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5410发布日期:2020-08-05 01:1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龙头,该水龙头通过调整分水结构的位置即可使出水口的水以柱状和花洒的形式喷出,该水龙头功能丰富,有效解决了现有水龙头功能单一的痛点,属于卫浴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水龙头要么是花洒水龙头,要么是普通水柱水龙头,没有哪种水龙头同时具备即可花洒又可喷出柱状水流的功能,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水龙头功能单一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多功能水龙头,该水龙头通过调整分水结构的位置即可使出水口的水以柱状和花洒的形式喷出,该水龙头功能丰富,有效解决了现有水龙头功能单一的痛点,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水龙头,包括l形外壳,外壳后段的横向腔体内部设置有内管,内管的后端口为进水口,内管的前端口为内管出水口,外壳前端的竖向腔体内设置有提拉杆和分水结构,提拉杆滑动安置在竖向腔体顶壁上的竖向通孔内,分水结构固定安置在提拉杆下端部的后侧,当提拉杆上移至最上部的位置时,分水结构封堵在内管出水口上,水流在分水结构的作用下将水呈花洒状从外壳前端的出水口喷出,当提拉杆下移至最低位置时,分水结构移动至内管出水口的下方,水流呈柱状从外壳前端的出水口喷出。

优选的,外壳竖向腔体顶部的竖向通孔由外侧的中空立柱和内套组成。

优选的,提拉杆的顶部设置有提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水龙头通过调整分水结构的位置即可使出水口的水以柱状和花洒的形式喷出,该水龙头功能丰富,有效解决了现有水龙头功能单一的痛点,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2.本发明在竖向通孔的顶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了中空立柱和内套,中空立柱的中空通道与内套的内腔通过竖向通孔直线贯通,该设计可有效防止提拉杆发生偏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水口1,内管2,外壳3,内管出水口4,提拉把手5,中空立柱6,提拉杆7,内套8,分水结构9,出水口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结合图1,一种水龙头,包括l形外壳3,外壳3后段的横向腔体内部设置有内管2,内管的后端口为进水口1,内管的前端口为内管出水口4,外壳3前端的竖向腔体内设置有提拉杆7和分水结构9,提拉杆7滑动安置在竖向腔体顶壁上的竖向通孔内,分水结构9固定安置在提拉杆7下端部的后侧,当提拉杆7上移至最上部的位置时,分水结构9封堵在内管出水口4上,水流在分水结构9的作用下将水呈花洒状从外壳3前端的出水口10喷出,当提拉杆7下移至最低位置时,分水结构9移动至内管出水口4的下方,水流呈柱状从外壳3前端的出水口10喷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外壳3竖向腔体顶部的竖向通孔由外侧的中空立柱6和内套8组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提拉杆7的顶部设置有提拉把手5。

实施例1:

结合图1所示,一种水龙头,包括l形外壳3,外壳3后段的横向腔体内部设置有内管2,内管的后端口为进水口1,内管的前端口为内管出水口4,外壳3前端的竖向腔体内设置有提拉杆7和分水结构9,提拉杆7滑动安置在竖向腔体顶壁上的竖向通孔内,分水结构9固定安置在提拉杆7下端部的后侧,当提拉杆7上移至最上部的位置时,分水结构9封堵在内管出水口4上,水流在分水结构9的作用下将水呈花洒状从外壳3前端的出水口10喷出,当提拉杆7下移至最低位置时,分水结构9移动至内管出水口4的下方,水流呈柱状从外壳3前端的出水口10喷出。当提拉杆7上移至最高位置时,在内管2内水压的作用下,分水结构10横向挤压提拉杆7,提拉杆7与通孔之间形成挤压,将提拉杆7定位在最上部,当切断内管2中的水流时,内管2内水的压力不足以抵消提拉杆7自身的重力,提拉杆7下移至最下位置,或直接手动将提拉杆7下推至最下位置。外壳3竖向腔体顶部的竖向通孔由外侧的中空立柱6和内套8组成。提拉杆7的顶部设置有提拉把手5。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简单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龙头,包括l形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后段的横向腔体内部设置有内管(2),所述内管的后端口为进水口(1),所述内管的前端口为内管出水口(4),所述外壳(3)前端的竖向腔体内设置有提拉杆(7)和分水结构(9),所述的提拉杆(7)滑动安置在竖向腔体顶壁上的竖向通孔内,所述的分水结构(9)固定安置在提拉杆(7)下端部的后侧,当提拉杆(7)上移至最上部的位置时,分水结构(9)封堵在内管出水口(4)上,水流在分水结构(9)的作用下将水呈花洒状从外壳(3)前端的出水口(10)喷出,当提拉杆(7)下移至最低位置时,分水结构(9)移动至内管出水口(4)的下方,水流呈柱状从外壳(3)前端的出水口(10)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竖向腔体顶部的竖向通孔由外侧的中空立柱(6)和内套(8)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杆(7)的顶部设置有提拉把手(5)。


技术总结
一种水龙头,包括L形外壳,外壳后段的横向腔体内部设置有内管,内管的后端口为进水口,内管的前端口为内管出水口,外壳前端的竖向腔体内设置有提拉杆和分水结构,提拉杆滑动安置在竖向腔体顶壁上的竖向通孔内,分水结构固定安置在提拉杆下端部的后侧,当提拉杆上移至最上部的位置时,分水结构封堵在内管出水口上,水流在分水结构的作用下将水呈花洒状从外壳前端的出水口喷出,当提拉杆下移至最低位置时,分水结构移动至内管出水口的下方,水流呈柱状从外壳前端的出水口喷出。该水龙头通过调整分水结构的位置即可使出水口的水以柱状和花洒的形式喷出,该水龙头功能丰富,有效解决了现有水龙头功能单一的痛点,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辉
技术研发日:2019.01.25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