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错层设置的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4776发布日期:2019-04-03 04:1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错层设置的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除尘装置领域的一种错层设置的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布袋除尘设备的工作机理是含尘烟气通过过滤材料,尘粒被过滤下来,过滤材料捕集粗粒粉尘主要靠惯性碰撞作用,捕集细粒粉尘主要靠扩散和筛分作用。布袋除尘设备除尘效果的优劣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主要取决于滤料。布袋除尘器的滤料就是合成纤维、天然纤维或玻璃纤维织成的布或毡。根据需要再把布或毡缝成圆筒或扁平形除尘滤袋。根据烟气性质,选择出适合于应用条件的滤料。通常,在烟气温度低于120℃,要求滤料具有耐酸性和耐久性的情况下,常选用涤纶绒布和涤纶针刺毡;在处理高温烟气(<250℃)时,主要选用石墨化玻璃丝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错层设置的除尘系统,该发明能够快速有效的在投料口进行除尘,通过错开设置的吸风罩和除尘设备,节约使用地面,同时提高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错层设置的除尘系统,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下层设置有吸风罩,所述吸风罩呈喇叭形设置,所述吸风罩的上方设置有吸风口,所述吸风纵向朝上设置,所述上层设置有除尘设备,所述除尘设备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将除尘设备支撑到一定的高度,所述除尘设备内部包括除尘布袋,所述除尘设备内部还设置有框架,所述除尘布袋固定在框架上,所述除尘布袋设置有若干组,所述除尘设备的下方还设置有清仓口,所述清仓口的下方设置有灰尘收集装置;所述除尘设备侧面开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通过通风管道直接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固定在除尘设备旁边。

本发明工作时,当操作人员投料时,首先启动风机,风机启动之后开始进行抽吸,操作人员投料时产生大量的灰尘,灰尘从吸风口进入,经过除尘装置的抽吸,使得灰尘经过布袋,再经过脉冲喷吹,灰尘落到清仓口再落到灰尘收集装置,然后再抽吸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能够快速有效的在投料口进行除尘,通过错开设置的吸风罩和除尘设备,节约使用地面,同时提高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风机能够较好的抽吸;所述除尘设备的通风管道与风机之间设置有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便于清理灰尘;所述灰尘收集装置为移动小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上层吸风口能够较好的抽吸;上层吸风口到除尘设备之间的管道纵向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操作人员便于在清仓口手机灰尘;所述清仓口呈一定锥度设置,所述清仓口下面设置有手动闸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其中,1除尘设备、2除尘布袋、3通风管道、4吸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错层设置的除尘系统,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下层设置有吸风罩4,所述吸风罩4呈喇叭形设置,所述吸风罩4的上方设置有吸风口,所述吸风纵向朝上设置,所述上层设置有除尘设备1,所述除尘设备1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将除尘设备1支撑到一定的高度,所述除尘设备1内部包括除尘布袋2,所述除尘设备1内部还设置有框架,所述除尘布袋2固定在框架上,所述除尘布袋2设置有若干组,所述除尘设备1的下方还设置有清仓口,所述清仓口的下方设置有灰尘收集装置;所述除尘设备1侧面开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通过通风管道3直接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固定在除尘设备1旁边;所述除尘设备1的通风管道3与风机之间设置有软连接;所述灰尘收集装置为移动小车;上层吸风口到除尘设备1之间的管道纵向设置;所述清仓口呈一定锥度设置,所述清仓口下面设置有手动闸门。

本发明工作时,当操作人员投料时,首先启动风机,风机启动之后开始进行抽吸,操作人员投料时产生大量的灰尘,灰尘从吸风口进入,经过除尘装置的抽吸,使得灰尘经过布袋,再经过脉冲喷吹,灰尘落到清仓口再落到灰尘收集装置,然后再抽吸走。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除尘装置领域内一种错层设置的除尘系统,包括上层和下层,下层设置有吸风罩,吸风罩呈喇叭形设置,吸风罩的上方设置有吸风口,吸风纵向朝上设置,上层设置有除尘设备,除尘设备下方设置有支架,支架将除尘设备支撑到一定的高度,除尘设备内部包括除尘布袋,除尘设备内部还设置有框架,除尘布袋固定在框架上,除尘布袋设置有若干组,所述除尘设备的下方还设置有清仓口,清仓口的下方设置有灰尘收集装置;除尘设备侧面开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通过通风管道直接连接有风机,风机固定在除尘设备旁边;本发明能够快速有效的在投料口进行除尘,通过错开设置的吸风罩和除尘设备,节约使用地面,同时提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安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安明
技术研发日:2017.09.27
技术公布日:2019.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