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4554阅读:8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吸收塔是实现吸收操作的设备。按气液相接触形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气体以气泡形态分散在液相中的板式塔、鼓泡吸收塔、搅拌鼓泡吸收塔;第二类是液体以液滴状分散在气相中的喷射器、喷雾塔;第三类为液体以膜状运动与气相进行接触的填料吸收塔和降膜吸收塔。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方式可以逆流也可并流。通常采用逆流操作,吸收剂以塔顶加入自上而下流动,与从下向上流动的气体接触,吸收了吸收质的液体从塔底排出,净化后的气体从塔顶排出。所以,在吸收塔内将烟气和液体充分混合可以促进烟气的过滤,提高吸收塔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在吸收塔内可以将烟气和液滴充分混合,从而提高吸收塔的净化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吸收塔本体的顶部具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吸收塔本体内的上部具有隔板,烟气进口位于隔板的一侧,烟气出口位于隔板的另一侧;隔板将吸收塔本体的上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进口烟道和出口烟道,进口烟道内设有引射湍流器,隔板的下方具有气液分离池;出口烟道内设有均流板、喷淋层和除雾器,除雾器位于喷淋层的上方,喷淋层位于均流板的上方。

前述的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中,引射湍流器由分配网管、喷嘴和文丘里管组成,分配网管的下方连通若干喷嘴,每个喷嘴的下方设有一个文丘里管。

前述的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中,文丘里管由依次连通的进口管、喉管和扩散管组成。

前述的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中,喷淋层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2。

前述的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中,进口烟道内烟气进口处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

前述的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中,导流板和水平面之间具有大于30度的夹角。

前述的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中,扩散管的下端和隔板的下端齐平。

前述的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中,均流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吸收塔内可以将烟气和液滴充分混合,从而提高吸收塔的净化效果。烟气由吸收塔顶部进入,经引射湍流器进行气液相的剧烈混合、传热、传质后,去除大部分so2、so3及烟尘等大气污染物。再经气液分离段,将烟气中的大量液滴及烟气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烟气经均流板进行烟气均布后,再进入烟气喷淋洗涤系统,用以去除残余的大气污染物。携带大量液滴的烟气经高效除雾器,去除烟气中的大量液滴后,净烟气再通过塔顶净烟道进行排放。通过以上设计,可有效降低吸收塔高度,且可降低吸收塔的烟气阻力,降低吸收塔的运行能耗,及脱硫系统的厂用电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引射湍流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烟气出口,2-隔板,3-烟气进口,4-吸收塔本体,5-引射湍流器,6-气液分离池,7-除雾器,8-喷淋层,9-均流板,10-喷嘴,11-分配网管,12-进口管,13-喉管,14-扩散管,15-进口烟道,16-出口烟道。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4,吸收塔本体4的顶部具有烟气进口3和烟气出口1,吸收塔本体4内的上部具有隔板2,烟气进口3位于隔板2的一侧,烟气出口1位于隔板2的另一侧;隔板2将吸收塔本体4的上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进口烟道15和出口烟道16,进口烟道15内设有引射湍流器5,隔板2的下方具有气液分离池6;出口烟道16内设有均流板9、喷淋层8和除雾器7,除雾器7位于喷淋层8的上方,喷淋层8位于均流板9的上方。

引射湍流器5由分配网管11、喷嘴10和文丘里管组成,分配网管11的下方连通若干喷嘴10,每个喷嘴10的下方设有一个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由依次连通的进口管12、喉管13和扩散管14组成。喷淋层8的数量等于2。进口烟道15内烟气进口3处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导流板和水平面之间具有等于30度的夹角。扩散管14的下端和隔板2的下端齐平。均流板9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

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4,吸收塔本体4的顶部具有烟气进口3和烟气出口1,吸收塔本体4内的上部具有隔板2,烟气进口3位于隔板2的一侧,烟气出口1位于隔板2的另一侧;隔板2将吸收塔本体4的上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进口烟道15和出口烟道16,进口烟道15内设有引射湍流器5,隔板2的下方具有气液分离池6;出口烟道16内设有均流板9、喷淋层8和除雾器7,除雾器7位于喷淋层8的上方,喷淋层8位于均流板9的上方。

引射湍流器5由分配网管11、喷嘴10和文丘里管组成,分配网管11的下方连通若干喷嘴10,每个喷嘴10的下方设有一个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由依次连通的进口管12、喉管13和扩散管14组成。喷淋层8的数量等于3。进口烟道15内烟气进口3处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导流板和水平面之间具有等于35度的夹角。扩散管14的下端和隔板2的下端齐平。均流板9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

实施例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4,吸收塔本体4的顶部具有烟气进口3和烟气出口1,吸收塔本体4内的上部具有隔板2,烟气进口3位于隔板2的一侧,烟气出口1位于隔板2的另一侧;隔板2将吸收塔本体4的上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进口烟道15和出口烟道16,进口烟道15内设有引射湍流器5,隔板2的下方具有气液分离池6;出口烟道16内设有均流板9、喷淋层8和除雾器7,除雾器7位于喷淋层8的上方,喷淋层8位于均流板9的上方。

引射湍流器5由分配网管11、喷嘴10和文丘里管组成,分配网管11的下方连通若干喷嘴10,每个喷嘴10的下方设有一个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由依次连通的进口管12、喉管13和扩散管14组成。喷淋层8的数量等于3。进口烟道15内烟气进口3处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导流板和水平面之间具有等于40度的夹角。扩散管14的下端和隔板2的下端齐平。均流板9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引射湍流器5是利用射流的紊动扩散作用,使不同压力的两股流体相互混合,并引发能量交换的流体机械和混合反应设备。引射湍流器5主要由分配管网11、喷嘴10、进口管12、喉管13及扩散管14组成。进入装置前,高压浆液以很高的速度从喷嘴10射出,进入进口管12,由于射流的紊动扩散作用,在进口管12形成负压区域,并卷吸周围的低压引射流体而发生动量交换。工作流体与引射流体在混合喉管内混合,进行动量、热量和质量交换,在流动过程中速度渐渐均衡,这期间也伴随压力的升高。流体从混合室出来进入扩散管14,压力将因流动速度变缓而继续升高。在扩散管14出口处,混合流体的压力高于进入接受室时引射流体的压力。因此,扩散腔出口的引射流体的压力较吸入口前的压力要高出很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射湍流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吸收塔本体的顶部具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吸收塔本体内的上部具有隔板,烟气进口位于隔板的一侧,烟气出口位于隔板的另一侧;隔板将吸收塔本体的上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进口烟道和出口烟道,进口烟道内设有引射湍流器,隔板的下方具有气液分离池;出口烟道内设有均流板、喷淋层和除雾器,除雾器位于喷淋层的上方,喷淋层位于均流板的上方。本发明在吸收塔内可以将烟气和液滴充分混合,从而提高吸收塔的净化效果。通过以上设计,可有效降低吸收塔高度,且可降低吸收塔的烟气阻力,降低吸收塔的运行能耗,及脱硫系统的厂用电率。

技术研发人员:卢虎;赵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5
技术公布日:2018.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