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色及异形球浸涂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8093发布日期:2018-11-17 01:1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异色及异形球浸涂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装饰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异色及异形球浸涂工艺。



背景技术:

异色及异形球由于有一定的复杂结构,因此需以浸涂工艺进行处理,如何提升浸涂工艺的成品表面效果,是一个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异色及异形球浸涂工艺,可提升浸涂工艺的成品表面效果。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异色及异形球浸涂工艺,用于球形装饰品的浸涂上色,所述浸涂工艺采用浸涂面油对球形工件浸涂上色,所述浸涂面油的组分包括浸涂丙烯酸清漆和色精;浸涂面油在使用前需充分搅拌,用于浸涂工件的油槽在加入浸涂面油后,需去除油槽内气泡;在清洗油槽及浸涂设备时,需使用与浸涂面油对应的开油水。

当浸涂面油为亮光效果的面油时,浸涂面油的粘度范围为7.6秒-7.9秒,浸涂过后的球形工件先经烘干处理,然后再烘烤8-10分钟,烘烤温度为60-80℃。

当浸涂面油为哑光效果的面油时,浸涂面油的组分还包括消光剂;浸涂面油的粘度范围为8-8.2秒,浸涂过后的球形工件先经烘干处理,然后再烘烤20-25分钟,烘烤温度为60-80℃。

所述烘干处理中,球形工件在长条形烘箱输送以完成烘干。

当浸涂面油为亮光效果的面油时,烘箱内按球形工件输送方向分为两个加温段,第一加温段的温度范围为40-50℃,第二加温段的温度范围为50-60℃。

当浸涂面油为哑光效果的面油时,烘箱内按球形工件输送方向分为三个加温段,第一加温段的温度范围为35-50℃,第二加温段的温度范围为50-60℃;第三加温段的温度范围为60-80℃。

当浸涂面油为亮光效果的面油时,通过调整浸涂面油的粘度来调节球形工件的颜色合膜线现象和流痕现象。

当浸涂面油为哑光效果的面油时,若球形工件出现色差或漆层不完整,可采取的处理方法包括:

a1降低第一加温段的温度并降低球形工件在烘箱内的输送速度。

a2、调整浸涂面油的粘度。

所述油槽为可升降调节且可更换的油槽。

当球形工件进行浸涂时,球形工件固定于工件架的枝杈上,所述工件架两端固定于输送链处;所述油槽处设有滚油机构,当工件架被输送链送至油槽时,滚油机构驱动工件架旋转,使工件架处的球形工件在油槽浸涂面油中旋入旋出多次以附着漆层,所述烘箱与油槽紧邻,输送链把完成浸涂作业的工件架送至烘箱以对球形工件进行烘干。

当浸涂面油为亮光效果的面油时,浸涂面油用于金、银、红、桃红、天蓝、绿色、黑色、紫色的球形工件浸涂。

所述球形工件材质为塑料,球形工件的直径小于50厘米。

本工艺通过对浸涂面油的粘度进行严格控制,同时采用多段烘干对浸涂形成的涂层进行处理,最后再对球件进行高温烘烤,从而能在球形工件表面形成牢固、不易脱落的漆层。

本工艺中,用于浸涂工件的油槽在加入浸涂面油后,需去除油槽内气泡(以气枪去除);在清洗油槽及浸涂设备时,需使用与浸涂面油对应的开油水;这些设计能有效地防止气泡附着于工件,并且能使油槽内的浸涂面油纯净无杂质,有利于提升浸涂质量。

本工艺在油槽处设置滚油机构,当工件在浸涂时,滚油机构驱动球形工件在油槽浸涂面油中旋入旋出多次,这一方面可以减少油槽的面油深度,降低浸涂面油的损耗,另一方面也使球形工件在浸涂作业中快速旋转运动,使工件表面浸涂形成的未烘干的漆层更为均匀,并且甩掉多余的漆液,更便于后续的烘干处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漆层表面的液滴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所述工艺使用的浸涂设备示意图;

附图2是球形工件在油槽处进行滚动浸涂时的示意图;

