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脱硫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0973发布日期:2020-04-14 20:59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除尘脱硫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塔,特别涉及一种除尘脱硫净化塔。



背景技术:

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是一种以物理化学方式除去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常用手,在脱硫系统中通常设置有作为反应容器的脱硫塔,现有的脱硫塔的内壁平滑,为空塔结构,由于脱硫塔内的烟气流速很快,从而容易导致烟气中杂质与水雾无法充分接触,脱硫除杂不彻底,同时容易导致折流板上杂质沉积,从而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高压高速烟气达到良好缓冲效果的除尘脱硫净化塔。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除尘脱硫净化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设有内腔,所述塔体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烟管,所述内腔通大气,所述内腔设有喷淋管和折流板,所述喷淋管与所述折流板间隔设置,所述塔体内设有用于调节烟气流速的流速调节板,所述流速调节板位于所述进烟管上方,所述流速调节板开设若干排烟孔,所述流速调节板位于所述排烟孔处可滑移设置有封帽,所述流速调节板与所述封帽之间设有可使所述封帽进行复位的弹性件。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内腔包括上仓室、中仓室和设有浆液层的下仓室,所述上仓室通大气,所述喷淋管与所述折流板间隔设置于所述上仓室,所述流速调节板设置于所述中仓室,所述流速调节板将所述中仓室分隔为第一仓室和第二仓室,所述第一仓室通过第一鼓泡管与所述浆液层连通,所述第二仓室通过第二鼓泡管与所述浆液层连通,所述进烟管与所述第二仓室连通,所述第一仓室和第二仓室内均设有喷淋管,所述上仓室通过上升管与所述下仓室连通。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上仓室的开口处设有除湿器。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流速调节板通过连杆固连有若干座体,每个所述座体位于对应所述排烟孔的正下方,所述座体固连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自由端贯穿所述排烟孔,所述导向杆自由端设有限位板。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绕设于所述导向杆,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限位板与封帽之间。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封帽开设有缓冲溢流孔。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塔体内设置带有封帽的流速调节板,封帽上开设有缓冲溢流孔,从而对高速高压烟气达到良好的缓冲和减压效果,使烟气与水充分接触,大幅提高烟气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除尘脱硫净化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除尘脱硫净化塔的分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除尘脱硫净化塔的a部放大图。

图中:塔体1、折流板2、除湿器3、上仓室4、中仓室5、第一仓室51、第二仓室52、进烟管6、下仓室7、上升管8、浆液层9、喷淋管10、流速调节板11、缓冲溢流孔12,第一鼓泡管13、第二鼓泡管14、连杆15、封帽16、座体17、排烟孔18、压缩弹簧19、导向杆20、限位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示的是除尘脱硫净化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设有上仓室4、中仓室5和设有浆液层9的下仓室7,还包括与所述下仓室7连通的用于对所述浆液层9进行处理的氧化系统和循环清洁系统(所述氧化系统用于对所述浆液层9输送氧气从而使浆液层9内的亚硫酸盐氧化生成硫酸盐,所述循环清洁系统用于对所述浆液层9进行循环除杂清理,所述循环清洁系统和所述氧化系统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做赘述),所述上仓室4通大气,所述上仓室4内间隔设置有多层喷淋管10与折流板2,本实施例中喷淋管10与折流板2均为两层,所述中仓室5内设有可使对烟气流速进行自适应调节的流速调节板11,所述流速调节板11将所述中仓室5分隔为第一仓室51和第二仓室52,所述第一仓室51通过第一鼓泡管13与所述浆液层9连通,所述第二仓室52通过第二鼓泡管14与所述浆液层9连通,所述进烟管6与所述第二仓室52连通,所述第一仓室51和第二仓室52内均设有喷淋管10,所述上仓室4通过上升管8与所述下仓室7连通,所述塔体1外壁且位于所述流速调节板11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二仓室52连通的进烟管6,所述流速调节板11开设若干排烟孔18,所述流速调节板11通过连杆15固连有若干座体17,每个所述座体17位于对应所述排烟孔18的正下方,所述座体17固连有导向杆20,所述导向杆20的自由端贯穿所述排烟孔18,所述导向杆20自由端设有限位板21,所述导向杆20上滑移设置有封帽16,所述导向杆20绕设有压缩弹簧19,所述压缩弹簧19位于所述限位板21与封帽16之间。

为了便于降低排出烟气的含水量,所述上仓室4的开口处设有除湿器3。

为了进一步提高封帽16的缓冲作用,所述封帽16开设有缓冲溢流孔12

本实用新型设有除尘脱硫净化塔,高温烟气通过进烟管6进入第二仓室52内,一部分烟气通过缓冲溢流孔12进入第一仓室51内,从而达到一定的降低流速匀气效果,再通过喷淋管10进行降温一次降温除尘,经过一次除尘后的烟气分别通过第一鼓泡管13和第二鼓泡管14进入浆液层9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层9混合反应生成亚硫酸盐,再通过氧化系统通入氧气,使亚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盐,从而完成脱硫,脱硫后的烟气通过上升管8进入上仓室4中,再经过多层折流和喷淋后排出大气。

当烟气压力较大,流速较快时,流速调节板11上的封帽16被气压顶开,一部分烟气通过排烟孔18进入第一仓室51,从而达到明显的降低气压,缓冲烟气流速和均气效果,使得烟气中的粉尘与水充分结合,提高降温除尘效果。

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技术特征:

1.除尘脱硫净化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设有内腔,所述塔体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烟管,所述内腔通大气,所述内腔设有喷淋管和折流板,所述喷淋管与所述折流板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设有用于调节烟气流速的流速调节板,所述流速调节板位于所述进烟管上方,所述流速调节板开设若干排烟孔,所述流速调节板位于所述排烟孔处可滑移设置有封帽,所述流速调节板与所述封帽之间设有可使所述封帽进行复位的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硫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包括上仓室、中仓室和设有浆液层的下仓室,所述上仓室通大气,所述喷淋管与所述折流板间隔设置于所述上仓室,所述流速调节板设置于所述中仓室,所述流速调节板将所述中仓室分隔为第一仓室和第二仓室,所述第一仓室通过第一鼓泡管与所述浆液层连通,所述第二仓室通过第二鼓泡管与所述浆液层连通,所述进烟管与所述第二仓室连通,所述第一仓室和第二仓室内均设有喷淋管,所述上仓室通过上升管与所述下仓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硫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仓室的开口处设有除湿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硫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调节板通过连杆固连有若干座体,每个所述座体位于对应所述排烟孔的正下方,所述座体固连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自由端贯穿所述排烟孔,所述导向杆自由端设有限位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硫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绕设于所述导向杆,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限位板与封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硫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帽开设有缓冲溢流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高压高速烟气达到良好缓冲效果的除尘脱硫净化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设有内腔,所述塔体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烟管,所述内腔通大气,所述内腔设有喷淋管和折流板,所述喷淋管与所述折流板间隔设置,所述塔体内设有用于调节烟气流速的流速调节板,所述流速调节板位于所述进烟管上方,所述流速调节板开设若干排烟孔,所述流速调节板位于所述排烟孔处可滑移设置有封帽,所述流速调节板与所述封帽之间设有可使所述封帽进行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内腔包括上仓室、中仓室和设有浆液层的下仓室,所述上仓室通大气,所述喷淋管与所述折流板间隔设置于所述上仓室。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基;赵长兴;李新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江美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6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