传感器部件检测室内各污染物浓度。
[0019]所述水槽包括水泵、托盘,水桶,其作用是为水膜提供循环水以加湿水膜。
[0020]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1]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对颗粒污染物、气体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后部进风,上侧出风所形成的环形气流组织不会将地面扬尘吹起,而且降低气流短路系数;水膜过滤器与高压电极的结合实现了对空气中更小粒径的颗粒物如0.3μπι以上的粉尘、易溶于水的气体以及细菌病毒的有效去除,且无二次污染;各过滤器与风机位置的设置实现了在净化室内空气的同时,还能保护风机不受污染;设置的传感器部件为净化器是否需要开启及开启几档提供了判断依据;同时设置的控制面板可以实现风量手动或自动调节及其他控制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的外观示意图。
[0024]1、吸风口,2、后面板,3、尼龙网初效过滤器,4、气相媒体过滤器,5、高效过滤器,6、水膜过滤器,7、高压电极,8、离心风机,9、空气净化器塑料壳体,10、水槽,11、出风口,12、控制面板,13、传感器空气吸入口,14、传感器部件,15、水泵,16、托盘,17、水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6]一种空气净化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塑料壳体9,后面板2、尼龙网初效过滤器3,气相媒体过滤器4,高效过滤器5,水膜过滤器6,高压电极7,离心风机8。所述的塑料壳体9上部设置有出风口 11和控制面板12,背部上方开有传感器空气吸入口 13,传感器空气吸入口 13下方设有传感器部件14,背部下方连接后面板2 ;所述的后面板2开有吸风口I ;塑料壳体9内后面板向前依次设置有尼龙网初效过滤器3,气相媒体过滤器4、高效过滤器5、水膜过滤器6,高压电极7,离心风机8。离心风机8通过螺栓固定在塑料壳体9内壁上,高压电极7固定在离心风机的面板上。塑料壳体内水膜过滤器6位置下方设置有水槽10 ;水槽10的一端设置水泵15,另一端设置托盘16,托盘16上设有水桶17。
[0027]所述传感器部件14包括颗粒传感器、气味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
[0028]空气由所述吸风口 I依次经过尼龙网初效过滤器3、气相媒体过滤器4、高效过滤器5、水膜过滤器6,高压电极7,然后进入离心风机8,由出风口 11送出,形成环形气流组织。
[0029]室内空气由传感器空气吸入口 13吸入通到传感器部件14,当传感器部件14检测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超标时,各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面板12提示需要开启净化器及开启几档。
[0030]净化器开启后,如图1、图2所示,空气净化器离心风机8通电运行时,开启水泵15控制开关,水桶17中的水在托盘16中流出进入水槽10,经由水泵15加湿水膜过滤器6,同时室内空气从空气净化器后背板2的吸风口 I进入,除去空气中大粒径的颗粒污染物,其次经过尼龙网初效过滤器3,除去空气中较大的尘埃颗粒如PM10,空气再经过气相媒体过滤器4,除去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污染物及异味等,然后空气经过高效过滤器5,除去粒径较小的尘埃颗粒如PM2.5,最后空气经过水膜过滤器6和高压电极7,除去粒径更小如0.3 μ m以上的颗粒污染物以及甲醛、细菌病毒等,最后由出风口 1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送出空气净化器到室内,同时控制面板12实时显示室内污染物浓度,可实现风量手动或自动调节及其他控制功能。
[0031]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对颗粒污染物、气体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各过滤器与风机位置的设置实现了在净化室内空气的同时,还能保护风机不受污染;设置的传感器部件为净化器是否需要开启及开启几档提供了判断依据;同时设置的控制面板可以实现风量手动或自动调节及其他控制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塑料壳体(9),后面板(2)、尼龙网初效过滤器(3),气相媒体过滤器(4),高效过滤器(5),水膜过滤器(6),高压电极(7),离心风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壳体(9)上部设置有出风口(11)和控制面板(12),背部上方开有传感器空气吸入口(13),传感器空气吸入口(13)下方设有传感器部件(14),背部下方连接后面板(2);所述的后面板(2)开有吸风口(I);塑料壳体(9)内后面板向前依次设置有尼龙网初效过滤器(3),气相媒体过滤器(4)、高效过滤器(5)、水膜过滤器¢),高压电极(7),离心风机(8),塑料壳体(9)内的水膜过滤器(6)位置下方设置有水槽(10);水槽(10)的两端分别设置水泵(15)和托盘(16),托盘(16)上设有水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风机(8)通过螺栓固定在塑料壳体(9)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电极(7)固定在离心风机的面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部件(14)包括颗粒传感器、气味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空气由所述吸风口(I)依次经过尼龙网初效过滤器(3)、气相媒体过滤器(4)、高效过滤器(5)、水膜过滤器¢),高压电极(7),然后进入离心风机(8),由出风口(11)送出,形成环形气流组织。
【文档编号】B01D53/00GK204247008SQ201420379067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9日
【发明者】朱国强, 陈剑波, 李美玲, 郭利娜, 孙坤 申请人:苏州志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