图中:1-油槽;2-烘箱;3-输送链;4-工件架;5-球形工件;6-滚油机构;7-浸涂面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异色及异形球浸涂工艺,用于球形装饰品的浸涂上色,所述浸涂工艺采用浸涂面油7对球形工件5浸涂上色,所述浸涂面油的组分包括浸涂丙烯酸清漆和色精;浸涂面油在使用前需充分搅拌,用于浸涂工件的油槽1在加入浸涂面油7后,需去除油槽内气泡;在清洗油槽及浸涂设备时,需使用与浸涂面油对应的开油水。

当浸涂面油为亮光效果的面油时,浸涂面油的粘度范围为7.6秒-7.9秒,浸涂过后的球形工件先经烘干处理,然后再烘烤8-10分钟,烘烤温度为60-80℃。

当浸涂面油为哑光效果的面油时,浸涂面油的组分还包括消光剂;浸涂面油的粘度范围为8-8.2秒,浸涂过后的球形工件先经烘干处理,然后再烘烤20-25分钟,烘烤温度为60-80℃。

所述烘干处理中,球形工件在长条形烘箱2输送以完成烘干。

当浸涂面油为亮光效果的面油时,烘箱内按球形工件输送方向分为两个加温段,第一加温段的温度范围为40-50℃,第二加温段的温度范围为50-60℃。

当浸涂面油为哑光效果的面油时,烘箱内按球形工件输送方向分为三个加温段,第一加温段的温度范围为35-50℃,第二加温段的温度范围为50-60℃;第三加温段的温度范围为60-80℃。

当浸涂面油为亮光效果的面油时,通过调整浸涂面油的粘度来调节球形工件的颜色合膜线现象和流痕现象。

当浸涂面油为哑光效果的面油时,若球形工件出现色差或漆层不完整,可采取的处理方法包括:

a1降低第一加温段的温度并降低球形工件在烘箱内的输送速度。

a2、调整浸涂面油的粘度。

所述油槽为可升降调节且可更换的油槽。

当球形工件进行浸涂时,球形工件固定于工件架4的枝杈上,所述工件架两端固定于输送链3处;所述油槽处设有滚油机构6,当工件架被输送链送至油槽时,滚油机构驱动工件架旋转,使工件架处的球形工件在油槽浸涂面油中旋入旋出多次以附着漆层,所述烘箱与油槽紧邻,输送链把完成浸涂作业的工件架送至烘箱以对球形工件进行烘干。

当浸涂面油为亮光效果的面油时,浸涂面油用于金、银、红、桃红、天蓝、绿色、黑色、紫色的球形工件浸涂。

所述球形工件材质为塑料,球形工件的直径小于50厘米。

本例中,工件架两端固定于输送链3上均匀安装的被动齿轮处,滚油机构6为一传动链,当工件架被输送链送至油槽时,滚油机构的传动链与输送链上的被动齿轮啮合,从而驱动工件架快速旋转,使工件架处的球形工件在油槽浸涂面油中旋入旋出多次以附着漆层,并使球形工件在油槽浸涂面油中旋入旋出速度可调,当当工件架离开油槽时,滚油机构的传动链与输送链上的被动齿轮分离,工件架停止旋转,进入烘箱进行烘干。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异色及异形球浸涂工艺,采用浸涂面油对球形工件浸涂上色,所述浸涂面油的组分包括浸涂丙烯酸清漆和色精;浸涂面油在使用前需充分搅拌,用于浸涂工件的油槽在加入浸涂面油后,需去除油槽内气泡;在清洗油槽及浸涂设备时,需使用与浸涂面油对应的开油水;当浸涂面油为亮光效果的面油时,浸涂面油的粘度范围为7.6秒‑7.9秒,浸涂过后的球形工件先经烘干处理,然后再烘烤8‑10分钟,烘烤温度为60‑80℃;当浸涂面油为哑光效果的面油时,浸涂面油的组分还包括消光剂;浸涂面油的粘度范围为8‑8.2秒,浸涂过后的球形工件先经烘干处理,然后再烘烤20‑25分钟,烘烤温度为60‑80℃;本发明可提升浸涂工艺的成品表面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宗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盈浩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8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